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表的含義和來曆?北京天安門前的華表,是從上古時代的謗木演化而來的謗木,亦稱诽謗木據《後漢書•楊震傳》:“堯舜之時,谏鼓謗木,立之于朝,所以達聰明(即聽得清楚、看得明白的意思),開不諱,博采負薪,盡極下情也”意思是說,唐堯時設置一種谏鼓,百姓如果看到堯帝有過失,就可擊鼓進谏,使堯帝能聽取百姓的直言規勸,糾正過失虞舜時在交通要道豎立木牌(謗木),讓百姓在上面刻寫谏言指陳舜的過失,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華表的含義和來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北京天安門前的華表,是從上古時代的謗木演化而來的。謗木,亦稱诽謗木。據《後漢書•楊震傳》:“堯舜之時,谏鼓謗木,立之于朝,所以達聰明(即聽得清楚、看得明白的意思),開不諱,博采負薪,盡極下情也。”意思是說,唐堯時設置一種谏鼓,百姓如果看到堯帝有過失,就可擊鼓進谏,使堯帝能聽取百姓的直言規勸,糾正過失。虞舜時在交通要道豎立木牌(謗木),讓百姓在上面刻寫谏言指陳舜的過失。
華表亦稱“桓表”,它主要是由謗木演化而來的,但同時亦有裝飾和作為路标的功用。據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程雅問曰:‘堯設诽謗之木,何也?’答:‘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王者納谏也,亦以表識衢路也’。”由此可見古代華表為木制,也較簡單。北京是我國古都,封建帝王在天安門前樹立雕刻精美的漢白玉華表(明代朱棣年間立),主要是為了裝飾,象征着皇權的威嚴,當然也含有向古之賢君學習,聽取民意的意思。
天安門内外的兩對華表上,都雕有一瑞獸“犼”(相傳龍之九子之一)。天安門裡華表上的犼朝北,叫“望君出”,意思是皇帝應該經常外出巡視,體察民情。天安門外華表上的犼朝南,叫“望君歸”,是希望皇帝不要經常在外遊樂,以免延誤國事的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