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鹽飲食對血管的的危害?今年57歲的老王,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山東飲食,講究的是“鮮香味美”,“濃油赤醬”,因此,打小時候起,老王的飲食就一直比較重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高鹽飲食對血管的的危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今年57歲的老王,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山東飲食,講究的是“鮮香味美”,“濃油赤醬”,因此,打小時候起,老王的飲食就一直比較重口。
直到前兩年,老王被查出高血壓,家裡人都勸他少吃點鹽,但老王總覺得鹽少的食物沒味道,經常偷偷去飯店和燒烤攤“加餐”。
在一次吃燒烤的過程中,老王突然感覺胸口有點疼,腦門上直冒冷汗,朋友七手八腳地把他送到醫院,系血壓過高引起的急性心絞痛,幸好就醫及時脫離了危險。
吃鹽太多,遭殃的是血管!平時吃飯要管住嘴
自古以來,鹽就是人們的主要飲食調味料。适量吃鹽能夠補充微量元素,極大地豐富菜品口感。但俗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食鹽攝入太多,受傷最大的其實就是我們的血管。
中國營養學會曾經在今年上半年發布過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其中數據明确指出,我國因鈉元素攝入超标所導緻的死亡案例,占據心血管病首位,接近20%。
不僅如此,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Circulation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50萬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受試者數據統計後發現,長期過量的食鹽攝入,尿液中血清尿酸和尿蛋白的含量水平會更高。
而這2種物質,和血管内皮的健康狀況相關,血管内皮損傷,一方面會增加血管炎等疾病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增加血栓,斑塊等心血管異常症狀出現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為了血管健康着想,更為了降低心血管病以及高血壓等危險症狀的風險,平時食鹽還是少吃一些比較好。每天食用多少,也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決定。
食鹽是飲食基礎,每天吃多少才相對健康?
我國營養學曾經就鈉元素的攝入量做過極限統計:
發現對于正常成年人來說,鈉元素攝入在1000到2500mg以内,屬于安全健康的範圍。換算下來也就是大約2到6g的鹽。
所以,對于成年人來說,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g以下即可;
而對于孕婦和兒童來說,身體代謝系統相對薄弱,食鹽的攝入量可以盡量減少。尤其是孕婦,鈉元素攝入過多,很容易誘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通常情況下保持在4g左右即可;
老人的食鹽攝入同樣需要少一些,因為年齡增長,血管衰老,高血壓,高血脂等風險也會提高,食鹽攝入同樣要控制在4g以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食鹽的攝入并非隻有表面上那麼簡單,同時也要注意“隐形鹽”的存在。
所謂的“隐形鹽”,指的是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含鹽量很高的食物。鹽分攝入并不局限于日常烹饪,額外的“隐形鹽”也需要計算在内。具體根據自己的飲食種類進行調整。
不過話說回來,部分食物中“隐形鹽”的含量太高,可能一不小心鹽分攝入就超标了,對健康造成影響,這類食物同樣建議少吃為好。
3種食物是“隐形鹽”大戶,為了血管健康要少吃
①肉脯類零食
比如豬肉脯,牛肉脯等等。肉類零食在制作過程中,保質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商家在制作時,會采取可能的手段來延長肉脯類零食的保質期。除了脫水,添加添加劑以外。也會在其中加入大量的鹽。因此,為了血管健康,這類食物也盡量少吃比較好。
②自熱火鍋
和肉脯類類似,自熱火鍋對食材的保質時間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食材大多含鹽量比較多。
不僅如此,火鍋在煮制的過程中,鹽分會從食材裡慢慢析出,含鹽量也會随着時間而變高。所以,自熱火鍋在少吃的同時,也要盡量快速吃飯,最好不要喝湯,才是比較健康的選擇。
③腌漬類食物
例如罐頭,鹹菜等。這些食物在腌漬過程中,為了殺菌和發酵,鹽分含量同樣也是比較高的。
不僅如此,腌漬類食物中的亞硝酸鹽的含量水平也比較高,長期食用不僅會損傷血管,可能還會增加癌症風險。并非是不能吃,平時盡量少吃才是健康的選擇。
總而言之,食鹽雖然是最最基礎的調味料。但任何東西,過量即有毒,食鹽也不例外。均衡控制各種食物攝入,維持多種營養的平衡,才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選擇和做法。
參考資料:
[1]良言. 警惕“隐形鹽”損健康[J]. 中國食品, 2019.
[2]秦俊法. 食鹽與心血管結局[J].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2014, 21(6):16.
[3]尚懿純. 高血壓病與食鹽攝入過量相關性的中西醫進展及部分臨床觀察[D].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