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玉的指标當中,有幾個指标是大家最常去關注的,一個是白度,而另一個經常被提起的就是結構。
很多人喜歡追求無結構這個詞,但在和田玉當中,無結構也并非這麼簡單。
其實無結構的和田玉也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說那些能夠達到無結構的玉種。
鴨蛋青系列
有一種碧玉,它跟無結構一詞最常合在一起用,那就是鴨蛋青。
鴨蛋青的特點就是無結構,這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特點。大部分鴨蛋青都特别細,能夠達到打燈近乎無結構的要求。
而鴨蛋青系列裡其實包含很多種,比如我們現在所說的鴨蛋青、粉青、瓷白、蘋果綠等等其實都是從鴨蛋青系列裡演變而來。
所以這些碧玉品類裡有很多都能達到無結構。比如蘋果綠:
比如瓷白:
關于碧玉有結構與無結構的關系,我們之前看過這張圖片:
這張圖片能比較清晰的說明碧玉顔色與結構的關系。
當然并不絕對,比如好的菠菜綠也能達到看不到結構的情況。但碧玉顔色越淺,就越難見結構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況。
從下面這張圖我們也能看出碧玉結構的關系:
可以看到,隻有鴨蛋青的一小塊看起來玉質特别的細膩。其它部位難見結構就比較困難。
在碧玉中有玩家用這樣一個名詞形容無結構,那就是塑料級或玻璃級。當一塊碧玉玉質特别細膩,顔色特别統一,那麼它看起來就會像是假的一樣。
當然,這種玉質極細,沒有結構,顔色又極為純正的碧玉,也絕對是收藏級的好碧玉。
很多人不懂玉,看到玉就想往玻璃上去靠,看不到結構,顔色又極為漂亮,那麼你可以去碧玉裡找找,那種極品的好東西,看起來也許就是你心目中玻璃的樣子!
青玉系列
另一種常見無結構的和田玉就是青玉系列了。
青玉的一個特點就是細度好,所以打燈無結構的料子也比較常見。不過青玉有細也有不那麼細的,所以有一細、二細的說法。
一般能達到一細的青玉,就很難看到結構了,二細的就稍差一些。而其中比較知名的比如藍調青海青,細度就特别好。
青玉的這種無結構特性,也讓薄胎的器皿料打燈後非常漂亮,這也是很多人用青玉做薄胎的原因。打燈一看結構特别大,也就失去了一種美感。
此外,青玉裡還有一種結構特别細的,那就是黑青。
黑青的細度可以說比一般的青玉更細。比較知名的有塔青,也有黑青籽料。
看黑青籽料的外表我們就能感覺到它極為細膩的玉質。而塔青裡細度好的也能達到無結構。
當然還有一種青玉不能舍棄,那就是現在很火的沙棗青。
沙棗青的一大特點就是玉質細膩,而且它的細是一種比較獨特的細膩,有 綠豆沙的感覺,摸上去手感也比較獨特。
白玉系列
也許很多人對以上的無結構并不感興趣,大家最想知道的是白玉裡什麼料可以達到無結構。
答案是有,但白玉裡能達到打燈無結構的相對很少。
籽料裡也有玉質極為細膩的,可以做到打燈無結構,但這種籽料相對少,如果這種料白度可以,那麼就是堪稱羊脂級的好料了。
山料裡其實也有特别細的,傳說中特别好的料子我們不提,比如95于田料。在市場上我們能見到的大概是下面這種:
這是籽料嗎?并不是,這是俄料,俄料裡的巴莎料。
巴莎料就是以它的細度而著稱,有一部分也能做到打燈無結構。
總的來說,對于白玉來說,細度是一個指标,但不能像鴨蛋青那樣過分追求細度,要求打燈無結構,那麼這樣的料就太難找了些,要麼買到好東西,要麼就可能買到玻璃了。
其實任何一種和田玉都有它特别細的料子,比如黑馬析木玉:
析木玉不僅有着完美的細度,而且韌性好,所以析木玉的作品能更多的表現出玉雕線條的美。
比如糖玉:
比如黃口:
任何好的和田玉當中都會有它最細的存在。隻不過有些細料更多,有些更少罷了。
無結構的正确認知
說完上面這些,我們再來說說對無結構的正确看法。
首先,無結構并不是地理學上的結構,那種結構是顯微鏡下看的,我們肉眼看不到。我們常說的結構其實是一種紋理構造。
其次,無結構并非真正意義的無結構,我們來說結構一般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肉眼難見結構,一種是打燈難見結構。肉眼上看上去難見結構相對來說比較細,但并不是看不到。而再細一些就是過燈了,也就是打燈難見結構。
最後,看結構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有人看結構這麼看:
這麼看也許大部分和田玉都沒有結構,看起來都很漂亮。但這麼背光打燈看不到結構的。
看結構一定是要測光,找準角度就能看到和田玉的結構。
當然如果一塊和田玉足夠薄也可以這麼看,比如下面這個:
這個切片極薄,所以我們肉眼就能看到它的結構是什麼樣,打背光也就可以。
無結構并不是和田玉最重要的指标,細度好并不代表它的油性就好,也不代表它就老熟。細度、有沒有結構隻是評價和田玉的一方面。
所以無結構可以去追求,但不能盲目,否則你很可能會愛上玻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