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教師的懲戒權該怎麼用

教師的懲戒權該怎麼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10:44:39

教師的懲戒權該怎麼用?今天上午第三節課後,在忙着備課,一旁的高老師讓我看她的左眼,我一開始,沒有理解高老師的意思,為什麼讓我看她的眼睛,我盯着她的眼睛很久,才看出來她的眼睛一個大,一個小,左眼有點睜不開的樣子,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教師的懲戒權該怎麼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教師的懲戒權該怎麼用(教師的懲戒權是)1

教師的懲戒權該怎麼用

學生的無禮,委屈的是老師

今天上午第三節課後,在忙着備課,一旁的高老師讓我看她的左眼,我一開始,沒有理解高老師的意思,為什麼讓我看她的眼睛,我盯着她的眼睛很久,才看出來她的眼睛一個大,一個小,左眼有點睜不開的樣子。

我把看到的情況跟高老師說了,高老師說自己的眼睛在上課時被學生用激光筆擊中了,自己一直都沒有在意,是幾個同事提醒她說左眼和右眼不一樣,她才去醫院檢查,随後被醫生診斷為受激光所傷(大緻意思是這樣),高老師就把自己的情況跟班主任反饋了,結果班主任說,全班同學都可以做證不是李某幹的,意思就是不承認高老師的眼睛受到傷害跟自己的學生有關。

高老師内心很不痛快,就把苦水倒給了我,可我也不知道說什麼,我隻能安慰高老師放寬心,别往心裡去,一切都會過去的。後來,高老師的一段話,讓我沉思很久,他說這是學生把老師眼睛弄傷了,沒有給老師一個說法。如果是老師把學生的眼睛弄傷了,那老師肯定會被開除的。為什麼自己受了傷害帶傷上課,卻沒有人給我一個說法和安慰。

我知道高老師内心的無奈、無助、失望。很多的時候我也與高老師一樣,一種無奈、無助、無人訴說,無人理解,無人安慰。

依然記得去年在培訓機構上課,董同學是初三的學生,面臨中考,本來初三的學生壓力就很大,學業也很重。可是董同學不顧其他同學的感受,在課堂上玩手機。我沒收他的手機不給我,并說我要你管,你誰。我把此事反映給了他的家長,家長怎樣教育的我不知道,但是那個家長沒有跟我聯系,說聲對不起。

後來董同學再來上課直接挑釁我說,你讓我媽收我的手機,我媽怎麼不收呢。當我聽完這個孩子的話,我決定再也不管這個孩子,随他去。你看,不管是學生欺負老師還是公然挑釁老師,老師本來是擁有懲戒權去不敢用,不願意用。任由學生肆無忌憚,這樣的教育怎樣教好學生呢?老師不去懲罰學生,其實是在幫助學生犯錯,是學生的幫兇。

為什麼老師擁有懲戒權,望而卻步呢

(一)學生的報複

現在的學生真的是管不得,自己就是天王老子,來去自由。在今年10月24日12時許,四川仁壽縣某中學顔某(男,15歲)因為在校園内騎車載人被班主任黃某抓住進行批評教育。事後,顔某對黃某不滿,在教室内用磚頭将老師黃某頭部打傷,整整在黃某的頭部砸了9下,直到黃某倒地不起,而整個過程持續了10秒。

學生犯錯在學校應該受到老師的批評管教及教育,可是沒想到給自己帶來的災禍。這樣的事例很多,在2012年12月24日下午2時,廣西柳州市一中學初二男生小強與另一名男同學小陳各自拿着一杯飲料走進校門,碰到了正在校門口執勤的女老師王某。按着學校規定,學生是不能把食品帶入校園的,于是王某走上前勸說。

誰知小強跟同伴不聽勸阻,徑直走進校園,眼看快到上課的時間,王老師也有課,便跟着兩位同學走進校園,一直在試圖勸說兩位同學,可小強跟同學把王老師引到男廁所。就這樣,兩名男生站在男廁所門内,把王老師隔離在門外。不過王老師還是走過去,要求學生把飲料交出出來。

小陳看到王老師生氣了,就主動把飲料交給了王老師,而小強卻将飲料杯子放到廁所門口的洗手台上。王老師也沒有顧及那麼多,硬着頭皮把飲料拿出來了,正準備扔到垃圾桶裡。此時,小強一把奪過王老師手中的飲料,潑在王老師的身上,一時氣急敗壞的王老師把另一杯飲料潑向了小強。

發怒的小強上演了驚人的一幕,一拳上去,把王老師的眼睛打落在地上。随後将王老師拖進男廁所裡,并一陣拳腳踢打王老師,整個過程持續3分鐘,直到王老師大聲呼救被其他老師聽見才得以救出。

正是因為學生對老師的報複,導緻現如今很多老師不敢管學生,也不願意管學生。老師的不作為,放縱了學生的氣焰,學生就可以看到那個老師不順眼就揍老師。長此以往,學生沒人管,那麼校園的學生暴力就會多,對學校的教學及學生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正如這樣的話:“懲戒是人生成長的良藥,沒有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軟骨教育”。

(二)家長護犢子

孩子打老師緻其腦震蕩,家長說:“誰讓你靠太近”!這種護犢子深深地傷害了老師,而這樣的事件發生在2018年南甯某小學,一名六年級男生在課堂上用雨傘将授課老師打成了腦震蕩。

當天,周老師在6年級3班上美術課,快下課時,在教室最後一排突然發出一陣巨大的響聲。周老師循聲一看,男生小廖因椅子倒地坐在了地上,書包、雨傘也掉在一旁。當小廖把椅子扶正後,周老師走過去跟他說:“你要遵守紀律,你坐下,坐下。”但,小廖沒有說話,于是,周老師想伸手拉他一把。

沒想到,小廖彎腰撿起地上的雨傘就往周老師頭部打過去,傘柄将周老師的頭部、耳朵打出了血。後來經醫生診斷,周老師有腦震蕩的症狀。因為,小廖還未滿14周歲,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周老師将小廖的家長訴至法院。

在庭審中,小廖的父親說:“如果你距離遠他不可能打你,他收拾好了以後,自然會做好的,稱周老師被打是離自己的孩子太近。”

正是這護犢子的家長,在慢慢地助長孩子的戾氣,也在助長整個社會的戾氣。

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能第一時間讓孩子給老師道歉,好好的教育一下孩子,那麼我想這個孩子以後再犯錯會收斂很多。上周趙同學因為不配合我的課堂,在課堂上睡覺,不認真聽課,課後我跟他說晚上要早點休息,否則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趙同學認為我的話都是為自己着想的,跟争吵,事後我把這種情況跟他的媽媽反映了讓我意外是這個孩子再來上課的時候,見到我便給我道歉。

記得我在跟趙同學的媽媽反映孩子的問題時,這個媽媽的态度很好,并沒有流露出對孩子的偏袒,我也相信這個媽媽在家肯定教育孩子了,否則以這個孩子的脾氣,他不會給我道歉的。從此,趙同學在課堂上配合的很好,而且學習效率也高了很多。

老師在管教每個學生都是因為自己肩上的責任,都是為孩子着想。家長能做的就是配合好老師,而不是護犢子,最好的教育家長與老師應該是合夥人。

那麼,該怎麼做呢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章友德說,老師對學生的不當行為若隻能縱容,缺少必要的管教,就稱不上完整的教育。懲戒權是“尚方寶劍”,還是“達摩克利斯劍”。我想懲戒并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如何通過有效的懲戒,讓學生明是非、辨對錯,才是我們教育者應該深思的。

所以,老師在使用懲戒權的時候要把握一個度,懲罰的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切記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更不能侮辱學生,打罵學生,始終堅持用正确的價值觀去引導他們。我覺得隻有讓學生從心裡知道自己錯了,再去接受懲戒,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

當然老師在行使自己的懲戒權時學校應該給老師“撐腰”,隻有這樣老師才能大膽的去管學生,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時學校也該給學生“一把保護傘”,而不是讓老師變相懲罰學生。

林清玄說:“好的教育是喚醒孩子内心的種子。

如果沒有懲戒教育,學生很難明事理。學生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在成長的路上,學生犯錯,需要有人去指點、去幫助、去教導、去懲戒、去引導。而這個人就是老師,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懲戒學生的責任,通過适時、适度的懲戒,讓學生明白“每個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隻以“賞識教育”、“愛心教育”、“情感教育”等為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教育的學生時确實需要“懲戒教育”。如果說賞識教育是陽光,孩子在賞識教育的陽光下可以自信而快樂的成長,那麼懲戒就是風雨,孩子在懲戒的風雨中才能學會承受挫折,接受磨練,從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