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學期期末放假,我們家長在校門外等孩子拿成績的時候閑聊了起來。有個家長問我朋友:“你女兒語文成績很好,怎麼學習認字的?”朋友指着我說:“我也沒教,就是跟着她家孩子一起從小多看書,她自然而然就認得多了。”
當時的我還一臉懵,怎麼提到我了,我也沒教過她的孩子。朋友跟我說,孩子從小跟着我家的孩子一起學就是好,輕松很多。她驕傲地說她也是最近的假期回老家才發現孩子不知不覺中會認了許多字,家中親戚直誇她把女兒教得那麼好,還沒上一年級就會認那麼多字了,還有個好習慣—愛看書!
我對于教孩子認字這方面,從不敢說自己的方法很好,因為我确實沒教過孩子一個字一個字去認,唯一接觸多的就是看書。而我家孩子也僅僅是二年級,至于掌握多少我無從知道,我隻知道自己的孩子認字确實還比較輕松,一些沒教過的字她确實認識挺多。
孩子上一年級了,學了拼音,孩子很快就會拼各個生字,我看了孩子的書本,要求會寫的字挺多的,在我看來,比我們當年上學的時候難度要大很多。我會檢查孩子的作業試卷,發現有一些學過的字孩子還是沒能掌握好,于是我便花多一些精力去抓孩子的認字,大緻也就是幾個方法。
一、拆字法
碧字記憶
一天,我看到孩子的試卷上寫着碧綠的“碧”孩子不會寫用拼音代替,而這個字在課文裡是要求掌握的。于是我跟孩子說:“媽媽教你一個小秘訣記這個字好不好?”孩子一聽來了興趣:“什麼秘訣?”我在白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碧”字,讓女兒觀察一下,她看了說知道這個字,可是寫不出來。“王先生、白先生,同坐一塊石頭上。你看這樣是不是容易記啦?”我把字圈成三部分順口一說,女兒哈哈大笑起來,又重複了我的話,她說好好記,她會了。後來我無意中發現,她還把這句話跟同學一起分享,她同學也說好記。
二、對比聯想法
而在一些形近字中,女兒有時候會弄混淆,“睛”和“晴”不分等。于是我找了空閑時間,跟女兒做文字記錄,其實也隻是把她學過的字再串連起來加深印象。我告訴他,“睛”與眼睛有關,用目字旁,“晴”與太陽有關,太陽就是你們學的“日”字,所以用日字旁,“清”一般與水有關,用三點水旁,“猜”是要用腦子去想,用絞絲旁……
通過聯想對比法,我與女兒做了一些筆記,通過一個字可以變成很多字,例如:巴、馬、分、木等等。當然,這需要家長一起,列一個字,加不同的偏旁就可以組成不同的字,可以借助字典來記。
三、幽默記憶法
每個孩子剛剛學習寫字的時候都會出現馬虎的問題,就算是很簡單的一個字,也能重複錯誤,你說過多次也很難記住。
女兒剛開始學寫字并不注意字的間距,左右結構的字距離拉大就變成兩個字,例如“朋友”,孩子寫得不緊湊就變成“月月友”,對此我剛開始也挺頭疼。
後來,我想起一個笑話,決定與女兒分享,我先在紙上寫了兩個名字,讓女兒觀察。
女兒迫不及待地等着我講故事,于是我開始道來:有一天,一個班長領到一封班級同學的信,他拿回教室,舉着信封在教室喊了三遍“王三皮!”,可是沒有人答應。班長覺得奇怪,于是拿着信封讓大家看名字。這時有個同學小聲說是他的,同學們一看哄堂大笑,原來這個同學叫“王波”。女兒聽後也哈哈大笑,于是我又順便舉例了幾個名字給她聽,她一邊樂不停一邊說:“媽媽,我知道了,認真寫字真的很重要,不然會鬧笑話的。”
後來我發現女兒寫字确實認真許多對于一些生字也能觀察一下字的結構了。
當然,我在跟女兒說這個笑話的時候,也順便延伸了一下“波和坡”兩個字的對比,水波的波與水有關用三點水旁,爬坡的坡與土有關用提土旁。
四、歸納總結分析法
孩子每個學期準備考試的時候都會重新看一下以前的錯題記錄。這個時候要好好把握一下,有時候效果要好很多。
我記得期末前,我和孩子拿出所有做過的試卷來看錯題,這時我發現一個“白”字孩子試卷中錯了四次,剛看的時候我心裡忍不住蹭起一股火,這麼簡單的字還能重複出錯。
不過好在我并沒有沖孩子發脾氣,我深呼吸調整自己的心态,我想:如果換成是我錯了要怎麼辦?或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簡單的字估計也是寫習慣了吧。這麼一想就不氣了。
我拿着幾張試卷擺在孩子面前說:“寶貝,你看看這幾張試卷發現什麼問題嗎?”孩子拿過去認真看了看,她表示很驚訝,她說:“白字我竟然寫錯那麼多次!”看到孩子這樣,我忍不住笑了,打趣她:“你的“白”字頭是跟别人相反的。你想象一下排隊大家頭都往一邊,而你自己往另一邊,那是什麼情況?”女兒想想說那就是她錯了。
就這樣,孩子終于記住了“白”字上頭是小撇,而不是小點。後面我還延伸了幾個字讓孩子多注意,例如“鳥”、“烏”、“舟”等。
當然,不管用什麼方法,我覺得隻要孩子能接受理解都是好方法,畢竟每個孩子的情況和接受能力不同,或許你換一種方法孩子就懂了。
最重要的還是家長的引導和陪伴,少拿手機,多多陪孩子玩玩文字遊戲,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都不愛看書,那你又怎麼能期望孩子會自覺看書呢?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上看書,不管是哪一類書,恭喜你,這是好習慣的開始,暫時不用強制規定孩子看哪類書,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鼓勵孩子多嘗試其他類型的書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