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麼多年的水果,你了解他們嗎?
杏
又名甜梅、叭達杏。杏果和杏仁都含有奉富的營養物質。杏果肉黃軟,香氣撲鼻,酸甜多汁,是夏季的主要水果之一。
杏果可以生食,也可以用未熟果實加工成杏脯、杏幹等。杏仁有苦甜之分。甜杏仁可以作為休閑小吃,也可做涼菜用;苦杏仁一般用來入藥,并有小毒,不能多吃。
未熟果實中含黃酮類較多,黃酮類有預防心髒病和減少心肌梗死的作用。因此,常食杏脯、杏幹,對心髒病患者有一定好處。杏是維生素B1,含量最為豐富的果品,而維生素B1,又是極有效的抗癌物質,并且隻對癌細胞有殺滅作用,對正常健康的細胞無任何毒害。
南太平洋上的島國斐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無癌之國”。該國盛産杏果,人們都喜歡吃。據調查,該國未曾出現死于癌症者,而且居民的壽命都很長,素有“長壽國”之稱。據科學分析,經常吃杏可能是斐濟人無癌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苦杏仁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可治療肺病、咳嗽等疾病。
甜杏仁和日常吃的幹果大杏仁偏于滋潤,有一定的補肺作用。杏仁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成分,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内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心髒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病危險。杏仁還有美容功效,能促進皮膚微循環,使皮膚紅潤光澤。
适合人群:一般人都能食用。有呼吸系統問題的人更适合。癌症患者以及術後放療、化療的人更宜食用。
适用量:每次3~5個(50克)。
溫馨提示:未成熟的杏不可生吃。杏雖好吃,但不可食之過多。因為其中苦杏仁甙的代謝産物會導緻組織細胞窒息,嚴重者會抑制中樞,導緻呼吸麻痹,甚至死亡。但是,加工成的杏脯、杏幹,有害的物質已經揮發或溶解掉,可以放心食用。産婦、幼兒、病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宜吃杏或杏制品。
槟榔
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種子,原産于東印度一帶,有仁頻、賓門等多種稱謂,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各省居民迎賓敬客、款待親朋的佳果,因古時敬稱貴客為“賓”、為“郎”,所以又有“槟榔”的美譽。
槟榔樹其幹端直而無橫枝,就像椰子樹一樣。樹幹上有節,羽狀複葉,長在樹頂端,葉子四面排開,遠看臨風招展,恰如鳳尾。有人說,槟榔樹是最有風度的,因為它總是那麼潇灑飄逸,透露出南國特有的一種風度。所以,人們常常把槟榔樹列為最能代表南國熱帶氣息的風景樹。
槟榔不但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最先發現它的吃法的是馬來西亞半島的土著民族,他們将果實切細後,用胡椒葉子包着吃,據說這樣可以幫助消化。
古醫書上也說,槟榔能消食祛病,是一味有效的藥材。槟榔嚼食後,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酡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過去住高山地帶的民衆常以吃槟榔來禦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勞。
祖國中醫理論認為,槟榔性味溫辛、無毒,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等多種功效,對蟲積、食滞、脘腹脹痛、瀉痢後重、水腫及腳氣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槟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如脂肪、槟榔油、生物堿、兒茶素、膽堿等成分。
但是槟榔建議一定不要總吃。
蛋黃果
又名獅頭果,原産古巴和南美洲熱帶,屬山榄科半落葉小喬木熱帶果樹。
蛋黃果是常綠小喬木,作行道樹、果樹、誘鳥樹栽植,喜好高溫。肉質漿果,形狀變化大,果頂突起,常偏向一側。
未熟時果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長5~8厘米,果肉橙黃色,富含澱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
洋蒲桃[蓮霧]
又叫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海南人稱其為田蒲,台灣稱為蓮霧,桃金娘科熱帶水果,原産于印度和馬來半島。營養豐富,果實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元素等,特别适合在在炎熱夏季,冰凍後食用,清涼解渴。
夏季果熟,漿果呈橢圓形、矩圓形,紫色或黑色,嚼後口腔及唾液皆染成紫色。果内含有葡萄糖、麥芽糖、維生素、有機酸,鞣質和深紅色樹脂等。果肉味甜可食,吃時撒上少許細鹽味道更佳
蓮霧是一種可治多種疾病的佳果,性味甘平,功能潤肺、止咳、除痰、涼血、收斂。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瘡出血、胃腹脹滿、腸炎痢疾、糖尿病等症。用果核炭研末還可治外傷出血、下肢潰瘍。
另外,台灣民間有“吃蓮霧清肺火之說”。人們把它視為消暑解渴的佳果,習慣用它煮冰糖治幹咳無痰或痰難咯出。蓮霧果實中空(也有實的),狀如蠟丸,在宴會席上人們還喜歡用它作冷盤,是解酒妙果。它淡淡的甜昧中微帶點酸,有一股蘋果的清香,食後齒頰留芳。
在蓮霧中心挖個洞,塞進肉茸,用猛火蒸約10多分鐘,是台灣著名的傳統名吃,美其名曰“四海同心”。用蓮霧切片放鹽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連同小黃瓜、紅蘿蔔片同炒,不但色、形、味俱佳,而且清脆可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夏令食療佳肴。
蓮霧不耐貯藏,一般室溫下隻能貯存一周,采收包裝後宜立即送往市場出售。蓮霧以鮮果生食為主,也可鹽漬、糖漬、制罐及脫水蜜餞或制成果汁等。
菠蘿蜜
菠蘿蜜屬桑科,菠蘿蜜屬,因其果實挂在樹上像菠蘿,故别名又叫“樹菠蘿”;因它的形狀像牛的蜂窩胃,所以又叫“牛肚子果”;傣家稱之為“麻朗”。原産于熱帶亞洲,在熱帶潮濕地區廣泛栽培。我國海南、廣東、廣西和雲南東南部有栽培。
綠色未成熟的果實可作蔬菜食用。成熟時,皮黃綠或黃褐色,外皮有六角B形瘤突起,堅硬有軟刺;可鮮食其果肉。果肉金黃,肉質或漿質,味甜酸而不濃,香氣飄溢、鮮食爽滑、香甜如蜜,故名菠蘿蜜。素有“水果皇後”之美譽。
果實長橢圓形,單果重10~30千克,大的達50千克;含種子100~500粒,長卵形,可食率43%,可食部分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24.9克,以及鈣、磷、鐵等。炒熟食用,味美如栗,有止渴、通乳、補中益氣功效。分多漿果(即濕苞)和幹漿果(幹苞)兩大類。
多漿果皮堅硬,肉瓤肥厚,多汁、味甜,香氣特殊而濃;幹漿果汁少、柔軟甜滑,鮮食味甘美,香氣中等。供鮮食,也可制罐頭、曬幹和鹽漬。食用前先剝去外層硬殼,顯現種子周圍果肉,呈淡黃色時,再用鹽水浸漬後食用。
質量要求:外殼完整新鮮,不破皮,單果大,肉厚香味濃。
鑒定質量方法:習慣有擦皮聽聲。擦皮時果殼瘤狀突起物硬脆易斷,無乳汁,聲音混濁,為已熟果。
保存方法:蘿筐包裝,内襯蕉葉或竹葉、碎紙。存放陰涼通風處,在溫度11~13攝氏度、濕度85~95%條件下,可保存月餘。
番荔枝
番荔枝,别名佛頭果、釋迦果,熱帶水果,果實清甜,以其獨特香味,被列為熱帶名果之一。成熟果呈淡綠黃色,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軟疣凸起(有許多成熟的子房和花托合生而成),恰似佛頭,故有佛頭果、釋迦果之稱。
外形色澤:果實為聚生果,由數十個小瓣組成,每個瓣裡含有一顆烏黑晶亮的小核。呈卵形,未熟果綠色,成熟果呈淡綠黃色。味略甜,奶黃油色或乳白色,呈乳蛋糕狀,并具芳香,鮮食香甜,風味甚佳。果實可食率67%。單個果重一般在350克左右。
營養價值:果實營養極其豐富,每100g番荔枝果肉組織營養成分的含量:水分為8.36g,可溶性固形物18.0%-26%,脂肪0.14%-0.3%,礦物質0.6%-0.7%,碳水化合物23.9%,鈣0.2%,磷0.04%,鐵1.0%,有機酸為0.42%,含總糖15.3%-18.3%,維生素C為265mg,蛋白質含量為1.55g等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物質。
保健作用:番荔枝營養極豐富,熱量極高,能養顔美容、補充體力、清潔血液、健強骨骼、預防壞血病、增強免疫力、抗癌。自古稱為上等滋補品,營養價值極高。
紅毛丹
紅毛丹,又名毛荔枝、海南韶子、山荔枝,屬無患子料韶子屬,有36個種,系熱帶多年生常綠果樹,是東南亞著名水果之一。
原産于馬來半島,泰國、越南等國家均有栽培,我國的台灣、海南,雲南有種植,。紅毛丹因其果殼生滿紅毛而得名,素有“熱帶果王”之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優産推廣的“四大水果”之一。
成熟的毛丹果并非都是紅色的,也有黃色,金燦燦的果子,非常可愛。它果殼色澤鮮豔,果肉為白色,柔軟而爽脆,質細而汁多,清香可口,味道甜美。
紅毛丹除了外表和荔枝不相像外,從它的果肉到果核再到味道,都和荔枝極為相似。其果核含油脂近37%,适于制肥皂,根和樹皮含單甯及皂苷,新梢可作染料,樹形美可作觀賞樹。
食用方法:用刀将剖破果皮,取出果肉,再将果肉切開取出果核,即可食用。新鮮紅毛丹放在冰箱内可保鮮十天之久。
營養價值:含有豐富之鈣質,磷質與維他命C。
黃皮
黃皮,屬芸香科,常綠喬木,生産于華南各地,在農曆五、六月是黃皮成熟的季節。通常有甜黃皮,酸味極少;酸黃皮,酸味頗重。還有一種苦味很重的黃皮叫苦黃皮,雖然味苦難食,但藥用功效最好。
甜黃皮最為好吃,長到成熟時,更加可口。酸黃皮、苦黃皮,若夏日作為解渴用,效果則比甜黃皮好得多。黃皮的酸苦味質,不僅有生津止渴的好處,而且食後喉嚨甘涼,一條涼氣直透胸腹,令人感到舒暢。
在藥用方面,黃皮有消除胸腹脹滿、生津、止渴、順氣、鎮咳的功效;苦味較重的黃皮,效果尤佳。有藥學家認為:“黃皮的苦味,可以刺激膽汁分泌,促進消化,使吸收機能暢旺;
此種苦味質,還有強心作用,又能松馳胸腹肌肉緊張,脹滿狀況得到減少或消除,黃皮之所以能順氣、鎮咳,就是由于它具有松馳胸腹肌肉緊張作用,使呼吸順暢,沒有障礙問題,咳嗽自然停止。”
将黃皮作為食療用途,可參考下列方法:食黃皮時,必須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整個放進口中嚼碎,連渣帶汁緩緩吞下,收效才能顯著。
例如平素患有消化不良症,又多吃了東西,胸腹脹滿,影響呼吸也感到不順暢,還可能有作嘔、氣頂、痰水屢吐不清,心窩覺得翳滞等狀态。
若是黃皮季節時,不妨用黃皮十餘個,連皮帶核,慢吞細嚼,自然氣順痰降,胸腹翳滞消除。平日有疝氣病者,當病痛發生時,依照這個方法細嚼黃皮,效果更好。
人心果
人心果,山榄科熱帶水果,為常綠喬木,原産熱帶美洲及西印度群島地區,果形的縱剖面似人心髒,故而得名。在我國種植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主要分布在台灣、海南、福建、廣東、廣西等省份,在台灣人心果也被稱為“吳鳳柿”。
人心果的果皮呈淺咖啡色,表皮粗糙,從外表看長得極似帶黑的馬鈴薯。一般根據果實形狀大緻可将人心果分為四個類型,即“橢圓形果、圓形果、扁形果、凹形果。它的果實為漿果,果肉是黃褐色,呈透明狀,果皮很薄。
果實的甜度頗高,吃起來味道潤滑香甜。但其外觀、色澤均不太雅觀,含水分也不高,裡面含有的膠質和砂細胞常黏附牙齒,這些都與我們經常吃的高水分、高糖分的水果有差異。
除了可做水果生食外,人心果也可做蔬菜食用,無論是烹、炒、炸,還是拌涼菜等,都清涼爽口。用人心果還可制成鮮果汁、罐頭、飲料、果脯、果醬等。
人心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分以及對人體生長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礦物質和氨基酸。它裡面含有的硒、鈣量更是高居水果、蔬菜之首。硒是維持肌體正常生命活力的微量元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能激活人體細胞,增強活力,具有防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人心果每100克鮮果的含鈣量達910毫克,是西紅柿含鈣量的114倍。鈣能維持人體血鈣平衡,防止由于缺鈣而引起的骨質疏松、骨質增生、老年癡呆、動脈硬化等病症。人心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钼也有防癌作用,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都有幫助。
人心果樹的全身還有一種白色膠汁,它是制造口香糖的上等原料。
番石榴
番石榴,又名雞矢果,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從美洲引種我國已有三百年曆史了。它外表看起來有點像梨,果實通常呈青色或淡黃色,熟透時也有的呈淡紅色。果實中部有很多籽,也許是這個原因人們叫它“番石榴”吧!
但您要注意了,它可不是吃籽的。好的番石榴果肉很厚,籽核比較少,吃起來口感脆。至于味道更是一流,很甜還帶着特有的清香。确實是水果中珍品。番石榴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和有益物質,如含有果糖、葡萄、蔗糖、谷氨酸等,它具有治療,糖尿病及降血糖的功效!
此外,還因富含維生素C而備受人們青睐,在長時間的野外科學探險考察活動中,番石榴粉幾乎是不可缺少的必備品,它可以及時地補充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能有效地避免由于維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還想看哪些水果?蔬菜?留言告訴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