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很多的才女,譬如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等。
但是,既是才女,又是頂級政客,輕松遊走于波瀾詭谲的權力鬥争之中的,非上官婉兒莫屬。
她被稱為“大唐第一才女”,武則天背後的女人。面對複雜的宮廷鬥争,她三次跳槽,不斷地選擇“新老闆”,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但是,她的最後一次跳槽卻非常的失敗,被新老闆的盟友李隆基一刀斃命。
李隆基為什麼要殺死上官婉兒?
難道他不知道,上官婉兒曆經三朝,是武則天的機要大秘書,大唐中樞所發出去的每一道命令,都是由上官婉兒所寫。
這麼優秀的人才,不應該留下來輔佐自己嗎?況且,上官婉兒已經獻出投名狀,投靠在太平公主門下,算是友軍了,李隆基為何還要執意下手?
其實,正是上官婉兒的過于優秀和過于精明,害死了她。
李隆基知道,以上官婉兒的才氣和政治智慧,一定會成為太平公主的得力助手,那樣,太平公主的勢力就會做大。李隆基提着人頭搞政變,不是為姑姑免費打工的,他是要為自己謀出路,謀皇位。
太平公主是他友軍,也是未來的政敵,因此,他必須先下手除掉上官婉兒,斷掉太平公主的左膀右臂。
另外,上官婉兒的忠誠度太差,一有風吹草動,她總會在第一時間抛棄舊老闆,投靠新老闆。這樣的女人,李隆基不敢保證自己能駕馭得了,不如早早除掉,免得日後成為自己的心腹大患。
上官婉兒之所以會不斷的跳槽,也有她自己的苦衷。
面對大唐王朝中勢力龐大的李氏家族,武氏家族,重臣集團,她就像是一顆無根的浮萍一樣,隻是憑借着武則天的信任,才身居高位,在大唐集團中有了一席之地。
武則天死後,上官婉兒就成了一個“待崗青年”,她向各個集團遞出簡曆,以求獲得新老闆的青睐。
他選擇韋皇後,選擇武三思,選擇太平公主,說到底,不過是混口飯吃,為了生存而已。
這也是一種“小人物的悲哀”。
是的,上官婉兒是一個“小人物”。在我們眼裡,上官婉兒身居大唐權力的中樞,是不折不扣的“上層人物”。但是,在李隆基,太平公主,韋皇後,安樂公主這種真正的權貴者眼中,她就是一個“小人物”。
上官婉兒很聰明,有才華,會辦事,但是,她終究隻是權貴們的依附者,她沒有根基,沒有派系,沒有背景,隻能随波逐流。
她的命運,從她出生時,就已經注定!
襁褓之中,全家慘遭滅門,與母親入宮為奴
“上官”這個姓氏,據說出自楚國,楚王子“蘭”曾經擔任“上官大夫”這個職位,後人就以官職為姓。
上官婉兒也算是名門之後,他的祖父上官儀,曾經擔任唐高宗李治的宰相。
公元664年,李治覺得武則天這個女人不簡單,野心太大,于是就想廢除她的皇後之位,命上官儀來起草诏書。
不料被武則天知道了,她先下手為強,處死了上官儀和他的兒子上官庭芝。此時,上官婉兒剛剛出生,尚在襁褓之中。
武則天留了她一命,把她和母親鄭氏發配到後宮為奴。
鄭氏也是大家閨秀出身,知書達理,雖然淪為女奴,但是并未消沉,她精心撫養孩子,教她讀書認字,以圖光複上官家族。
相傳,鄭氏在懷孕的時候,夢見一個巨人給了她一把秤,并說:“持此秤可量天下士”。鄭氏以為,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将來一定會像他爺爺一樣,入閣拜相。
但是,生下來一看,是個女孩子。鄭氏沒有放棄,照樣教她詩詞歌賦,文史知識。13歲的時候,上官婉兒就已經是後宮内有名的小才女。
公元678年,武則天聽說了上官婉兒的才學,打算親自考考她。她給上官婉兒出了一道題,上官婉兒輕松作答,文章寫的漂漂亮亮,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
武則天非常高興,免去了他們母女二人奴婢的身份,封上官婉兒為“才人”,留在自己身邊,幫自己寫“材料”。
從此以後,上官婉兒就成了武則天的機要秘書,所有以武則天的名義發布的命令,诏書,均出自上官婉兒之手。
有一天,武則天找大臣讨論事情,讓上官婉兒在旁邊記錄,按規定,上官婉兒隻能低頭記錄,是不能擡頭亂看的。
也不知道是膨脹了,還是這個大臣長得太帥,上官婉兒居然擡頭看了很多次,武則天以此重罰了她,對她實行了“黥刑”。就是在臉上刻字,表示這個人曾經是罪犯,刻的字,一輩子也抹不去。
武則天的本意就是要敲打一下上官婉兒,并不是真正的想要處決她,因此,很快就讓她官複原職。但是,留在額頭的刻字卻再也抹不掉了。
看着鏡子裡的額頭,上官婉兒拿起了化妝筆,經過他的一番修飾,刻字變成了一朵梅花,而起,看起來更加的妩媚動人。
從此以後,上官婉兒每天都會化梅花妝。
她的一個無意之舉,居然讓長安城内刮起了“梅花妝”之風,無數靓麗的小姑娘,在腦門化上梅花妝,以追趕時髦。
此後,上官婉兒不敢再有非分之心,盡心盡力的伺候武則天。
上官婉兒一生中和她有關系的男人還真的挺多的,今天就主要的給大家說說其中的4位吧,下面一起來分析看看,具體是誰吧
1、張昌宗
第一位是武則天身邊的男寵張昌宗,據說當時和張易之也鬧過绯聞。不過和張昌宗一起的時候當場被武後發現,武後十分生氣,用刀在婉兒額頭上刺下一道疤。但後來上官婉兒在疤痕處繡上一枝梅花,還在宮中一時流行。
2、崔湜
第二位是崔湜。有傳言說他們其實很早就對彼此有情意,但由于上官婉兒一直專心于政事,就沒有什麼實際行動。到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崔湜已經40多歲了。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崔湜後來把自己的的三個兄弟介紹給她,分别是崔液、崔滌、崔莅。
3、武三思
第三位是武三思,他是武後的侄子,是武氏家族裡的一個很有名的野心家。當時,上官婉兒還為了武三思在武後面前說過很多好話。不過後來因為朝堂的形勢變化,将武三思推薦給韋後,來維護自己的政治地位。
4、李顯
最後一位是中宗李顯,這是武後的旨意,将上官婉兒封為昭容。不過事實上上官婉兒隻是挂上一個昭容的名字,主要還是從事政治方面的工作,而這段時間也是她政治生涯中的高光時刻。之後中宗被殺、韋後倒台,上官婉兒也在末路之中被殺,一代紅顔就此隕逝。
紅妝時代是曆史上一個很特别的曆史時期。在這個階段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傑出女性,她們也曾在當時的男權社會嶄露頭角、叱咤風雲。也是因為這樣,她們的私生活也是飽受争議。
但是,我們不應該就此去判斷她們。當時女性養男寵,更是一種社會地位和财富的體現。而上官婉兒,她在曆史上是才女、是權臣,但更多的大概是随波逐流的無奈,她其實也隻是一個大唐亂世裡無所依靠的可憐女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