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天:“公冶長篇第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譯】
子貢問孔子:“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谥号呢?”
孔子說:“他勤勉好學,不以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用‘文’做他的谥号。”
孔子說:“在有十戶人家的小城中,一定會有像我一樣忠誠而有信義的人,隻是不會像我這樣好學罷了。”
【理解】
孔文子:衛國的大夫;
通常,天資聰敏的人都不會太勤學苦練,因為聰明,所以往往更會取巧,自然也就不會下苦功夫去學,更難以在某個領域上持之以恒。如果天資聰敏,然後又好學,這就是敏而好學,這種人想不成大事都困難。
同樣,隻有那種身懷質樸、尊重事實、有求知欲望的高位之人才會下問,在其看來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他追求的都是真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