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的公司和業務越來越多,發現情況都不一樣,每次都要把背景了解清楚,才能讨論解決方案。
這是問題中「變」的一面。
我會通過互聯網思維或者運營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這也是老闆們找到我的原因。
這是問題中「不變」的一面。
所以,每次交流都是變與不變交鋒。
我在想,既然我是不變的一方,那麼我有什麼解決問題的範式嗎,會有什麼成型的思維模型可以套用嗎?
于是,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四個思維模型。
使用場景就是在你遇到業務增長問題,但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找不到切入點的時候,可以試試這四個模型。
1、流量轉化
流量是商業運轉的基礎。在線上,流量就是訪問和下單的用戶;在線下,就是顧客。
從頭到尾的梳理一下自己業務的流量轉化路徑,看看在哪一步出了問題,比如轉化率很差,就可以做優化。
對了,運營思維的特點之一就在這裡,要看流量轉化率,以前的非互聯網行業會比較少的用這個視角看問題。
怎麼看呢?
流量轉化分為兩類:内部流量轉化和從外到内的轉化。
1)内部流量轉化
就是流量在業務或産品内部,是怎樣流轉的,轉化率怎麼樣,在流轉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
在電商App内,主線流程是:逛→商品詳情頁→選sku→購物車→填地址→付款。可以梳理在這一個鍊條裡,流量的轉化率有什麼問題。
這個案例聽起來比較簡單,關鍵就是找到幾條核心路徑。
再舉個例子。
在大型購物中心内,顧客的流程是怎麼走的。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為了表述清楚,舉幾個極端的案例。
以A顧客為例,來這裡隻是看電影。進門後坐直梯到頂層的電影院,看完就走。不逛店不吃飯。
以B顧客為例,隻在3、4、5樓的西部逛,原因是這幾個樓層分别聚集着兒童服裝、玩具和飯店,能看出B用戶是年輕爸媽。但來這裡隻是帶娃,不買化妝品,不逛數碼店。
如果A和B類顧客在購物中心的占比不小,那麼這就是增長空間。
這部分用戶明顯隻消費單品,且有明顯的用戶畫像,可以有針對性的利用優惠券等工具,做轉品類的拉動,美團有挺多成功經驗。
在内容産品内,主線流程就是:刷→點擊→再刷→再點擊,反複看内容。
如果你想把産品内其中一個模塊做起來,比如「朋友」這個功能。那麼就可以梳理,用戶在什麼路徑下會訪問這個模塊,滲透率、時長和訪問深度是怎麼樣的,再做後續優化。
如果滲透率低,但時長和訪問深度相對好,那麼就可以去投入多一些流量,再試。
肯定随着流量上來,時長和深度就會下來,這是正常的。隻要比例在合理範圍内,就可以持續擴量。
2)從外到内的轉化
從外到内,就是從獲客到轉化。在門口吆喝,把客人迎進門再照顧好。
如果是線上App,就拆解從獲客渠道到進入産品的步驟,務必要細化,比如:
在華為應用市場下載→安裝→啟動→啟動廣告→App首頁→核心行為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幾種可能性問題:
第一種可能:隻下載未安裝,或者未下載完成
這裡有可能是安裝包大小的問題,也可能是用戶誤點擊或忘記安裝。可以試着把包體變小,甚至做個閹割版,在這個渠道試試,有的渠道低端機型多,網絡可能不好,下載不下來或者安裝卡死。
另外也可以聯合廠商,去試圖喚起已下載但未安裝的App。
第二種可能:啟動太慢,被卡死
啟動App的時候,一般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但有的産品技術實力不夠,啟動需要半分鐘的時間,用戶會放棄。
第三種可能:用戶進入App,無行為
要麼是僵屍用戶,也就是低質流量;要麼用戶看到App,毫無使用的需求和欲望,關掉走人。
所以要雙管齊下,一方面檢查流量渠道的質量,一方面優化第一屏的内容或者特色功能。
以上是其中一種業務的示例,總之就是梳理出核心路徑,每一步都要列出,認真去做轉化分析。除非之前已經很極緻了,否則能看到很多問題。
2、業務鍊條
其實就是商業模式,或者描述商業模式是如何運轉落地的。
梳理業務鍊條,不是為了提升轉化率,而是幫你找到關鍵點,讓業務更聚焦。
說一個最簡單的路徑:
做内容吸引用戶→賣199元課程→轉化到私域持續運營→賣2萬的私董會
把這個路徑作為确定性打法,那麼就要聚焦:這幾步是不是做的足夠好,當下的策略是不是最好的選擇,是不是做了無關緊要的事。
以第一步「做内容吸引用戶」為例,就會思考這幾個問題:
1)做内容這件事,是否行得通
賬号粉絲量和轉化率能做起來嗎?不做内容,選擇其他渠道是不是可行?
先質疑做内容這條路,畢竟還有可能不做内容,直接開店賣貨。或者自己定位廠商,組建代理銷售渠道,幫着買,是不是更直接。
遵循MECE不重不漏的原則,要把策略第一步想清楚。
2)做什麼内容,在哪裡做
在寫文章、在抖音做短視頻直播、在小紅書做圖文、在視頻号做私域,該怎麼選擇呢?
在這個環節,認真複盤一下,當下做法對不對。
有一個我交流過的公司,業務做了兩三年了,增長遇到瓶頸,不知道咋辦。現在手裡的事,大家都是按部就班的做,沒人細想過為什麼。
在梳理業務鍊條的時候,就發現他們在持續做公衆号内容,而且幾乎要投入接近一個人力的成本。
我就問,為啥要做公衆号?為了品牌還是增長?效果怎麼樣?
完全沒人能回答上來。真實的原因就是,慣性。之前兩年都在做,現在就持續做了。老闆沒有按業務鍊條思考過這個問題,員工們也沒這個視角。
導緻要持續占有人力在做,但實際上公衆号隻是老粉在看,都是已經完成轉化的,屬于沒有意義的流量。
搞這個,還不如找模闆改張海報,讓群裡的KOC們轉一波朋友圈,按拉新支付現金獎勵。一對一和他們私下好好聊聊,效果不一定差,但投入的人力成本會少很多。
還有一個類似的案例。
既然定下來要做内容,團隊把抖快視頻号都同時在做。半年後,明顯抖音的效果更好,80%的線索都是從這來的,但還是不肯放棄其他兩個渠道。
但從人力成本來看,這三個渠道占比是差不多的,非常的不合理。
3)該如何持續優化
選擇渠道和平台後,持續優化就是重點。這裡不是想寫怎麼優化,而是要表達,要集中更多火力在這裡,而不是鋪人在各種渠道上。
我看到的很多公司,在人力和精力的分配上是很不合理的,這是最大問題。
在我看來,80%的内容人力應該在這件事上,而不是覆蓋更多平台,不是建立更多的商務合作。分配比例不同,效果不同。
拆解業務鍊條,目的就是撥開迷霧,找到最内核的那條線,去解決問題。
同時,也能發現很多無效行為,一直持續在做,之前也沒發現。就可以趕緊調整、優化、停掉。
3、産業角色
互聯網已經慢慢的像英語一樣,變成一種「溝通」工具,提升效率,甚至改變行業。
也就是說,純粹的互聯網不會是一個行業,隻有和某個産業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也是最典型的應用場景。
所以,我接觸到的,目前更多都是互聯網 産業的公司。
這種業務會更複雜,不僅要求知道互聯網怎麼玩,還要了解産業,否則所有的決策都是不接地氣的。
要求從産業的視角去看問題,怎麼看,看哪裡:
1)整個産業是如何運行的
需要一張産業大圖,在這張大圖中,要體現三個元素,分别是:角色、關系、利益。
時間所限,我就不畫大圖出來了,以出版行業為例,描述一下。
隻要是成熟的産業,大概都可以畫出這樣的大圖,就可以一目了然。基本可以認為,作為從業者,你有理由也有必要畫出大圖,否則影響對業務的理解。
這一點是為自己描繪出一個世界地圖,知道全貌。
2)我在産業中能扮演什麼角色
以産業視角去看,主要是為了找準自己的位置。
還是以出版業為例,既然大圖是上述的情況,那麼如果我是短視頻&直播平台,我該怎麼介入這個産業呢?該怎麼找自己的位置。
因為短視頻平台有流量優勢,而且内容形态适合傳播,有媒體屬性,所以分析得出,可以作為出版行業的銷售渠道之一。
已有的銷售渠道是線下的書店,和線上的電商平台。
但短視頻平台完全可以憑借流量優勢,吃掉一部分消費需求。而且核心點在于,内容的價值是消費決策,也就是說通過内容介紹書講書,如果用戶滿意,就可以直接下單。
這就做到了,把消費決策和交易環節融為一體,提升了轉化效率。
通過這個分析邏輯,就在産業内找到了自己的角色。角色清晰了,價值點也就出來了。
比如短視頻平台,要做兩個價值點:
首先,内容要做好,這是消費決策。不管是短視頻還是直播,要把推薦書做到位,讓用戶了解并産生興趣;
其次,交易環節要做好。要賣用戶喜歡的書,不一定是好書,好書也很難定義。以及交易環節的服務要做好,這是電商環節的事。
這一點就是明确,你是誰,你在哪。
3)我在産業中的上下遊是誰
不僅要知道自己的角色和價值,還要知道合作夥伴是誰。
合作夥伴就是自己在産業大圖中的上下遊,就像我們樓上樓下的鄰居一樣,甚至是更緊密的關系。
你在産業中是不會獨立存在的,往往需要開拓稀缺的合作夥伴,為了讓自己能運行的更好。
回到上述案例。
短視頻平台在出版業的上遊應該是出版社、作者和講書人,下遊是讀者,也就是消費者。
所以要想把這個模式運轉好,就需要更多上遊來講書和賣書,能提供更多的便宜好貨,當然前提就是他們能賺到錢。
也需要更多下遊來消費。前提就是用戶知道你這裡有人講書,講的還挺好的,也願意順便買一本。
這就是一個平台的雙邊模式,兩邊都開心,平台才開心。
作為平台,就很明确自己在向誰提供服務,以及需要誰的幫助,上下遊角色清晰。
這一點就是明确,你的合作夥伴是誰。
總之,試着畫出你所在産業的大圖,明确角色、關系和利益,并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上下遊。在此基礎上,再做決策,就會清晰很多。
4、所處階段
單獨看一個決策,無法判斷正确與否,因為所處階段不同,正确答案就不同。
舉個例子。
有個老闆說,希望我能幫他打造出自循環業務。
意思是不需要重運營,就能運轉起來,有人來進貨,有人來賣貨,他們把産品做好,把渠道政策做好就行。
聽起來,這個想法挺好的,沒啥問題。
其實不是。首先得看他們當下處于什麼階段,才能判斷這個目标是不是合理的。
這是個新業務,剛開始做幾個月。
還沒證明這件事是成立的,既沒有成熟的進貨渠道,也沒有穩定的客戶,做起來任何一端都挺費勁的,現在就想自循環肯定是為時過早。
從這個案例來看,先做出MVP驗證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後話。
再舉個例子。
當年美團在千團大戰中的獲客策略,就是「看階段下菜碟」的典型案例。
在團購平台瘋狂搶用戶的階段,美團大部分的C端運營都在做一類事,就是通過促銷活動來獲客。
目标是新客的數量,限制目标肯定有獲客成本、ROI,但在那個階段沒人能算的很清楚,也無法靈活應變,所以基本上就是拍一個成本指标,不超過即可。比如,每個用戶不超過18元。
所以,我們在那幾年看到很多「1元吃大餐」、「9塊9看電影」的活動,基本上都是限新客的。
團購大戰過去了,美團成為赢家,和點評合并。這時候會發現,市面上再也看不到那種幾塊錢的優惠活動了。
原因就是,所處的階段變了。
團購大戰過去後,用戶滲透已經做得很好了,而且競争對手也沒了,就沒必要再做補貼獲客的事了。把注意力放在後續了,比如新客複購、品類轉新等,明顯是下一個階段的事了。
再舉例。
面對的情況往往比較複雜,比如在一個老公司做創新業務,該怎麼分析所處階段呢?
當然這是新産品階段,還是要先跑MVP驗證。
但基于這是老公司,大概能推測出不會特别有創新氛圍,制約會比較多,半年内做不出來很可能就被放棄了。
所以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除了驗證MVP,還要想辦法讓自己活下來。
所處階段這點,很容易理解。人在上學時要努力學習知識,剛上班時要優先積累經驗,工作幾年後開始努力攢錢,到了中年就要為退休做打算...
不同的階段,使命和目标都不同,不能錯位。
總之,分析所處階段可以看兩個方面,分别是内部和外部:
内部,要看業務本身所處的階段。是從0到1新生兒,還是奄奄一息在維持;
外部,要看市場競争所處的階段。行業是紅海還是藍海,競争對手已經攻城拔寨了,還是群雄逐鹿。
以上,全部。
希望這四個思維模型,可以幫助你找到增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挖掘出機會點。
作者 | 韓叙 快手前運營總監,網易新聞前運營總監,《超級運營術》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