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的最深處,生活着一種神秘的生物,它看起來像一隻巨大的虱子。
完全可以長到驚人的長度,據報道,有的個體已經長到了2.5英尺,也就是76厘米,和寵物狗一般大小。
它不僅體型巨大,而且色彩缤紛,可以是棕褐色、紅色,甚至是漂亮的淡紫色。
它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底度過,深海是它的領地,曾在低于海平面7020英尺(2140米)的地方被發現,在這樣的海洋深處,它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堅韌的外骨骼和低能耗的生活方式使得它們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這就是外形如同來自外太空、體型巨大的大王具足蟲,也叫巨型深海大虱。
大王具足蟲,是世界上最大的等足類動物,它們在地球上最孤立和荒涼的環境中安家,總是在海底穿梭,等待下一餐。
很多人,尤其是日本,覺得大王具足蟲非常可愛,還發行了很多周邊産品,但是不要被愚弄了,現實中它們很可怕。
大王具足蟲隻是食腐動物嗎?實際上它們是兇猛的掠食者
人們對這些深海生物以及它們的生存能力有很多誤解。
它們是嚴格意義上的食肉動物,但在數千英尺的水下很難找到食物,因此大部分時間會依靠沉入海底的屍體生存,成為食腐動物中的一員。然而它們也是機會主義捕獵者,一有機會就會撲向獵物。
魚、其他節肢動物、烏賊和偶爾腐爛的鲸魚屍體,都是它們的食物。
為了适應海底黑暗的環境,除了一對有4000個光點的複眼,它們利用觸角上的化學感受器來接收水中微弱的化學信号,這些信号會引導它們找到食物。
曾在網上流傳一個視頻,證明了大王具足蟲的捕獵能力,一隻毫無防備的鲨魚被一隻過度自信的大王具足蟲抓住,對于它來說,這是一場賭博,鲨魚奮力掙紮,試圖連同這隻大王具足蟲一起帶走,但結果是大王具足蟲赢了,可憐的鲨魚成為了一群大王具足蟲的食物。
經常冬眠,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存活數年
由于生活在海底,環境比較惡劣,大王具足蟲總是飽一頓饑一頓的,畢竟不是天天都有鲸落這樣的事情發生。
為了生存,大王具足蟲有自己的策略,當食物就在眼前的時候,它會大吃特吃,直到肚子快撐破才停止,而當面臨大饑荒時,它會讓自己進入一種冬眠狀态,借此關閉身體的一些功能來保存能量。
對這些生物來說,對饑餓的忍耐力是一種巧妙的生存機制。
據報道,日本鳥羽水族館的一隻大王具足蟲,不吃不喝足足堅持了五年多時間,雖然最終還是死亡了,但是它創造了動物絕食最長時間的世界紀錄。
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存在了,遇到危險,就會變成一個球
大王具足蟲曆史悠久,最早出現在恐龍的鼎盛時期,甚至比著名的雷克斯暴龍還要古老。
如今,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巨型等足類動物彼此極為相似,這使得專家們相信,這些動物自首次進化以來,幾乎沒有什麼進化上的變化。
它們有一種奇妙的防禦機制,當處于困境時,會把自己卷成一個球,就像犰狳一樣,覆蓋着的幾丁質甲殼讓大多數捕食者幾乎無法穿透。
最後
一直以來,這種巨大的深海怪物對科學家來說,是一個謎,在資源如此匮乏的海底,它們居然能長得如此巨大。
研究人員猜測,這可能和海底的溫度有關。
海底很冷,比表面冷得多,人們普遍認為,溫度的降低使這些生物的細胞膨脹,導緻整體更大的尺寸;
寒冷還可以減緩細胞的衰變,從而延長壽命,壽命變長了,就有可能生長一些體型巨大的生物。
但也有人認為,它們巨大體型是為了适應海底的巨大壓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