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活字由來

活字由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12:04:23

“敢”為會意字,甲骨文下面是手(又),持一獵叉(幹)猛刺上邊的野豬(倒豕)形,會勇敢進取之意。

活字由來(敢字的前世今生)1

《漢書·食貨志下》:“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豬突豨勇。”顔師古注引服虔曰:“豬性觸突人,故取以喻。”二戰時日軍的“豬突沖鋒”就是這樣來的,在日語中,“豬”指野豬,是褒義詞,因為日本列島沒有老虎,野豬在日本的地位相當于我們的老虎,是勇敢無畏的象征。家豬稱作“豚”,如豬肉拉面稱作“豚骨拉面”。

活字由來(敢字的前世今生)2

日本瓷器上的老虎,有點卡哇伊

明末清初歸莊《萬古愁》:“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這是成語“狼奔豕突”的出處。獵諺雲“一豬二熊三老虎”,這都說明野豬的兇悍,隻有真正的勇士才敢獵取。《說文》:“敢,進取也。”《廣雅·釋诂二》:“敢,勇也。”《玉篇·攴部》:“敢,敢果也。”“勇敢”“果敢”用的都是此義。引申為有膽量做某種事情,“敢想”“敢說”“敢作敢當”用的都是此義。黃縣話有個詞兒叫“敢保”,就是管保的意思,比如:我敢保明天肯定能下雨;我敢保你赢不了。

勇敢進取有時帶來侵犯、冒犯,《廣雅·釋诂四》:“敢,犯也。”《國語·吳語》:“吳王夫差既勝齊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釋言于齊,曰:‘寡人帥不腆吳國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後用作謙辭,表冒昧之意,《儀記·士虞禮》:“敢用潔牲剛鬣。”鄭玄注:“敢,昧冒之辭也。豕曰剛鬣。”賈公彥疏:“敢,昧冒之辭者,凡言敢者,皆是以卑觸尊不自明之意。”“敢”為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陳言時所用,意思是自己的言行冒犯了對方,“敢問”“敢請”“敢煩”用的都是此義。這些謙辭都帶有詢問的語氣,帶有揣度之意,所以後來“敢”詞義虛化,成為語氣副詞,有“莫非”“大概”義,元佚名《陳州粜米》第二折:“這個白髭須的老兒,敢是包待制?”《水浒傳》:“林沖看了,尋思道:‘敢是柴大官人麼?”《紅樓夢》第一回:“老先生倚門佇望,敢街市上有甚新聞麼?”

“敢則是”又作“敢隻是”“敢子是”,一個義項為大概是、也許是,明馮惟敏《醉花陰•仰高亭自壽》套曲:“為甚麼懶參禅慵學道?敢子是老先生頓悟高。”這個義項黃縣話說作“敢莫”,表猜度語氣,比如:那些東西是給我嘞嗎?敢莫是;出門帶這一點錢兒敢莫不夠;他敢莫不能來喽;他敢莫吃兒飯喽;這事兒敢莫是他幹嘞。“敢則是”還有一個義項為肯定是、正是,表肯定語氣,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一折:“他那裡是羞我,敢則是羞你哩!”這個義項也可以寫作“敢情”,表示發現原來沒有發現的情況,相當于“原來”,比如:敢情是你背後搗嘞鬼;怪不得教室沒人喽,敢情你們都趴在這兒啊。“敢情”另一個義項表示情理明顯,不必懷疑,有“當然”之意,《紅樓夢》第二十九回:“鳳姐聽說,笑道:‘老祖宗也去,敢情好了!就隻是我又不得受用了。’”這個義項也可以寫作“敢自”,《官話指南·卷三·使令通話》:“挨著洗澡房的西邊兒,向陽兒的那一間閑屋子,叫他住怎麼樣。那敢自很好了。”《紅樓夢》第六十四回:“賈琏又笑道:‘敢自好,隻是怕你嬸子不依。’”這個意思黃縣話裡既可以說“敢情”,也可說作“敢兒”(“自”“子”同音,黃縣話裡的子尾詞都改讀作兒尾詞,或許“敢兒”就是由“敢自”演化而來的?),比如:你親自出馬?那敢情好;敢情你吃飽不餓喽,我們呢?今晚我不走喽,咱倆一個鋪睡吧?乜敢兒好;咱佮個親家吧?那敢情好(那敢兒好);他敢兒腦兒聰明;人家敢兒有錢;饽饽敢兒比片片好吃;他們是弟兄倆兒,他敢兒要幫兒他哥哥;她敢兒願意去城裡上學;你敢兒吃飽喽,我還餓兒肚兒呢;你拿黃瓜腚去換他嘞黃瓜頭,他敢兒不願意;沒砸兒你手上你敢兒不疼;你敢兒明天不用上班。在黃縣話裡,“敢兒”還可以用于應答,直接表贊同,比如:這世上槍打出頭鳥,出頭嘞椽兒先爛,遇兒事兒千萬别沖兒頭裡。乜敢兒嘞;恁家老二跟你去,腦兒聰明學習好。乜敢兒嘞。“敢來兒”是隻不過的意思,比如:今日天兒挺好,敢來兒風有點大;她長嘞挺好看嘞,敢來兒個兒有點矮;今年大梨接嘞不少,敢來兒個頭不大;我去年就早早把房兒賣喽,敢來兒少賣兒點錢。

部分圖片引自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