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麒薇(上海政法學院)
近日,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建設裡的居民得知,常出入的地鐵口對面要開一家殡葬服務的門店,不少業主展開了強烈抵制。而殡葬店的商家認為,自己是合法經營,鋪面也是單獨的鋪面,居民的行為讓他無法理解。(8月29日 《中國新聞周刊》)
事實上,殡葬行業被人們所“忌諱”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死亡本是常事,殡葬行業也僅僅是服務行業的一個分支,是什麼讓殡葬行業在今天仍然難有容身之所呢?
其實,人對未知存在着本能的恐懼,這無可厚非。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環節,殡葬行業飽受偏見的背後,實則是死亡教育的缺位。要破除“忌諱”思想、認識生命,填補死亡教育的空缺是必經之路。
自古以來,我國關于死亡的闡釋中就透露着人們對死亡的避諱,人們通過傳說來認識死亡,更加深了“死亡”二字的神秘感。在我國的喪葬習俗中,對時間、地點、葬制等都有細緻的要求和忌諱——自成體系的喪葬流程本身是我國文化底蘊深厚的表現之一,表現出古人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嚴肅對待。但是,由于古代科技的不發達,人們很難解釋“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便将人們對生命與死亡的探究寄托在“靈魂轉世”“黑白無常”“十殿閻羅”等身上,代代相傳的志怪故事流傳至今,比起科學的死亡教育,人們對死亡的認識更多受到志異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更為殡葬行業增添了幾分“勾連陰陽”的神秘色彩。
而在當下,科技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人們“逃避”死亡的期盼,死亡教育則繼續被忽略。據國家衛健委7月12日發布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了78.2歲,而在1949年的時候,我國人均壽命約為35歲,這樣的增長與我國的醫療科技水平發展是分不開的。借助醫療手段,斷骨可以接續、腫瘤可以切除,許多疾病都有了治愈的希望,因此我們常稱贊醫務人員是在“與死神賽跑”,但在稱贊背後,也表現了人們利用科技避免死亡的期望。
但是,必須正視的是,疾病可能被治愈,但死亡是無可避免的。正因為科技并不能扭轉死亡,通過死亡教育認識生命之可貴、死亡之必然才更應當提上日程。從生物學上來說,死亡指喪失生命,生命終止,是生存的反面。哲學上說,死亡是生命結束,而且所有的本來維持其存在的屬性的喪失,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但事實上,人們恐懼死亡,更恐懼與死亡所關聯的志怪奇談——歸根結底,這就是死亡教育缺位的結果。我們需要科技的發展幫助我們治愈病痛,更需要死亡教育代替“忌諱”來引導我們認識生命的起源與終結。
要破除“思想忌諱”,死亡教育需要“兩手抓”。首先,引導人們認識生命的過程,揭示死亡的必然。但是,由于傳統的志怪奇談也承載着人們對逝者的哀思,因此在進行死亡教育時也不應完全一刀切,而應該秉持“取精去糟”的态度,逐漸弱化消除根植于人們對死亡、喪葬的忌諱偏見。其次,通過文藝作品等軟宣傳手段,弱化恐懼、避諱的心理。如今年暑期檔的電影《人生大事》就因講述了殡葬行業的故事使人們對生死、殡葬行業有了更多的認識、更高的接受度,可謂是為死亡教育添上了重要的一筆。
正如電影裡提到的:“人生就像一本書,哪個都要翻到最後一頁。有的人畫的是句号,有的人畫的是省略号。人生沒有标準答案,珍惜當下永遠是最優解。”死亡教育的意義并非讓人們不再害怕死亡,而是為了讓人們破除對與“死亡”二字相關的避諱與偏見,更加珍重地對待生命、更加坦然地面對死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