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可)憨态可掬的小浣熊來長沙啦!12月23日上午,24隻于月初從青島引進的小浣熊在長沙生态動物園小熊貓館與長沙市民首次見面。剛從内室出來,24隻小浣熊就盯上了盤子裡的水果和食物,不一會兒便熟悉了場地開始爬樹打鬧。長沙即将降溫,為了讓動物園裡的新老朋友安然過冬,長沙生态動物園也采取了系列舉措。
有“潔癖”的小浣熊,冬季也在室外跑
提起“小浣熊”,不少人第一反應是小浣熊牌幹脆面。然而,真正的小浣熊和幹脆面包裝上的小浣熊形象差别很大:小浣熊的體長約為40-70厘米,體重為3.5-9千克,也有着大大的黑眼圈,尾巴上的毛色黑白相間。走起路來,圓圓的身子在地上一左一右的搖晃,十分可愛。
小浣熊不同于其他動物的一個最大特征,便是愛幹淨。吃食物前要去水池裡洗手洗臉,吃完之後也要洗手洗臉,有時候還要先洗一洗食物再吃驚肚子裡。小浣熊的“手”有五根手指,可以用來靈活地抓取食物、剝開堅果,一些聰明的小浣熊還會開門、開窗。
由于小浣熊居住在森林、山區、沿海濕地和城市地區,源自北美洲,在歐洲、日本等地也有分布。因此,小浣熊并不屬于“怕冷一族”,即使雪天也可以自在地在室外活動。但是長沙生态動物園也為小浣熊的内室裝上了地暖設備,全天候供暖,一旦覺得冷,小浣熊就可以從室外回到内室,舒舒服服地休息。
冬季來逛動物園,這些動物可能要去“屋内”找
新來的24隻小浣熊即将度過在長沙的首個冬天,長沙生态動物園也貼心地為園内其他老朋友準備了“過冬秘籍”。
河馬泡上了恒溫“泳池”,袋鼠館、靈長館、猩猩館、犀牛館、長頸鹿館的内室24小時暖氣供應,因此冬季去動物園想看這些動物,需要去内展廳與它們相遇。而在爬行館内,為了讓蜥蜴、蛇、龜類動物舒服過冬,暖氣、地暖、模拟陽光的照明設備通通24小時不間斷“工作”。
一進入爬行館,直面入口的最大一間房便是黃金蟒的“大平層”。黃金蟒的居室内安裝了地暖,還有兩個暖氣片。更貼心的是,屋内左右兩側暖地分布密度不同,因此同一間室内也有冷、暖兩個區域,以便黃金蟒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自行選擇躺在哪裡。除此之外,黃金蟒内室的地面還放着兩床棉被,不過這棉被可不是用來墊着睡的,而是用來“蓋”的,如果黃金蟒覺得暖氣 地暖依舊不夠暖和,它可以鑽進棉被下面,“蓋”着棉被睡覺。
長沙生态動物園動管科主管李春輝介紹,一到冬季,待在野外的蛇因為機體功能減退,加上冬季野外食物少,便會進入冬眠狀态維持生存。而由于爬行館内室的溫度控制在25攝氏度至30攝氏度,因此蛇也不需要進入冬眠狀态。“每個月我們還會給黃金蟒喂4-5隻活雞,它的冬天過得很滋潤。”李春輝說,爬行館内還配備了UVA、UVB燈,可以模拟太陽光,給館内動物帶來必要的“陽光”照射。
不過,并非所有動物一到冬天都會待在屋裡不出門。就比如怕熱不怕冷的大熊貓,夏季去看大熊貓它可能舒舒服服待在屋裡吹冷空調,冬季大熊貓則會常活躍于室外,有“最不怕冷的猴子”稱号的金絲猴也是如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