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circaboy,今晚換了個新手機,特意過來曬一下。
我這個手機換得莫名其妙,事情是這樣的,今晚五點下班時候我發現我的K30壞了,簡單來說就是手機音量鍵一直往下調,觸屏倒是正常的,極其影響正常使用。五點半回去之後我上京東提交了售後申請,本以為這很簡單。但是萬萬沒想到啊,六點鐘京東給我打電話說k30過保了,我一愣,仔細看了看我下單的時間:2020年07月28日,現在是2021年08月05日,剛好一個星期以前過保,這剛過保就壞?那第一時間我是很抗拒的,畢竟我手裡經手了那麼二三十個手機,第一次碰到剛過保就壞的情況。
後來我還是接受了,畢竟最近水逆,像生産力工具日常罷工,電腦莫名其妙崩掉,手機莫名其妙壞掉,這些我都接受了。
電腦崩掉了,我就趕緊把我備用的win togo系統插上頂上。手機崩掉了,就先用手裡的輔機頂上,然後趕緊把舊手機裡的數據導出備份。然後立刻上京東再看看新手機,别問我為什麼還在京東買,就因為它快,我這麼說吧,晚上五點鐘發現手機壞了,六點鐘發現不能修,六點半決定買新的,六點四十下的單,八點鐘手機就送過來了,我就問還有哪個網購平台有這麼快?
新買的手機是華為MATE 40E 4G版本,8 256G,灰色,售價5200,用了優惠券之後5132。我相信我是自從這個手機發售以來,本站第一個自己花錢買還寫它的人。
我承認,這個手機确實有溢價,但是我想罵的是老美,要不是老美搞事情,我也不至于花這個溢價買這款手機,原本這個價格正常能買p40的。
另外,這個溢價其實也在我承受範圍内,我能承受這個溢價,就買了嘛。
買這個手機之前,我還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去篩選我的需求。
我現在買手機的需求是什麼?我隻要全功能NFC 紅外 無線充電這三個功能,一定要齊全,不要劉海屏,也最好不要瀑布屏幕。
這些要求篩選下來,我發現我能選的範圍特别窄,特别是無線充電功能,基本都隻有各大品牌的旗艦機型才有:三星的s系列,note系列,小米的數字系列,mix系列,華為的p系列和mate系列,榮耀的V30 pro,mote的edge ,然後就沒了。
要同時滿足NFC 紅外 無線充電的話,能選的就隻有華為mate系列,p系列,小米數字系列,小米mix系列。
蘋果
手裡已有的輔機是iPhone8 plus,所以我第一時間排除的就是iPhone8 plus,畢竟iPhone這個東西,你能忍受它的功能性缺陷,比如發熱,信号不好,NFC不開放這些,其餘的都還是挺香的,所以我手裡一直會保留一台iPhone作為輔助機器,這台iPhone跟了我快一年,日常被摔,拿起來照樣用。果然手機這樣的東西還是要買二手的,這樣就不會在摔到的時候心疼了。
也正是在iPhone8 plus上面,我培養了一系列新的使用習慣:上車自動開啟的carplay,無線充電。carrplay算是我現在保留iPhone的核心因素,無線充電算是次要的。
所以即使是iPhone 8plus的機身設計已經很落後了,電池容量也不高,機器使用體驗一般般,iOS的APP遠沒有安卓那麼豐富,我也還是把它保留下來了。保留iPhone 8plus也意味着,我不會選擇新款的iPhone。
三星
選手機之前,我想的是收個二手,作為一個垃圾佬,我是能少花錢就少花錢。
而價格跳水最快的就是三星的s系列與note系列,從note開始上全面屏,所以8以前的機器根本不用關注了。
總結了一下,三星的s系列和note系列全系列标配無線充電與NFC,但是全系列不搭配紅外。性價比最高的應該是S10和note10,S10的二手價格基本維持在1300左右,note10的二手價格在1700左右。不過,s10和note10最好的配置也就是8 256,雖然支持sd卡擴展,可以自己買sd卡擴展容量,但是總得來說還隻是個中端配置水平。
三星其餘的系列,比如S20和note20,現在的二手價格還在高位,也就是3k左右,所以根本沒有購買的必要性,都3k了,還不如加點錢買個新的。
三星的優勢:價格跳水快,便宜,配置性價比高,屏幕素質高,支持sd卡擴展(不過道理20以後就沒有sd卡擴展了),旗艦機型處理器
三星的劣勢:旗艦機型都沒有NFC 紅外 無線充電,LED屏幕沒有LCD好看,充電速率很慢(全系都是25W有線,15W無線)。
因而,對我來說,三星的手機除了價格優勢,其餘的全都是劣勢。
因為之前被培養起來用紅外的習慣,就是從小米6培養起來的,出差在外是真的方便。因而我選的時候也看了看小米的二手。
小米的優勢:堆料充足,屏幕最好,處理器最好,充電功率最高,
小米的劣勢:二手價格性價比不高,新機價格下不來,除了堆料就沒有太大的優勢
講道理,要不是我手裡的K30剛過保就壞了,我肯定是會想着買小米的。因為之前用的手機都是miui的系統,很多數據都在上面,我也是猶豫了好長時間才決定自己手動轉移。
轉移系統之前,我本以為我離不開miui,但是後來我發現我隻是嫌設置新系統麻煩,當我真的下定決心不要舊數據的時候,最大的阻礙它就沒了。因為相對于設置新系統的麻煩,我更害怕的是手機一過保就壞,以及它在我正在幹活兒的時候突然壞掉,這樣我的數據和聯系人都要我花費可能十幾個手機的成本去恢複。
對我來說,從小米note3切換到紅米K30這兩三年的時間,這些手機确實提供了它售價以内能提供的極緻體驗,但是僅限于此,我還得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它的穩定性。因而,即使是最新的手機已經堆料堆到最高,在機器不穩定的限制下,我還是無奈放棄了。
華為
其實這個表裡是綜合了華為,OPPO和MOTO。
OPPO同時支持無線充電和NFC的就一款:OPPO ACE2。優點是外觀設計好看,充電功率高。缺點是系統不出彩,手機售價比較高,二手價格也沒下來,容量最高才128G。所以我就直接放棄。
MOTO的還能看看,MOTO的edge ,才出的新機,優點是處理器好,外觀設計好看。缺點是充電功率小,售價貴,系統方面我覺得不是太适合國内。
最後是華為,最大的問題是買不到,除此之外我覺得對我來說沒缺點。所以我盡量挑我能買到的機型看。
P系列的手機,P30以前的手機要麼是劉海屏要麼是水滴屏幕,搭配瀑布屏設計我是非常不喜歡的,加上P系列的手機二手價格逆勢漲價,我就不看了。但是P40以上的手機,去年四千今年七八千,我是完全出不起這個價格。此處我就想罵一句美帝,讓我多花了這麼多錢。
mate系列的手機,其實跟p系列的差不多,并且mate系列的是主打大屏幕,因而我更喜歡一點。同樣的,也是mate30系列以前的手機都是劉海屏,我特别不喜歡,就pass掉。能選的就是mate40系列,而我看了看,mate40的分類是靠後綴分類的,pro系列價格太高,加上我搶不到,40不帶後綴的版本已經絕版了,隻有mate40E是一個相對價格合理,并且還買得到的手機。
原本我打算等一段時間,等着二手機價格降到兩千多我買一台,但是何曾想到手裡的k30這麼不講規矩,才過保修期就壞了。
當天晚上下單,當天晚上到貨,當天就用上了。選的時候發現有5G版本和4G版本可選,4G版本的便宜幾百塊,我就入了4G版本。
我個人認為這個手機的優點:
顔值高。我覺得白色最好看,但是我買的時候它這個白色沒有8 256的配置了,所以我最後無奈選黑色。
支持全功能NFC 紅外 無線充電,這也是整個mate系列手機的标配。
支持快充:有線40W,無線40W。
支持Hicar車機系統:目前來說最有希望跟carplay掰手腕的一款車機系統服務。車機系統服務的缺失,也是我淘汰小米的核心理由之一。
外觀設計優秀:mate系列作為旗艦機,在手感上還是做了一定的優化,這也是旗艦機的好處。
信号好:這個信号方面,确實無人能敵。反正我是被蘋果的垃圾信号坑慘了。前面我每次在地下停車場的時候都是無信号(iPhone和k30都是),現在換了mate40e之後,地下停車場4G信号滿格!
多屏協同:一個華為優化了很多個版本但是别家才堪堪跟上的功能,絕對是必需品。
我目前覺得我得mate40e功能上的缺失:
不能正常使用exchange!我上一台華為還是2013年買的華為P6,那時候EMUI就是exchange服務不能正常使用,現在八年過去了,P系列都叠代到P50了,它的exchange服務還是不正常。我是真的服氣。
不能自定義使用第三方桌面。我之前用的都是微軟桌面,也習慣了微軟桌面的集成服務,比如一個hotmail賬号登錄之後,自動同步便簽,日程安排,文件等等。然而華為的系統封掉了設置自定義桌面的渠道,所以我,很難受。
充電協議私有化嚴重。要麼就是用華為的40W充電頭,要麼就是第三方的10W。就算是加個18W的選項我也能接受啊。
總結一下:mate40e除了不能正常使用exchange服務,其餘的基本都算是完美。哦對了,它的LED屏幕晚上看着沒有iPhone8 plus的LCD舒服。
其餘的,有些人說990E閹割了,遊戲性能跟不上,我尋思我玩個遊戲要麼是電腦要麼是頂配的iPad,我也不需要手機上有多好的遊戲性能啊。有人說我五千多買個4G手機有問題,我尋思我也用不上5G啊,我要用的地方它都提供了,我用不上的地方它也都節約了成本降低售價,這是雙赢啊。
ok,fine,本來如果不被限制,今年這個手機我可能兩三千就能買到,結果就因為老美怕了,瘋狂打壓,導緻我隻能花更多的錢買這個,期待後面華為把全産業鍊搞起來,再回巅峰。
而老美的垃圾蘋果,我連買的欲望都沒有。老美自己想吃屎,就不要拉着我一起了好不好?
目前來說,綜合體驗最好的,還是華為,對于我這樣的用戶來說,出行時候有Hicar聯動手機和車機,這是解決了出行需求,健康監測方面有華為的手環與手表,連ECG版都有,通信方面華為的信号就是第一,沒有人能打得過它,現在換了鴻蒙之後流暢度也上來了,加上華為的智能生态鍊,整個形成了一個閉環系統。
我也希望别的品牌多努力一把,調研一下市場需求,有些時候處理器和内存大小并沒那麼重要,買得起的人不在乎,在乎的人不會買,反倒是一些細節方面的缺失會讓我一票否決一個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