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野豬下山了!“猴紙”到我家陽台了!野生動物進城的消息頻現社交媒體。事實上,我們身邊居住着衆多本土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們為鄰,我們卻鮮少了解它們。了解、友好、相伴,萬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新華日報·交彙點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推出“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專欄,帶您一起通過紅外相機、動物觀察者等的視角,去關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動物鄰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家園的生存基礎、生機所在,每到節氣日,我們還将邀請節氣官來進行當日的特選推介播報。今天是2022年江蘇省“愛鳥周”第六日,我們一起來認識烏鸫。
烏鸫烏鴉傻傻分不清?
在南方,烏鸫極為常見。烏鸫有時被誤認為烏鴉(烏鴉有很多種),其實烏鸫比烏鴉在體形上要小得多、秀氣得多,和普通鴿子差不多,而烏鴉體型粗壯。烏鴉的喙是黑的,烏鸫的喙是黃色的,這點極易區别。相較于烏鴉,黃嘴山鴉和紅嘴山鴉更易和烏鸫混淆。這兩種山鴉體形遠大于烏鸫,并且腿都是紅色,沒有黃眼圈,以此可與烏鸫區分。
烏鸫有什麼生活習性?
烏鸫,俗名百舌、反舌、黑鸫、黑鳥、黑山雀、牛屎、八日雀、中國黑鸫。體型略大(約29厘米),全身黑色,但嘴黃色。一年産卵兩窩,每窩4-5枚卵。卵呈淺綠色而綴以淡灰色斑紋。孵卵期為12-15天,飼養雛鳥13-14天,即出窩。它是我國長江流域、華南、西南各地常見的鳥。
烏鸫眼尖,對外界反應靈敏,常在田圃或林間地上覓食,以甲蟲、蝗、蚊、蠅等多種昆蟲為食,冬季也吃果實及漿果,為農林益鳥。
烏鸫的鳴啭在中國無鳥能比?
烏鸫歌聲嘹亮動聽,和八哥一樣是“效鳴高手”,善仿其他鳥鳴。畫眉、燕子、黃鹂、柳莺、喜鵲乃至小雞的叫聲,它都學得惟妙惟肖,有時象笛聲,有時象箫韻,韻律多變。它的叫聲猶如擊石,音似“鴶(jiá)——鴶——鴶——鴶”。烏鸫的鳴啭非常豐富婉轉,在中國幾乎無鳥能與之相比。有人在近兩年的記載中發現,烏鸫的叫聲有120餘種變化,而極善鳴的畫眉不過50餘種。
烏鸫有什麼故事?
從春秋早期到清代中期,烏鸫與八哥一樣,被人們當作寵物鳥籠養,後來此風漸微。
在古詩詞中,常能看到烏鸫身影。例如,劉禹錫的《百舌吟》中,“笙簧百啭音韻多,黃鹂吞聲燕無語。”“天生羽族爾何微,舌端萬變乘春輝。南方朱鳥一朝見,索寞無言蒿下飛。”王維的《聽百鸫》中,“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萬戶千門應覺曉,建章何必聽鳴雞。”
策劃統籌:王曉映 任松筠
采寫:白雪
美編:楊曉珑
攝影:鄒維明
編輯: 劉霞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