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會喜歡坐在家裡的老人身邊,聽他們講一些民間故事,神話傳奇。對于常人而言,匪夷所思的奇聞轶事更容易受到人們的注意。也因此,對于老人的話,大部分人也隻當聽個趣,并不上心。但其實,老人家說的話,都有自己的道理的。老人見識的東西,可能比許多年輕人吃的鹽還要多。
其實有些話都是很經的推敲的,就比如我們常說的:少時了了大未必佳。小孩子家家的,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有,最後做決定的也是大人。也因此,許多小孩小時候看起來十分聰明早慧,對一些事物也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是長大了以後,卻顯得十分平庸了。之所以沒有成才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跟父母的引導有關。
在農村,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黃皮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鼠狼。其實若是相安無事,倒也不至于非得把它們怎麼樣。但是經常會聽人說黃鼠狼不安好心,會危害家禽。如此,總會有些人對黃鼠狼喊打喊殺的。但是每當有老人看到後,都會上前阻止。為什麼老人常說黃鼠狼打殺不得呢?這麼做又有什麼原因呢?
這事倒也不算複雜。準确來說,黃鼠狼作為鼬鼠科的動物,學名為黃鼬。而且國内可供黃鼠狼栖息的地方着實不少。上到西藏、青海這種苦寒之地,下至溫帶、熱帶等地。由于食物來源充足,經常會吸引大批的黃鼠狼遷居于此。其實民間對黃鼠狼的積怨頗深,甚至每次遇到它們,都會帶上有色眼鏡看待他們。這些從跟黃鼠狼有關的俗語中就能看出來:黃鼠狼下崽 —— 一窩不如一窩;黃鼠狼鑽煙囪 —— 越鑽越黑 。不過在一些偏遠地區,也會出現供奉黃鼠狼的信仰活動,還稱呼它們為黃大仙。
如此,就會引發人們的猜想,究竟為什麼說黃鼠狼殺不得呢?其實這件事在大多數人看來,并沒有科學依據,甚至會被人們當成封建迷信。畢竟那麼大點的小家夥,又能翻出什麼浪花呢?但其實,老人代代相傳的這些話,其實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經驗之談。之所以傳出這種說法,就必定有它的道理。
有道是萬物有靈,同為生靈,為什麼黃鼠狼就非得被人們喊打喊殺呢?從科學的角度而言,其實黃鼠狼的存在也确實有它的意義。甚至對人們的生産生活也有一定的幫助。随着城市化進程的提高,如今的人們基本上已經很難看到這種動物了。加上坊間傳言,即便素未謀面,多數人對這種動物的印象也不好。還有人表示:黃鼠狼就不該活着。
而這種說法其實就有些偏激了。雖然說黃鼠狼會在食物不足的時候,才會對人們豢養的家禽下手。但是平時黃鼠狼的主要食物,還是以老鼠為主的。相比并不怎麼常見的黃鼠狼,身為四害的老鼠,基本上是人人喊打了。事實上,老鼠的危害有目共睹。
中世紀爆發的黑死病的源泉就是鼠疫導緻的。身為老鼠的天敵,黃鼠狼最喜歡的就是這種體型小巧,數量還多的小東西了。科研表明,每隻黃鼠狼每年可消滅1000隻老鼠。試想,若是有一群黃鼠狼每天都在孜孜不倦的抓老鼠,每年對人們的貢獻該有多大啊!
綜合考慮,即便每年丢幾隻雞,比較每年因為被老鼠咬的面目全非的糧食,再看黃鼠狼的話,相比就不會對它們那麼仇恨了。其實對于這些小家夥,我們應該多方面看待它們。誠然,人們的财産神聖不可侵犯,但是這不也是無奈之舉麼。雖然不要求人人把它們捧在手心,倒也不至于見面就打。再者,如今這個情況下,其實也沒多少機會能跟它們碰面了。
此外,民間有傳言,黃鼠狼還曾作為“胡黃白柳”,被列為四大保家仙之一。而黃鼠狼這種動物也有些邪性,若是被它們看到打殺同伴,還會記恨上你!扯遠了,之所以說這麼多,也不過是為了讓大家能理性的看待這些小家夥。畢竟每種生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三人成虎,單聽别人說它吃雞,就對它喊打喊殺的,這确實是有些盲目跟風了。
結語“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透過人們對黃鼠狼的态度,也能看出些門道。說到底,有不少人連見都沒見過,到底哪裡那麼大的仇,天天追着喊着黃鼠狼該殺呢?
引用文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