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5月27日,衛生委下發了一則通知,指出了大部分地區在孕嬰分娩過程中,存在過度濫用剖宮産的行為,并給出了明确的指導性建議,要求各個地區執行。
剖宮産,對于孕媽和寶媽來講并不陌生,是一種常見的分娩胎兒的手段,之所以常見,是因為這幾年因為各種原因,導緻剖宮産的使用率大幅度提升。
而實際情況是,和另一種常規分娩方式——順産相比,剖宮産存在很多隐患,比如傷口的護理、産後的恢複、分娩後遺症的出現等等,但因為孕媽的錯誤理解,和醫院遵循病人意願的前提下,導緻剖宮産的使用率出現了不合理的上升趨勢,所以才有了衛生委下令要求降低使用率的消息。
剖宮産分為兩種操作模式,橫切和豎切,兩者的根本區别大家知道嗎?
現如今大部分孕媽在剖宮産的切口都為橫向切口,幾乎很少有孕媽會遭遇豎切,其實這也是證明剖宮産存在“濫用”行為的一種體現。
因為豎切刀口其實更利于胎兒快速分娩,尤其适合在處理緊急情況時使用,比如胎兒缺氧、臍帶脫垂、胎心異常等等,所以說豎切一般采用與緊急搶救的分娩手術中。
而橫切刀口,就相對來說比較随意了,一般是非緊急狀态使用,适用于胎兒的分娩,相比之下要比豎切更已易恢複,孕媽遭受的疼痛也會少很多。
剖宮産豎切和橫切有啥區别?豎切媽媽:我用一行淚一道疤給你答案
玲玲就是豎切産婦,她但是分娩時遇到胎寶缺氧,為了安全起見,大夫征得家屬同意後率先使用了豎切方式分娩,胎兒出生後除了輕微的缺氧出現了幾天的不适後,并無太大異常,而小玲所承受的就和其他剖腹産産婦不同。
首先是疼痛,豎切刀口的疼痛要遠比橫切刀口更為猛烈,幾乎産後第一天小玲都是在以淚洗面,實在是難以忍受的痛,過了24小時後才有所好轉,即便如此也讓小玲難以忘卻。
再者就是産後遺留的疤痕很難看,肚子上像爬了一條蜈蚣,生完孩子好幾年了,小玲從來沒敢在夏季穿露臍裝,更不敢去公告浴室洗澡,每次看肚皮上難看的疤痕,小玲内心就十分别扭。
橫切和豎切,存在的區别差異挺大的,孕媽要正确分辨
- 橫切刀口的優勢:切口位置在肚臍下方,方便遮蓋更美觀;術後刀口牽扯較輕,痛感低;傷口愈合的速度更快。
- 橫切刀口的缺點:手術花費時間較長;開口後視野範圍受限,無法第一時間确認胎兒狀況;産後恢複容易出現傷口粘連和後遺症,疤痕妊娠幾率大。
- 豎切口的優勢:手術時間短,開口能及時取出胎兒,适用于緊急搶救;視野開闊能夠同時診斷孕媽的子宮和卵巢健康度,不易出現傷口粘連,方便二胎分娩,降低疤痕妊娠幾率。
- 豎切扣的缺點:産後疼痛感強烈,傷口恢複緩慢,疤痕明顯影響外在美觀,容易打擊産婦心理。
衛生委建議,能順盡量别剖,順産是分娩,剖腹産是手術
衛生委之所以會強調,剖宮産存在濫用情況,也是在提醒孕媽,如果胎兒滿足順産的要求,最好采取順産的方式分娩,産道的擠壓,和順産的過程,利于胎兒健康的同時,也利于孕媽的産後體質恢複。
為了應對剖宮産率不合理上升的情況,衛生委接下來會采取嚴格把控剖宮産手術指征來規勸臨産媽媽,隻有達到需要剖腹産的标準,才可以選擇剖腹産,不夠标準的會盡可能的和待産婦協商解決。同時會加強順産的助産服務,讓陪伴順産、導樂分娩多樣化,以這種方式降低剖宮産的使用率。
所以說,如果孕媽能順産盡可能順産,對胎兒和自己都有好處不是麼?
寶媽們,你們分娩時選擇的是哪種分娩方式?你遇到過豎剖麼?分享你的體驗一起讨論吧,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