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忍不住為這個世界默哀

忍不住為這個世界默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2:47:49

忍不住為這個世界默哀(為這世界奉獻一點光和熱)1

忍不住為這個世界默哀(為這世界奉獻一點光和熱)2

原載于《中國青年》雜志2020年第20期

@文/本刊記者 劉善偉

2008年汶川地震時,劉一鋒14歲,在他的家鄉漢中留壩,山上滾下的巨石阻斷了公路,一些輸電線路被破壞,劉一鋒隻能無奈地看着鄉親們在傍晚點蠟燭照明。

彼時,這位少年萌生了一個想法:人類能源消耗大多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如果将來用好太陽能,應該可以更好地抗災,還可以更方便地生活。

劉一鋒當時不曾想到,自己的這個想法,成為他至今奮鬥的方向。

晚秋時節,《中國青年》記者在清華同方科技廣場D座八度陽光的辦公室裡見到劉一鋒的時候,他剛從清華大學趕來,而下午,他要出差去青海談太陽能合作項目。

26歲的劉一鋒目前是清華大學微電子所的在讀博士,同時是北京八度陽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并在2019年獲得“中國青年創業獎·脫貧攻堅特别獎”。劉一鋒有個理想:希望人類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減少碳排放,讓這個星球變得更綠色。

研發領先緣于堅持理想

劉一鋒是衆多在校創業青年中相對成功的一位。大三時創業,中間休學一年,但還是拿到了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公司順風順水的同時,他亦順利讀博。

而在這些難得的成績背後,劉一鋒始終堅持着自己利用太陽能的夢想。

2008年汶川地震時,想利用太陽能給鄉親們發電的劉一鋒,打聽到每瓦太陽能電池闆的價格是40元。年少的他沒有被高昂的價格吓退,反而堅信将來太陽能電池闆的價格會越來越低。“現在每瓦太陽能電池闆的價格已經降到2元左右。”劉一鋒說。

汶川地震兩年後,劉一鋒進入西安交大附中讀高中,在繁忙之餘,他堅持研發太陽能利用。2012年,讀高二的劉一鋒和同學研發的太陽能電池屋獲得了中美清潔能源技術競賽中國賽區第一名。“屋子冬暖夏涼,太陽能電池闆吸納的電流可以用來照明,供家電使用。多餘的電量還可以儲存下來。”至今,說起這個項目,劉一鋒依然很自豪。

2013年,劉一鋒進入清華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專業讀本科:“從周一到周六,每天幾乎有12小時泡在實驗室。我在本科時申請的項目研發資金,超過一些學校老師拿到的數量。”

學業順利,但劉一鋒一直沒忘記自己研發太陽能的理想。2015年,劉一鋒研發的柔性晶體矽已可以改變人類利用太陽能的現狀:“當時我們的柔性晶體矽太陽能電池闆比普通晶體矽電池闆效率高16%,比市面上的柔性晶體矽電池闆效率高22%;如今已經分别提高到20%和24%。”

把科研成果用于現實,需要企業作為中介。劉一鋒想自己創業,告知師長後,沒有遭逢阻力:“當時正提倡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老師們也支持我創業,還同意我休學一年。”

打電話告知自己的父母。媽媽問劉一鋒:“你創業想當什麼?”“我想當公司的董事長。”“你要想好你自己‘懂事’沒有。”對《中國青年》記者談起這段往事,劉一鋒笑了起來:“我爸媽總是這樣,他們不會明确反對我做什麼,但也會委婉表達他們的意見。”

雖然家裡不很支持,劉一鋒還是憑借技術堅持創業,并在2015年度獲得了團中央KAB(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微創業項目金獎。

融資、創業都很順利,劉一鋒在2018年以較高的學分結束了在清華的本科學業,并被保送進入清華微電子所直接攻讀博士。

忍不住為這個世界默哀(為這世界奉獻一點光和熱)3

本科畢業時,劉一鋒在校園留影

創業成功需專注自己特長

大學生創業,劉一鋒也曾遭遇過波折。他最初設計的産品是太陽能書包,出行旅遊背着就可以給手機或電腦充電。後來發現不賺錢:“我們的推廣營銷能力也不夠,就不做了。我的特長是研發,尤其讀博後,我的專業是微電子方向,是研究芯片電路的,我把自己的研究能力用來做太陽能電池闆電路,綽綽有餘。現在公司在太陽能電池闆材料和電路工藝上的專利有100多項,别人用來做兩塊太陽能電池闆的晶體矽材料,我能做成三塊。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現在我的公司專門賣太陽能電池闆的輔材和添加材料就已經年産值過億了。”

忍不住為這個世界默哀(為這世界奉獻一點光和熱)4

劉一鋒在實驗室留影

科研和做産品考驗人的不同能力。科研可以分散地攻克不同難點,研發産品需要解決其使用過程中所有層面的問題。劉一鋒做柔性太陽能電池闆時遇到過一個難題:柔性晶體矽的使用壽命是20-30年,但封裝晶體矽的塑料膜使用壽命隻有3-5年。在實驗室和互聯網上查找各種資料,百思不得其解的劉一鋒和客戶相約在鳥巢附近談判。

談判後,劉一鋒擡頭看到水立方建築外表的塑料光彩依舊,一番研究,發現其采用了一種新型ETFE塑料,壽命較長。劉一鋒回到實驗室,以這種材料為基礎添加輔材做成的太陽能電池闆塑料封裝膜,使用壽命在理論上能達到20餘年。談及此事,他感慨萬分:“科研不隻需要在實驗室專注。走出實驗室保持自己的專注力一樣會有收獲。”

未來的理想是實現碳排放的逆轉

談及科研工作的喜悅,劉一鋒說:“科研就是要攻克現在的不可能,時時刻刻有難關,喜悅也是一瞬而過。但我始終堅信自己的理想:人類利用太陽能可以實現碳排放的逆轉。除了核能是地球自身礦産蘊含的能量之外,煤炭、石油都是地球直接或間接儲存的太陽能的載體,如果我們有足夠先進的科技,我相信利用太陽能可以實現碳排放的逆轉。”

劉一鋒舉例,在雲南一座小城,有一家太陽能晶體矽電池廠,是他公司的客戶,這家企業每年的耗電量占這座城市總體耗電量的80%。“西部地區水電充沛,在豐水期有電力過多上不了電網的問題,這家晶體矽電池廠就可以吸納多餘的電量,生産的晶體矽做成太陽能發電闆運到東部就可以發電,成了綠色能源。”

劉一鋒設想了未來的場景:在西部地區利用太陽能發電生産太陽能電池闆,之後發電淨化西部的污水灌溉樹木和植被淨化空氣,“這樣就實現了利用太陽能對碳排放的逆轉。”

北京八度陽光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的淨利潤為1360萬元,劉一鋒把當年全部利潤都捐給了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用來給太陽能扶貧電站安裝數據采集器。“我們曾給河北承德的653戶貧苦家庭安裝扶貧太陽能電站。其中一家,祖母帶着兩個孫子生活,孩子的父親亡故,母親改嫁,有了太陽能電池闆,一年發電的收益,足夠孩子們上學學費和購買衣服的花銷。如果家裡的小型太陽能電站壞了,安裝好數據采集器,技術人員就可以迅速上門解決,他們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劉一鋒說:“我還年輕,雖然創業,但也還沒完全走出校園,用自己的研發能力和微薄的資金為這世界奉獻一點微不足道的光和熱,是我的快樂!”

監制:皮鈞

終審: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責編:tamako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