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在西和、禮縣一帶未出嫁的姑娘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動,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聰慧、靈巧,婚姻美滿,生活幸福。這就是在西和流傳1800多年,被稱為中國古代乞巧風俗活化石的“乞巧節”。那麼乞巧民俗文化起源于哪個朝代?她的根又在哪裡呢?
“乞巧”與中華民族"七夕"文化同源同
乞巧,是一個流傳甚廣,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漢文化中織女、牽牛、河漢三種天象。最早見于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也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是古文獻中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乞巧”是向神靈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則指心靈手巧或有巧思妙想,實際上是對美好未來、美滿婚姻、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載着中國女性的期望和夢想。
乞巧節”又稱“巧娘娘節”,獨由女性歡度祈福的節日。當地乞巧中的"巧娘娘"據載是王母娘娘的第七個女兒,即織女,又名七仙女。善織"雲錦天衣"。《史記·秦本記》:"帝颛顼之苗裔孫女修,玄隕卵,生大業",大業為秦人之祖。織女的傳說同周人始祖中發明了牛耕的叔均傳說結合在一起,形成中國古代農村社會男耕女織經濟結構反映的牛郎織女的傳說。
“乞巧”風俗是秦人古老遺風的完整傳承
西和是秦人的發祥地之一,發源于西秦嶺北支的西漢水,其上遊及其支流漾水河一帶為織女原型女修的誕生地。秦人後代為祭祖加以美化,後來随着秦人的強大和東擴,将祭祖風俗逐漸蔓延開來,演繹成漢代的"乞巧節"。據文獻記載,乞巧活動形成于漢代,經唐宋發展,明清時代達到全盛。據西北師大教授趙逵夫考證,因為織女的原形是秦人的祖先,這在史記的秦本紀中記載得很清楚,傳說當中一個最女修織布的時候玄鳥生了個蛋,女修把這個蛋偷了以後生了一個大雁,這是秦人新一代的祖先,因為秦人最早生活在銀河,就把它命名為漢,這個漢就是秦人命名的,然後把天漢邊上最亮的一顆星命名為織女星,這是有很深的文化根源的。大業為秦人之祖,傳說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織而聞名。随着西和禮縣交界處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包括最近法國歸還32件中國文物為出自禮縣大堡子山一帶秦代早期珍貴文物,更進一步說明秦人發祥于西和、禮縣一帶,乞巧民俗文化秦人古老遺風的完整傳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