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21:16:11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1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7月19日訊(記者 張藍雲 張玲 蘇曉敏)在燃情歲月裡,舞台于深圳市文聯副主席、舞協會長林樹森而言,是奮鬥的起點,小小一片天地承載着十年如一日的排演;在《追夢》語境裡,舞台是整座城市的縮影。俯瞰自己的藝術生涯,林樹森認為舞台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他的精神世界,他希望内心像舞台一樣包羅萬象,他說如果能留給後輩一些經驗,一切就都值得。

兩個靈魂

“我有兩個靈魂,一個是純藝術的、一個是企業概念的,每次用它們一起思考和創造都是一次身與心的洗禮。”

兩個靈魂的背後,是林樹森的兩種身份——深圳市文聯副主席、舞協會長;林樹森三創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

舞蹈編導專業出身,畢業後回到家鄉舞團成為骨幹,不到30歲便取得副高職稱。1991年,深圳華僑城民俗文化村籌建,林樹森機緣巧合借調來深,開啟了集“編、管、演”于一身的特區舞台人生。

林樹森說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契機與巧合,他将認真思考研究的每個項目看作是一場身與心的洗禮,将自己成功的原因歸結于“兩個靈魂”的思考方式。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2

年輕時的林樹森。(受訪者供圖)

初識深圳,菠蘿啤酒味的奮鬥

林樹森的職業生涯,從舞蹈演員開始。幾年間,他秉着“藝多不壓身”的宗旨,學會了編舞、樂器演奏、作詞、舞台導演、團隊管理等多項技能。1991年,深圳華僑城民俗文化村項目啟動,負責人看中了他一身的本事,邀請他來參與表演團隊籌建。

就這樣,對深圳一無所知的林樹森懵懵懂懂地來了,一紮根就是30年。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3

舞蹈演員時期的林樹森和朋友們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響應深圳的快節奏,林樹森的行程馬不停蹄,抵達深圳的第二天就開始排練。

“我們要排什麼節目?”

來到現場的第一天,林樹森傻了眼——整個現場還是工地,沒有空調、沒有飯堂、也沒有休息的地方。中午休息,演員們就在排練廳的地闆上鋪一個紙皮,一個風扇在旁邊吹。

宿舍多人一間、辦公室是鐵皮房……總的來說,艱苦一片。圖啥?

“這個問題如果現在問,我當然知道。但當時,對大的區域和項目、以及從國家戰略角度的理解并不那麼深。就想着,我們還年輕,要幹一點曾經沒有體驗過的事。”林樹森說。年輕人“不太安分”的心和湧動着的青春的感覺告訴林樹森:不管如何艱苦,我也要嘗試。

林樹森腦海裡深深印着的,除了曆曆在目的排練過往,還有菠蘿啤酒的味道。

烈日下,拖着疲憊的身軀走出排練廳的他總愛在小賣店買一瓶菠蘿啤酒,在又累又熱又渴的時候喝下一口,簡直是最沁人心脾的享受。

“後來我再也找不到這款飲料,但卻永遠忘不了那種味道”——在林樹森心裡,那是他奮鬥的味道。

長長的日子裡,林樹森和兄弟們腰上圍着毛巾,随時摘下來都能擰出汗水。大家勞累卻充滿希望和幹勁。

這些畫面在後來不斷勉勵着他——不怕苦,還不怕流汗,這些都可以做到,未來還有什麼怕的呢?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4

林樹森和深圳華僑城項目籌備組同事合影。(受訪者供圖)

追夢

2018年,深圳舉辦了《追夢——改革開放再出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綜藝晚會。

“林樹森全國各地導演了那麼多演出,現在深圳需要你,你義不容辭。”籌備會上,有關領導的一句話開啟了林樹森和這場演出之間的緣分。

接到任務時,還收到一句期望:改革開放40年,深圳作為特區應該有自己的表達。

林樹森與團隊用了7天時間梳理梗概、選名定題,最終從《路》《在路上》《風從海上來》等名字中确定主題為《追夢》。

“我至今認為這個主題是非常貼切深圳的,這座城市和其中的每個人都在做追夢這一件事,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晚會定調為:國家立場,深圳表達;主題晚會,藝術化呈現;城市景觀,融入舞美。分為三個章節講述深圳的來路、今天和明天。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5

林樹森執導《追夢》工作照。(受訪者供圖)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6

林樹森團隊與《追夢》背景舞台。(受訪者供圖)

活動定于9月20日舉辦,卻在9月15日遭遇超強台風山竹,兩星期搭好的舞台在兩天内拆掉一天内重建。其中的曲折和壓力,林樹森作為總導演再清楚不過。

“可以推遲延期嗎?”

“不可以,央視、深圳衛視、演出嘉賓所有環節的檔期都已預留,活動預告已宣發。這一仗,隻能打,隻能勝。”

想辦法、穩軍心、盯住每一個細節……最後,全場晚會零差錯順利進行,林樹森長舒一口氣。

夜色中,地面正鋼琴演奏,上空無人機齊舞,市民中心背後的樓體燈光閃爍,形成一片天幕與現場交相輝映。“我要讓整座城市都成為舞台的一部分”林樹森說。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7

《追夢——改革開放再出發》在央視播出畫面。(受訪者供圖)

“從鏡頭裡看,真的假的,假的真的,高的低的虛的實的,全部融成一片。好像這是深圳,還是不是深圳?”林樹森一瞬間有些恍惚。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8

《追夢——改革開放再出發》演出現場。(受訪者供圖)

這就是深圳。觀衆的留言給出了答案。

直播頁面的評論區,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們講述着自己的故事和感動,有人熱淚盈眶、有人将汗水彙聚成自豪。于林樹森而言,整場舞台最超出預期的部分就是觀衆的反饋——在一座城市的重要節點,将每個角落的市民連接起來。這是林樹森心中,舞台藝術的意義。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9

市民在評論區對演出的感受。(受訪者供圖)

林樹森笑稱:“這是一碗立體呈現的雞湯。”

心裡裝着觀衆,眼睛前放鏡頭

“不管你用哪個靈魂、身處哪個角色,殊途同歸的一點:心裡要裝着觀衆。你不想着觀衆,觀衆就不理你。”

林樹森在許多交流研讨活動中講過一個理論:做舞台、做項目要思考五個問題:為什麼做、做給誰看、怎麼做、誰來做、和如何做?思考清楚這五個問題,項目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所以他總是一個人操完所有人的心,擔任華僑城演藝集團總裁時,把整個華僑城運行的、籌建的所有項目都研究明白;包括深圳市、城區的老故事新規劃,有時候甚至把方案都完整寫出來。

想明白所有人要的是什麼,對于項目策劃者是一種安全感,但同時也是對其文化修養積澱的考驗,這是如今一些低頭專注技術的藝術從業者所缺乏的。

林樹森的書架上包羅萬象,中國曆史的、現代城市的、年輕人cosplay和動漫的……被問及怎麼做到邊工作邊吸收知識、涵蓋的範圍如此廣泛,林樹森頓了頓,笑着說:“個人愛好吧。”

“眼睛前放鏡頭”,是在與張藝謀導演合作後林樹森的心得。

2016年,林樹森與張藝謀合作執導杭州G20峰會,現場已經排好的走位、舞美,張藝謀導演總要進行微調。甚至精細到柳枝上的節日燈,張藝謀導演說燈光太亮,拍出來不好看,于是讓工人連夜用黑色膠布把每一盞燈都纏起遮住一部分。

在很多工作量的反複後林樹森明白,如今這個時代,眼睛重要、鏡頭也很重要——它可以讓藝術作品更廣泛地傳播開來。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10

林樹森與張藝謀在杭州G20峰會後台合影。(受訪者供圖)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11

林樹森執導杭州G20峰會後台工作照。(受訪者供圖)

在那之後,林樹森開始時刻注意每個項目在新媒體作品形式的表達,疫情防控期間舉辦了線上《影像舞蹈無止境》展演,吸引來粵港澳大灣區舞團參展交流。

在深圳,讓世界講中國故事

林樹森的規劃裡,聯動範圍不僅在大灣區、全國,更要面向世界。

不隻是向世界講中國故事,而是讓世界講中國故事。

“深圳的舞台創意,不能走全國走過的、正在走的、常态的概念。‘創新’,應該是血液裡的DNA。”未來,林樹森準備籌劃一個互聯網平台,以《中國曆史故事》為主題,吸引世界各國舞團前來參賽。

“要編成一支關于中國曆史的舞,首先他們要讀、要研究明白這段故事。當不同膚色、不同舞種的舞者們來诠釋我們的曆史,試想一下這是什麼場景。我覺得是會比我們單方面輸出更有溫度、更柔軟的。”林樹森說,“因為這一切都是以藝術為載體和背景”。

讓世界各國的舞團主動來到深圳,在我們搭建的平台, 以各自的理解和方式,講述我們這最時尚、最古老的中國故事。

林樹森說,這其中困難重重,但他已在腦海裡籌備很多年。

春天的味道

林樹森說,我們要找出深圳這座城市最打動人的靈魂。是煙火,是味道,是詩,還是歌?當我們探讨深圳的故事,乍一想,這裡有什麼故事呢?可你再使勁想一想,這裡有春天的故事,它是從創作者心裡邊兒長出來的。

深圳的文化工作者應該永遠記住、不斷尋找這個感覺——就是剛才我說那個菠蘿啤酒那個味道。一上午通身大汗後,太陽下喝下一大口飲料。那就是春天的味道,春天的故事。

如今我們環顧周遭,樓高了,路寬了,燈亮了,樹綠了。全中國的城市都這樣,我們深圳的故事該怎麼講?

講小漁村的故事,要找出像春天的故事,把菠蘿啤酒那個味道變成春天的味道。

林樹森說,這是他、他們的職責。

深圳公園文化季先鋒音樂會現場(深圳文藝家林樹森)12

林樹森。(受訪者供圖)來源:深圳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