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人稱"小杜",以别于“老杜”杜甫。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相較于李商隐,杜牧的詩歌鮮有生僻字,多是常見字或普通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樸實中卻又處處透着秀美俊雅,從而也彰顯了杜牧在詩歌創作上的稀世才華,形成英發俊爽的詩歌風格,在晚唐成就頗高。其經典代表作主要有:《清明》、《山行》、《泊秦淮》、《赤壁》、《秋夕》、《江南春》、《贈别》等。
今天溫習并賞析一下《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如下: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本首詩翻譯成白話文,大緻意思是:我還記得當年的揚州城,放眼望去,群山遠黛,若隐若現。而眼前是清澈見底的河流,流水迢迢,日夜不息。即便是到了秋去冬來的季節,氣候溫潤的水鄉江南,草木依舊郁郁蔥蔥,繁榮茂盛。我想,此時此刻,揚州城應該是月色如水,早已把二十四橋籠罩了吧。而老韓你這個玉樹臨風的風流才子,肯定又在哪裡尋歡作樂,借着教人家吹箫的名義,盡情地調戲妹子了吧。我真的懷念在揚州與你一起風流潇灑的日子。
你品,你細品。杜牧這首詩,清麗俊逸,又有一種含蓄的美。尤其是,他筆下的青山隐隐水迢迢,那種似是而非的朦胧美,帶給人一種美好安甯的愉悅感,别有韻味。當然,我的白話文翻譯,為了讓人更容易理解明白,就有點直白了,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原詩的含蓄美。總之,還是功力不足造成的。
由這首詩,可以看出,杜牧對揚州是情有獨鐘,難以忘懷,常常是牽腸挂肚,午夜夢回。這一點,絕非本人妄加猜測,随意杜撰。因為,杜牧創作的有關揚州的詩歌,不是僅此一首。諸如,《遣懷》——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赢得青樓薄幸名。《贈别二首》——娉娉袅袅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别,替人垂淚到天明。以上足以說明,揚州有他的美好回憶,有他的夢。
2020年11月14号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