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數學教學融入數學文化

數學教學融入數學文化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02 19:46:03

數學教學融入數學文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融合)1

本文為“第二屆數學文化征文比賽”參賽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點擊圖片查看第二屆數學文化征文比賽通知。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融合

——以《圓的認識》為例

作者:宋嬌

作品編号:021

投稿時間:2020.7.28

新課改以來,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越來越得到關注,新課标所強調的三維目标更加說明了,數學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方法的教授,更要重視情感價值觀的培養,重視文化價值與文化觀念的傳承。

一、數學文化是什麼?

數學文化是人類發現創造數學過程中所積累的學知識形态包括:數學概念、原理、定理、公式、方法、問題等顯性的數學知識;數學精神形态包括:數學知識背後客觀宇宙規律、精美數學結構和廣泛應用價值,以及數學家發現創造數學過程中蘊含的數學觀念、價值追求、審美直覺、思維方式、數學思想、科學精神等隐性的數學精神。數學文化是顯性的數學知識與隐性的數學精神的内在統一。

二、數學文化有什麼用?

張奠宙先生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屬于這個文化的數學。《數學課程标準(2011年版)》指出:“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文化是教材的組成部分。“數學在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與2001版的課标相比,更強調了“數學與人文”的融合。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不僅能不斷地改變着人類的思維,其精妙絕倫的數學思想方法、勇于探索的數學精神、求真務實的數學品格,對于全面和諧發展的一個人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數學文化的課程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因此,我們不僅要理解、承認和弘揚數學的工具性價值,更應該重視它的文化價值,特别重要的是——借助日常的數學教學實踐,使其外化為一種直接的、現實的數學影響,全方位全角度提升數學思維,更好的認識、理解和學習數學,真正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為獲得知識、形成方法、感悟文化、提升價值的生命曆程。

三、數學文化怎樣走進課堂?

怎樣把數學文化帶進課堂,怎麼做到顯性的和隐形的文化同時滲透,又不讓文化的滲透過于明顯,筆者對于《圓的認識》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學實踐中有了許多新的審視和想法,現将教學設計如下:

(一)動态呈現,引導想象

1、用幾何畫闆呈現正三角形,在正三角形的每邊中點打斷,然後,按照順次連接,出現正六邊形,然後正六邊形的每邊中點打斷,按照順次連接,會出現什麼圖形呢?引導學生充分想象,再用幾何畫闆動态出示圖形(正三角形——正六邊形——正十二邊形——正二十四邊形——正四十八)

2、從正六邊形到正十二邊形時,邊和角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同樣處理正二十四邊形,引導學生感知邊在逐漸變短,角也在逐漸變得越來越“光滑”。

3、如果繼續這樣變化下去,結果會變成怎樣?

感知圓的形成過程,感知圓是一條曲線。

(二)初步感知,體會本質

1、讓學生想一想如果要畫圓,該用什麼作圖呢?可是古時候人們沒有這樣的工具,隻有直尺,也同樣能畫出圓形,微視頻展現古人畫圓形的兩種不同形式。

2、兩種不同的作圖形式,都能畫出圓形,前者“畫點”,後者“畫線”,應該畫怎樣的點,畫怎樣的線?畫幾個點?引發學生的猜測和質疑。初步感知圓上的中心點與線上無數個點的距離相等。

【設計意圖】:以古人怎樣畫圓為切入點引發學生思考,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對比分析,初步感知,體會到圓的基本屬性,具體的操作更加具有直觀性,不僅讓學生更加印象深刻,同時學生對古人智慧深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殊不知,這一點有可能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鋪墊作用。

(三)對比感受,文化融合

1、早在2400多年前,墨子曾說“圓,一中同長也。”請問你對這句話怎樣理解?一中是什麼?同長是什麼?引發學生将數學知識與古典文化緊密融合,形成數學的全景化。

2、幾何畫闆出示:正三角形,正六邊形,并連接中心和角的頂點,圓的同長與其他圖形的同長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通過對比感知,繼續引發學生對于圓的特征的深刻思索。

3、引導學生認識圓規,并用圓規嘗試作圓,感知用圓規畫圓和用直尺畫圓、繩線畫圓有哪些相同之處?并引導學生總結:圓的中心點在哪裡?無數個點藏在哪裡?距離相等又在哪裡?

【設計意圖】:以墨子關于圓的文化論述作為本環節的開篇,激發學生更加想要探究圓的性質的欲望,同時激發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敬佩之心,并要努力傳承下去。這一環節通過論述、對比辨析、畫圓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深刻的認識數學——圓的内涵本質,同時也體會到一定的文化價值。

(四)基于特征,感知圓文化

1、出示生活中圓的圖片進行賞析。

2、圓應用:引發疑問:車輪為什麼是圓的?

3、圓文化:中國人的餐桌大多為什麼都做成圓形的?

4、圓精神:出示聯合國圓桌會議圖片,并進行文化普及與欣賞:圓桌會議并沒有主席位置,沒有随從位置,體現了人人平等的精神和思想。

【設計意圖】:有人說,音樂能激發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學可以改變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予以上的一切。在這裡,通過一系列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讓學生深刻的感知數學,體會數學的魅力,感受數學生活化的意義和價值,更是有效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價值觀,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越了解數學,就越愛數學。

(五)回顧與展望

你覺得圓的研究結束了嗎?還需要研究什麼?

【設計意圖】:這是一堂課堂知識與外延文化結合緊密的課,也是一節内容很豐滿的拓展課,既然已經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妨聽聽大家還想繼續研究有關的哪些知識,也許,孩子到課外還會繼續去查找、閱讀和探索。

四、數學文化怎樣存在于課堂?

1、把握顯性文化的量。數學課的教學設計,應該是在充分了解教學三位目标的基礎上進行的設計,知識、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價值觀都應該有所涉及,不能僅是為了好看的“文化”而“文化”,呈現太多的音頻、視頻、動畫、圖片,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而給學生留下的思考和探究的時間極少。數學文化既包括顯性的,也包括隐性的,不要把顯性的數學文化“顯”得太明顯。無論如何變幻數學課的形式,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注重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效果。

2、注意隐形文化的滲透。除了顯性的文化,還是重要的一點就是包括思想、方法、價值觀等等隐形的文化,這些文化往往較容易被教師忽視,隻注重了外表課的好看,新穎,可是一節課對于學生高尚品格的塑造少之又少。作為教師,我們要帶着對數學的一份“宗教式”的情懷,尊重并保護每一位學生獨特的想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嘗試着犯錯,不要過早地告訴學生答案。帶着對數學文化這樣的認識,利用數學文化教學促進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形成,不忘初心,回歸育人為本的本體功能,塑造高品質的課堂,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讓數學教學也能充滿人文的味道。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高度抽象讓數學變得很薄很薄,數學文化又讓數學課堂重新豐盈厚實了起來,當數學思想與數學文化融合在一起,我們的數學課就會變得神奇,美妙,迷人,有趣,有用,有力。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更應該重新審視教材,深刻分析教材背後所要呈現的數學文化,進而以“數學史料、故事為載體,以探究活動為手段,以數學美為工具,以數學應用為抓手,以系統聯系為思路”來滲透數學文化,把數學文化滲透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并使之成為一種常态,學生便能從小接受數學文化的熏陶,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教學融入數學文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融合)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