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實施多證合一之後,一張營業執照包含的信息太多了,其中營業執照上的工商注冊碼,全部更換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用18位的阿拉伯數字或大寫英文字母表示,那麼公司注冊代碼是什麼含義?有什麼用?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一組長度為18位的用于法人和其他組織身份識别的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由國家标準委發布。國家标準委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标準《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編碼規則》。該标準于2015年10月1日實施。我國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相關基本信息作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數字身份證”,成為管理和經營過程中法人和其他組織身份識别的手段。
由十八位的阿拉伯數字或大寫英文字母(不使用I、O、Z、S、V)組成。其中規則如下:
第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共一位字符)
第2位:機構類别代碼(共一位字符)
第3位~第8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共六位阿拉伯數字)
第9位~第17位:主體标識碼(組織機構代碼)(共九位字符)
第18位:校驗碼(共一位字符)
新版企業營業執照是“五證合一”,包括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未載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企業營業執照,就不能作為合法市場主體的憑證了,會給企業實際經營帶來不必要的法律責任。沒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也難以以企業名義在銀行開戶。
所以公司注冊代碼,就是一家公司的身份證明,如果在工商局搜不到注冊代碼,那說明這家公司不存在。想了解更多關于公司注冊的問題,可以在線咨詢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