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一句話叫做勿以善小而不為

有一句話叫做勿以善小而不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20:11:16

有一句話叫做勿以善小而不為?今天無意中看到,手撕吳先生的都小姐因說謊、拿疫情抖機靈,還處處以受害者的口吻自居,顯示自己的單純無辜,從衆人歡呼贊賞,變為被罵到關閉微博評論,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有一句話叫做勿以善小而不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一句話叫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善小而不為)1

有一句話叫做勿以善小而不為

今天無意中看到,手撕吳先生的都小姐因說謊、拿疫情抖機靈,還處處以受害者的口吻自居,顯示自己的單純無辜,從衆人歡呼贊賞,變為被罵到關閉微博評論。

在這個能一夜爆紅的時代,有許多人曾被捧得高高在上,但因為沒有底線,将自己徹底毀掉。

底線是什麼?有為、有不為。

什麼是有為?什麼是有不為?季羨林老先生是這樣說的:

“為”,就是“做”。應該做的事,必須去做,這就是“有為”。不應該做的事必不能做,這就是“有不為”。

在這裡,關鍵是“應該”二字。什麼叫“應該”呢?這有點像仁義的“義”字。韓愈給“義”字下的定義是“行而宜之之謂義”。“義”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應該”,但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要想從哲學上,從倫理學上,說清楚這個問題,恐怕要寫上一篇長篇論文,甚至一部大書。我沒有這個能力,也認為根本無此必要。我覺得,隻要訴諸一般人都能夠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惡了,就能知道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了。

中國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可見善惡是有大小之别的,應該不應該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個水平上。什麼叫大,什麼叫小呢?這裡也用不着繁瑣的論證,隻須動一動腦筋,睜開眼睛看一看社會,也就夠了。

小惡、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時可見,比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和病人讓座,能讓,算是小善;不能讓,也隻能算是小惡,夠不上大逆不道。然而,從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車就立即裝出閉目養神的樣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見大看出了社會道德的水平嗎?至于大善大惡,目前社會中也可以看到,但在曆史上卻看得更清楚。

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為元軍所虜,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敵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還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後被列入《貳臣傳》,“身後是非誰管得”,管那麼多幹嗎呀。

然而他卻高賦《正氣歌》,從容就義,留下英名萬古傳,至今還在激勵着我們的愛國熱情。

通過上面舉的一個小惡的例子和一個大善的例子,我們大概對大小善和大小惡能夠得到一個籠統的概念了。凡是對國家有利,對人民有利,對人類發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惡。凡是對處理人際關系有利,對保持社會安定團結有利的事情可以稱之為小善,反之就是小惡。大小之間有時難以區别,這隻不過是一個大體的輪廓而已。

大小善和大小惡有時候是有聯系的。但是,一旦得逞,嘗到甜頭,又沒被人發現,于是膽子越來越大,終究一發而不可收拾,最後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個别的識時務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謂浪子回頭者,然而難矣哉!

摘抄自季羨林老先生的《有為有不為》

佛法講:人在這一生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熏習成的那個種子會跟随你到下一次生命,那種子是什麼,就是你的習性,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是此刻内心展現的那種狀态。

而禍患常常是由一點一滴極小的不良細節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種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陷于困窮

千裡之堤,毀于蟻穴,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