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語,“說曹操,曹操到。”意思是說,我們正要去找誰,結果這個人不請自來了。引申的意思隻指,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說話者的前面,給人以驚喜,或者說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幫上忙的人總能及時提供幫助。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大家知道嗎?
“說曹操,曹操到”這一俗語源自小說《三國演義》。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進京掌控朝廷,漢獻帝成為了傀儡皇帝。董卓殘暴不仁,為禍天下,結果呂布聯合王允鏟除了董卓。
漢獻帝本以為大患得以鏟除,奈何董卓舊部李催、郭汜反攻長安。漢獻帝走投無路,在大臣們的建議下,請求曹操給予幫助。曹操聽聞漢獻帝危急,立即命令夏侯惇率領許褚、典韋火速救援,漢獻帝非常感動,大呼:曹将軍真乃社稷之臣也!
由于曹操行動非常迅速,保漢獻帝性命無恙,故後來就有了“說曹操,曹操到”的俗語。這句話的後半句是,“當面錯過,豈不可笑!”後半句還是與曹操有關,為何沒人提及呢?
這一典故出自《三國演義》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穗大戰呂布”。曹操攻打呂布,呂布的謀士陳宮想到了一招,以詐降的方式,曹操果然中計。曹操被誘入城中後,呂布打了一個漂亮伏擊,率領的士卒死傷慘重。混戰中,呂布看到了曹操,可他與曹操從未謀面,于是用戟指着曹操大喊,“曹操何在?”
曹操哪敢承認,隻見他慌忙用手指着前方回答道,“騎黃馬者是。”就這樣,呂布錯過了曹操,于是後來就有了“當面錯過,豈不可笑”的說法。清朝人毛宗崗在注釋《三國演義》時使用了這樣的話語,“見了曹操,反問曹操,舍卻曹操,别趕曹操。諺雲: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枭雄,這樣一個人,他眼裡怎麼能容下一粒沙子,尤其是他統一北方之後,個人威望來到了頂峰,他能忍受“當面錯過,豈不好笑”的嘲諷嗎?另外,專家們表示,沒有人願意像呂布一樣,在天賜良機面前,将機會完美錯過了。因此,後世很少有人會說,“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