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應用方法?來人人都是産品經理【起點學院】,BAT實戰派産品總監手把手系統帶你學産品、學運營,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什麼是應用方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人人都是産品經理【起點學院】,BAT實戰派産品總監手把手系統帶你學産品、學運營。
應用功能強大、易學易用,随着移動設備如雨後春筍之勢興起,應用更是迎來了全盛時期。但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會遇到障礙——處理複雜任務時,用戶須在不同應用間切換,前後甚至要操作數次,這給應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其實完全不必大費周折——如果我們單單将應用看作是服務供應商的話,就能獲得不少新思路。
這些均是應用幫助系統擴展的鮮明例證
智能手機、平闆電腦、電視、機頂盒和智能手表上,應用無處不在,就連台式電腦也經曆了應用的重生——雖然可安裝應用的曆史并不短,但如今時代不同了,人們對于台式電腦應用的期待幾乎跟智能手機一樣高了,要求能方便地找到、購買、安裝和使用這些應用。
應用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靠得不單單是取巧的營銷策略和利益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應用已經成為便捷和擴展性的代名詞。由于移動設備上的應用本就用于在不同環境和情境下高效準确地處理任務,因此設計師和工程師應盡量避免紛繁複雜的用戶界面。設計得當的應用通常有着清晰的目标,充分了解自己份内的任務,菜單和用戶界面幾乎不可能出現一團糟的狀況。
同時,不論是用戶還是客戶都早已明白,系統完全能借助應用得以充分擴展,如果把主屏幕拿給用戶,問一問怎麼來擴展系統,答案總會是:安裝更多應用。
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或太費周折的話,就太讓人失望了。假設一個系統隻有5個應用,每個應用的菜單、子菜單都及其複雜,這隻會讓人無所适從——應用本來就應該是精緻而靈敏的。
當然了,應用多多少少都會有局限,比如在處理複雜任務時,用戶不得不又點又劃地在應用之間頻繁切換,無法高效、集中地完成操作。總是被打斷讓人又迷惑又惱火。在英文裡,“app thrashing”就是用來描述這種現象的。
Facebook的Messenger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用戶不得不安裝其他軟件才能給好友發送信息,這種Messenger和Facebook主應用之間的低效切換讓後者的核心功大打折扣,于是一些用戶開始尋找其他更方便的替代品,這對Facebook可不是好消息。
應用的另外一個局限是數據庫。一般情況下,應用隻在一種數據上運行(如頁面、圖片、聯系方式和電子郵件)。如果一個應用要參考另一個的數據,或者兩個應用在一組數據上運行,就有點兒麻煩了——多多不一定益善,應用太多,協調起來就很麻煩。
應用可以通過提供更多功能來解決這一問題,但代價是核心功能大大減弱,易用性也會變差。我倒喜歡把應用看做是一塊一塊基礎元素,能輕而易舉用來組合成更為宏大的結構。如果應用系統變得像樂高積木那樣,那麼成長的過程就是可持續的。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Paul Adams曾在“Inside Intercom”博客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他對應用的願景——在某些具體的情境下,應用仍将是互動的主要載體。但越來越常見到一些應用的功能界面在其他應用上呈現,雖然聽起來很抽象,但我們已經在當今的移動操作系統中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改變。
Android和iOS應用以發揮各自的核心功能為主,但同時也為其他應用提供服務。拿密碼管理器舉例:如果要在網頁浏覽器裡登陸某個網站或獲取服務,隻需打開密碼管理器,直接選擇賬戶和密碼填寫即可,根本不用退出當前的應用。曾經那些手忙腳亂在兩個應用之間前後切換、複制粘貼的尴尬時代已成為了曆史。
一個應用啟動另一個:在網頁上填寫登錄信息(iOS)
同樣的機制也适用于應用之間的數據轉移。還是拿網頁浏覽器舉例——直接在Instapaper(一種保存網頁以稍後閱讀的服務)和印象筆記裡儲存網頁内容更簡單,還可以自選筆記本,添加标簽——全程操作不必離開當前頁面,隻有需要進一步編輯或對筆記做注釋時再切換到印象筆記。
應用“轉發”數據:用印象筆記保存網站内容(Android)
再舉一個相似,但更有說服力的例子:通過郵件或信息發送照片時,該應用裡會出現一個對話框,看似是其中的某個功能在管理照片,而用戶完全不必離開當前應用界面就能成功發送照片。
相片應用中的郵件窗口(iOS)
最後一個例子:在一個應用中進入某個鍊接時,iOS9狀态欄裡那些便捷的文字按鈕就會适時出現。如果點擊郵件中的鍊接,會啟動浏覽器,然後顯示頁面。輕輕再點一下就會返回到郵件應用中。雖然仍需要在應用之間切換,但無需經過主屏或顯示“在運行的應用”的屏幕,過程更加嚴絲合縫,一氣呵成。
簡單一個按鈕即可完成應用切換(iOS)
這樣的機制有助于将應用靈活地添加到任務鍊裡,這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避免應用切換造成的中斷,好讓用戶專注于當前的任務。
随處都能享受的應用服務不禁讓人熱血沸騰。當前的移動操作系統提供交互式通知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比如想回複短信的話,可以把信息拖下來,在随後顯示的文本框裡即刻鍵入信息就好;還可以直接在通知流裡快速添加生日提醒,或記錄今天的開支,完全不用打開記賬應用。
通知流中的應用服務:直接回複消息(Android、iOS)
不僅僅是移動操作系統改變了我們使用應用的方式,實際上這些應用連接模式也可以用于桌面和網頁應用。我個人而言,是越來越習慣用它們來分解多步驟工作流等紛繁複雜的界面了。
盡管難以做到盡善盡美,但新的應用總會層出不窮。為解決某個問題而專門開發應用的理念勢必能催生出設計精良、有理有據的優秀界面。如果做得夠細緻,那麼提供清晰、有重點的良好用戶體驗将不再是難事。
應用之間開始為彼此提供服務,讓自己的界面出現在其他應用裡。目前我們已經通過其他應用或通知流體會到了這一模式的巨大優勢,不過多數情況下都沒有意識到罷了。這種新模式将繼續發展,而且已經開始将複雜系統的繁瑣工作流轉化為愉悅的用戶體驗了。
翻譯@張新慧 來源@CSD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