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六年級課文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筆記

六年級課文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筆記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10 19:46:35

六年級課文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筆記?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的道路上更是處處充滿了挫折和挑戰置身困難和挫折的漩渦中,請不要混新,不要絕望,既來之,則安之,鼓起勇氣,以樂觀的心态勇敢地面對現實,安心做事,就如同流落荒島的魯濱遜一樣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奇迹,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六年級課文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筆記?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年級課文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筆記(第5課魯賓遜漂流記)1

六年級課文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筆記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的道路上更是處處充滿了挫折和挑戰。置身困難和挫折的漩渦中,請不要混新,不要絕望,既來之,則安之,鼓起勇氣,以樂觀的心态勇敢地面對現實,安心做事,就如同流落荒島的魯濱遜一樣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奇迹。

一、作者簡介及背景資料

【作者簡介】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現實主義小說之父”。代表作有《魯濱遜漂流記》《辛格爾頓船長》等。

【背景資料】《魯賓遜漂流記》是根據蘇格蘭水手亞曆山大·塞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曆創作的。據當時的英國雜志報道:1704年,塞爾柯克與船長發生争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的一座小島上,他在島上生活了4年多後被人救回。丹尼爾·笛福受這一事件的啟發,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

二、生字預習

【懼】jù(懼怕)(畏懼)(恐懼)字義:害怕。

【凄】qī(凄慘)(凄涼)(凄冷)字義:①冷落寂靜。②寒涼。③悲傷。

【寞】mò(寂寞)(落寞)字義:寂靜,清淨。

【宴】yàn(宴會)(宴請)(赴宴)字義:①聚會在一起吃酒飯。②用酒飯招待。③酒席。

【黴】méi(倒黴)(發黴)(曲黴)字義:①衣物、食品等受了潮熱長黴菌。②黴菌,真菌的一類,常計生或腐生在食物或衣物的表面,呈細絲狀。

【籍】jí(書籍)(古籍)(書籍)字義:①書、書冊。②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隸屬關系。

【聊】liáo(聊天)(無聊)(百無聊賴)字義:①聊天,閑談。②依賴。③姑且

【乏】fá(乏味)(缺乏)(人困馬乏)字義:①缺少。②疲倦。

【栅】zhà(栅欄)(籬笆栅)(鐵栅)字義:栅欄,用竹、木、鐵條等做成的阻攔物。

【控】kòng(控制)(指控)(控告)字義:①節制,駕馭。②告狀,告發罪惡。③倒懸瓶、罐等。

【貸】kuǎn(貸款)(借貸)(責無旁貸)字義:①借貸,借入或借出(會計工作上專指借出。)②推卸給别人。③寬恕,饒恕。

【剔】tī(剔除)(挑剔)(玲珑剔透)字義:①把不好的挑出來。②把肉從骨頭上刮下來。

【斃】bì(斃命)(擊斃)(坐以待斃)字義:①死。②用槍打死。

【襲】xí(襲擊)(抄襲)(一襲長袍)字義:①襲擊,趁敵人不備給以攻擊。②照樣做,照樣繼續下去。③量詞,用于成套的衣服。

【覆】fù(傾覆)(覆滅)(覆蓋)字義:①翻,倒過來。②遮蓋,蒙。

三、多音字彙總

【泊】①bó(停泊)(漂泊)

②pō(湖泊)(血泊)

【圈】①juàn(圈養)(豬圈)

②quān(圓圈)(圈套)③juān(圈起來)

四、詞語解釋

1、梗概:大略的内容。

2、畏懼:害怕。

3、流落:窮困潦倒,漂泊外地。

4、木筏:用長木材結成的筏子。

5、貸方:簿記賬戶的右方,記載資産的減少,負債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

6、畜養:飼養(動物)。

7、淡忘:印象逐漸淡漠以至于忘記。

8、日晷:古代一種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

9、鶴嘴鋤:也叫“鶴嘴鎬”,挖掘土石用的工具,搞頭兩頭尖,或一頭尖一頭平,中間裝着木把。因搞頭形狀像鶴嘴而得名。通稱洋鎬。

10、萦系:記挂;牽挂。

五、近義詞彙總

畏懼——害怕 凄涼——凄慘 安慰——寬慰

防禦——防備 簡陋——簡單 救援——救助

寂寞——孤獨 野蠻——蠻橫

六、反義詞彙總

畏懼——勇敢 凄涼——繁華 簡陋——豪華

野蠻——文明 淡忘——牢記 缺乏——充足

七、課文内容導讀

(一)梗概

1、第一部分“喜歡冒險”(第1自然段):介紹魯濱遜的基本狀況,點明了他喜歡航海和冒險,希望走遍天涯海角的志向。

【伏筆】“喜歡”說明航海和冒險是魯濱遜的愛好;“不畏懼”點出了魯濱遜的性格特點;“走遍天涯海角”點出了魯濱遜的志向。這些都為後文魯濱遜荒島曆險埋下了伏筆。

2、第二部分“荒島生存”(第2—8自然段):寫魯濱遜流落到荒島,憑借自己的勤勞與智慧生活的情形。

(1)第2自然段:寫在一次海難中,魯濱遜獨自流落荒島。這一段交代魯濱遜荒島曆險的原因——船嚴重受損,同伴們都死在海裡。

"無名的、沒人居住的荒島”“到處是亂石野草”點出了魯濱遜所處的環境很惡劣,預示着他将要面臨嚴酷的生存挑戰。

“他又累又餓,心裡想:流落到這種地方,怎樣活下去呢?”用疑問句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下文魯濱遜荒島求生的過程。

(2)第3自然段:寫魯濱遜幸運地在船上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感到一絲安慰。

“一絲安慰”指魯冰遜在身處孤島、瀕臨絕境之際,有三隻活着的動物陪着他,這讓他心中有了一些慰藉,增加了他生活下去的希望。

為了生存,魯濱遜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從中可以看出他不畏艱難,能夠冷靜思考,易考智慧解決困難

(3)第4自然段:寫魯濱遜選址搭建簡陋的帳篷,等待救援。

魯濱遜選擇的地點有兩個優勢:一是條件宜居;二是便于請求救援。從中可以看出魯濱遜考慮事情非常周密

(4)第5、6自然段:寫魯濱遜的事物越來越少,他不斷努力解決吃的問題。

此處兩個“竟”字說明這一切都出乎魯濱遜的意料,他沒有想到自己在荒島上竟然會有成群的山羊,能常常喝牛奶,吃羊肉,還能吃到自己種的糧食。這也從側面突出了魯濱遜的勤勞能幹和生存能力之強。

(5)第7、8自然段:寫魯賓遜在荒島上遇見野人,救下“星期五”,并和“星期五”一起生活和勞動。

“很多年過去了。”過渡句,用一句話略去了魯濱遜在荒島上生活的情景,對内容的選取詳略得當。“驚恐萬分”說明魯濱遜被腳印吓到了,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他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又一個潛在的危險——野人。“野蠻的宴會”指的是野人殺掉同伴并且吃掉同伴。

魯濱遜在恐懼之中開始考慮怎樣對付野人,說明魯濱遜沒有被危險吓倒,而是勇敢地面對現實,想辦法戰勝困難。

“淡忘”表明魯濱遜已經完全适應了荒島上的生活,也從側面突出了他在荒島上生活的時間之久。

3、第三部分“獲救回國”(第9、10自然段):寫魯濱遜和“星期五”救了船長,船長帶他們回到了英國。

(二)節選

1、第一部分“困難重重”(1—7自然段):寫魯濱遜在荒島上困難重重的生活情形。

(1)第1自然段:寫魯濱遜在荒島上開始了憂郁、寂寞的生活。作者用第一人稱來叙述,寫的都是“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充分展現了“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實感。

“令人憂傷”“沒有語言交流”說明魯濱遜獨自一人流落荒島,生活寂寞而痛苦。

魯濱遜借助日期和自然現象推測自己所處的位置,說明魯濱遜不但細心,而且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這也是他得以生存下來的重要原因。

(2)第2自然段:寫魯濱遜用刻痕的辦法來記錄日期。說明魯濱遜是個做事細心、充滿智慧的人。

(3)第3—5自然段:寫魯濱遜幾次回到船上搜集生活用品。

“不值什麼錢”“卻很有用”說明在孤島上,有利于生存的東西才是最實用的東西,也表明魯濱遜是一個目标明确、非常善于取舍的人。

“以備不時之需”說明魯濱遜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考慮事情非常周密。

兩個“不稀罕”和“隻”表明魯濱遜非常寂寞,他希望狗能和他聊天,但這顯然是辦不到的。

“雖然缺乏,但我很快就習慣了。”缺的東西很多,但魯濱遜很快就習慣了,表明了徐賓遜對環境的适應能力很強,體現了他樂觀的生活态度。

(4)第6自然段:寫魯濱遜在缺乏工具的情況下,幾乎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布置好住所。詳細叙述建造栅欄的過程,既寫出了建造過程的艱辛,也點明了工具的重要性。

“一年”說明時間之長,“小小”說明工程很小。“一年”和“小小”的對比,突出了沒有工具使得布置著作的工作進行的非常艱難。

(5)第7自然段:寫魯濱遜不介意工作麻煩,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态。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幹這活兒,又有的是時間,有什麼必要介意呢?”反問句加強語氣,凸顯出魯濱遜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的樂觀心态。

2、第二部分“積極樂觀”(第8—10自然段):寫魯濱遜對自己的處境所作的理性分析,體現了他正視現實、知足安命、積極樂觀的生活态度。

(1)第8自然段:寫魯濱遜用對比的方法分析自己的處境,知足安命。從魯濱遜的行動中體會他心态的變化,此時他已不再憂郁合夥寂寞,而是已經開始冷靜地面對現實,在逆境中尋找安慰和滿足。

(2)第9自然段:寫魯濱遜在逆境中自我安慰,總結經驗教訓。這一段點明了魯濱遜能孤身一人在島上生活的原因,也是魯濱遜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的體現。

(3)第10自然段:寫魯濱遜已經适應當前的處境,盡心安排自己的生活。

“着手調整”“安排得舒舒服服”可以看出,魯濱遜的心态已經發生了變化,他開始知足安命。

八、主題概括

《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一課内容由“梗概”和“節選”兩部分組成。“梗概”介紹了魯濱遜“流落荒島”“建房定居”“畜養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等情節。“節選”寫了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态和面對現實的思考。課文表現了魯濱遜不畏艱險、聰明能幹、頑強樂觀的精神品質。

九、課文習題

1、默讀梗概,想想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用小标題的方式列出來。(方法:梗概部分一共10個自然段,按照時間順序概述了《魯濱遜漂流記》的主要内容。通讀梗概,找出其中寫了哪些事,然後用簡介的語言進行歸納。)

【參考答案】流落荒島→建房定居→蓄養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

2、讀節選的片段,說一說: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他的心态發生了什麼變化?你覺得魯濱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可以從他所列的好處與壞處的對比中,體會他的性格特點。

【參考答案】

克服的困難:沒有住所,缺乏食物,沒有生活用品,處境危險,無人交流。

心态變化:由剛開始的“憂傷”到“值得寬慰”,再到“焉知非福”,最後到“盡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在這個過程中他由孤獨、寂寞、恐懼變得積極樂觀、知足安命。

魯濱遜是一個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幹、頑強樂觀的人。

「六年級語文」第一單元《語文園地》學習筆記及單元知識點彙總

「六年級語文」第4課《藏戲》學習筆記,來自雪域高原的藝術珍寶

「六年級語文」第3課《古詩三首》筆記,品味古詩中的民俗文化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