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6:05:05
01學習《易經》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觀念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典籍之一,與其說它神奇,不如說它神秘。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我怎樣理解易經)1

有人拿它來蔔卦,占問未來的吉兇。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學者也在占卦解卦呢。據說它很靈驗,有很多大師在。隻是不知道它都靈驗在哪個領域。

假如,真得有預測學這樣一問學問存在,它的任務應當時幫助人們趨吉避兇。最大的兇險莫過于人命,地震、海嘯、疫病、重大的事故。這些災難會令數十、甚至數萬人喪生。

但對這些災難從未見有人預測成功的。哪怕有一次,在重大災難發生之前,有人出來呼籲趕緊釆取應對措失,從而減少了傷亡損失,也能證明易經占蔔的神奇功效。

對于地震的預測,現代科學現在還沒有更好的辦法,易經預測可以填補這個空白嗎?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天機不可輕洩,有些問題是不可以占問的。但是既然天機不可洩,那麼一切預測都将不可能。那麼,人們傳說很靈驗的事實究竟發生在哪些領域呢?

科學也會有預言,比如,科學家預言彗石可能再次出現的年份,愛因斯坦預言引力波的存在等。但是科學家的預言是建立在已經掌握事物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的。

《易經》依據什麼來占問事物的未來的狀态呢?卦象與自然事物的運動變化沒有任何關聯。憑什麼擺弄卦象就能實現預測事物未來狀态的功用。我不相信卦象具有任何神奇功能,這在學理上是不能講通的一件事。

除非有人能證明卦象确實能反映真實規律,但是,時至今日還沒有人能将《易經》這本書的内容講解清楚,還如何敢奢望更深刻的道理出現呢?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我怎樣理解易經)2

有人講《易經》是天書,天書就不能太容易讀懂。一部不能讀懂的書,我們就無法了解其真實思想。不能了解其真實思想,也就無所謂教益。因為人們無法從書中受益,知識界思想界不因它的有無而增益或減損。所以,宣稱《易經》是天書與說它無用處表達相同的意義。

學習《易經》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觀念。《易經》隻是一部尚未被正确解讀的上古典籍,在它的内容未被正确解讀之前,它什麼都不是。學習《易經》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掌握某種特殊的本領,它隻是我們了上時古代人們思想與社會面貌的一個窗口。

02讀懂經文是研讀《易經》唯一途徑

《易經》這部書究竟講什麼内容?它為什麼難讀?難道真沒有讀懂它的可能嗎?追求真相的好奇心驅使我們接近它、研究它。不是因為它神奇偉大而研究它,我們研究它是為了研究真相,回答它是什麼的問題。

隻有知道了它的真相,我們才能在這個基礎上讨論它是否哲學、科學等問題,才能繼續講如何繼承與發揚的問題。在它的真相徹底弄清楚之前,關于它性質的所有論斷都隻能是猜測和無意義的論斷。所以,前人關于《易經》的言論不可輕易相信。

敢于懷疑、勇于懷疑,堅持批判性思維是我們研讀過程中必須堅持的态度。比如,有人講《易經》是文字誕生以前的書。你就要問一問這可能嗎?試想伏羲氏畫制了八卦符号,對它們的意義也未作說明,可以說除了他自己沒有第二個人能看明白它們。

沒有人能了解八卦的意義,那麼它們對于人群而言就是沒有用的東西。對人們沒有用,人們為什麼要保存它?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我怎樣理解易經)3

一千多年的時間裡,這幾個奇怪的符号通過什麼途徑流傳?有人說可能通過刻在石頭上。我們要問哪塊石頭?能否找到它們流傳千年的證據。古人說過了,不一定就反映真實的曆史。讀古人不必盡信古人。

《易傳》裡講,乾、坤、離、坎等八卦符号分别象征着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種事物。但是,按照這個解釋我們既不能理解卦象符号,也不能理解經文意義。這說明什麼呢?它意味着易傳這個說法可能是錯誤的。

既然可能是錯的,就不能輕信。比如,《易卦》解釋蒙卦,山下出泉就是蒙。你能理解這個道理嗎?反正我是理能解不了。理解不了就說明它的道理講不通。講不通就不要強解,還非要将沒有道理的内容講得好像有道理似的。這不是正确的研究态度。

如果傳統的解釋不成立,我們就隻有選擇将它推翻重建。你可能說了,推翻重建,這也太難了吧。傳統易學兩千多年的智慧,難道都比不上我們,說推翻就能推翻嗎?

我們今天研究是為了探索它的真相,還原它的本來面目。可是兩千多年的傳統易學,不能給到我們需要的真相。這标志傳統易學的方法與結論是有問題。有問題就要舍棄,如果不經曆一個推翻重建的過程,再過兩千年,《易經》的真相還隻是在迷霧中。

《易經》可能并不是由于它本身難讀,而隻是因為我們不能擺脫成見去考察它。培根《新工具》講各種成見對于人類知識的影響。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我怎樣理解易經)4

各種成見給人們戴上了有色眼鏡,使人們難以看到一個原原本本的《易經》,所以我們今天研究它,首要的問題是盡量擺脫各種成見的影響去考察它,審視它。

《易經》古經隻包含六十四幅卦象與解釋這些卦象的經文文字。凡是經文沒有論述到的思想,都不屬于《易經》。《易傳》隻是我國曆史上最早一批《易經》者所作的研究結論,并不是最精當的解釋。所以,我們研究《易經》隻從研讀經文出發,不要受《易傳》言論的束縛。

有人可能又要說了,直接讀原文多麼難啊,我們應該先讀些基礎知識。可是,并不存在所謂的《易經》基礎知識。假如有的話,為什麼《易經》至今仍不能被讀懂呢?《易經》的道理隻能通過經文的叙述來表達,在經文未被解讀之前,所謂的《易經》原理都是從外面強加進來的,與古經文的内容是無關的。所以,不存在《易經》的基礎知識,若要還原古經文真相,隻能從讀懂經文出發。

03以蒙卦為例說明直接讀經文其實并沒有想像的那樣困難

​直接讀經文,究竟難不難?其實,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我們今天就以蒙卦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

蒙卦是由艮卦與坎卦相疊而組成的符号,它的意義如果不好理解,我們就先不要去管它,而是直接讀它的原文。通過經文的論述來揣摩作者為這個符号賦予的意義。

第一個蒙字是卦名,也就是卦象符号的名稱。蒙字的意義是什麼呢?可能我們看到蒙字就要聯想到蒙昧、幼稚等意義,但是我們一定要小心的是,在經文中蒙未必就是這些意義,所以,此時對于蒙字的意義也要存疑,不能先入為主地認定某個意義。

蒙卦卦辭内容如下: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告,再三渎,渎則不告。利貞。

亨,我認為通享,享祭的意思。在這裡意思是說,占蔔蒙需要獻上貢品祭祀神明,也就是俗說的“上供”。占蔔的實質是問神,所以蔔問之前需要先上供祭祀。這與我們現代農村中求神問蔔的風俗是一緻的。

匪,通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直譯過來就是不是我主動求童蒙,而童蒙主動來求我。初,就是指第一次。初筮告,再三渎,渎則不告。第一次來筮問,我告訴他,如果第二、第三次還要筮問,那就是亵渎神明了。亵渎神明,我就不再告訴他了。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我怎樣理解易經)5

這兩段經文是以蔔師的口氣講的,它的大緻意思是說:不是我主動邀請那個小孩子來占卦的,是那個小孩自己找我來占問的。他第一次來問,我會據理告知他。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占問不休,那就是小孩子的在玩鬧。這樣就會亵渎神明,亵渎神明我就不去理會他了。

小孩子心智不成熟,他們并不了解占蔔是向神明求指示。他們隻是看到大人們經常去蔔問,出于好奇,所以也要學着大人的樣子去問蔔。這個時候,蔔師也并不了解這個孩子究竟是出于好奇,還是少年老成。所以,當他第一次來占問,他就要據理相告。如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多番前來,那一定是小孩子的玩鬧了。所以,就不再理他了。通過這段爻辭 ,我們不難看出,童蒙就是指兒童少年蒙昧而不喑世故,或不懂事。

利貞,就是利占,有利的占問。這是講蒙卦總體的象征意義。

蒙卦爻辭: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刑人,這是講牢獄中人,或關押在牢籠中的囚犯。說,通脫。利用刑人,用說桎梏,大緻的意義是說,初六爻利于占問牢獄中人。得初六爻意味着脫去刑具重獲自由。囚犯,是不走正途之人,犯了王法才被關進監牢的。囚犯相對于良民就是蒙昧之人。囚犯脫去桎梏,重獲自由,說明他已經改過自新了。這就是由蒙昧狀态轉變為理智狀态。這樣,發蒙二字,我們要理解為啟發蒙昧,誘導蒙昧開化。以往吝,是說初六以有所往為吝,意即初六爻不利于出行,不利于有所往的占問。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我怎樣理解易經)6

九二,包蒙。納婦吉。子克家。

子克家,納婦講得是一回事,也就是給适婚男子娶個媳婦。我們前面已經知道,童蒙就是指少年。納婦,子克家講得都是講給一少年娶了媳婦,也就是給童蒙娶了媳婦。結合少年娶媳婦這件事,那麼包蒙二字我們要理解為包容蒙昧。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九二爻講給少年娶個媳婦吉利,六三爻講有要娶女,說明這個爻不利于納婦。為什麼呢?見金夫不有躬。這段文字坊起來似有不通處,但是大概的意思是說這個婦人克夫。夫不有躬,就是說女的嫁過來了,男的要死掉。無攸利,也就是無怕利,是說六三爻意味着沒有什麼有利可言,不吉利,可能會災禍發生。

六四,困蒙。吝。

這段爻辭信息量太少,這樣就給解釋有了無限多的機會,這也是它難解之處。為了防止過度解讀,我們還是要多多與上下文聯系。發蒙,啟發蒙昧,使蒙昧開化。困蒙,我們可以理解使蒙受困,使這更難開化。

九五,童蒙。吉。

童蒙,就是懵懂的少年,智識未成熟,不明世理。吉,就是筮遇九五爻不斷為吉利。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不利為寇,利禦寇,不利于做強盜,利于抵禦、打擊強盜。所以,擊蒙,就是打擊蒙昧。強盜為非作歹,不走正路,也歸于蒙昧一類,抵禦強盜就是打擊蒙昧。

如何通俗的解讀易經(我怎樣理解易經)7

通過蒙卦經文我們不難看到,經文中一共提供了三種蒙,一種是童蒙,一種囚犯,一種是強盜。少年,心智不成熟,不喑世故,所以稱蒙。罪犯、強盜不走正道,作奸犯科,所以也稱蒙。所以,蒙字的意義也要囊括這三種蒙在裡面。從發蒙、包蒙、困蒙、擊蒙這些語句來看,蒙字的意義當是蒙昧之人,而不能理解為蒙昧、幼稚。

不難發現,抛開《彖》、《象》等内容,經文不是很難讀懂。我們往往因為受到《易經》是哲理書,原理書等觀念的影響,不願意相信樸素的面目,總試圖從經文中探尋出放之宇宙而皆準的深奧哲理來,其實這些東西是不存在。樸素的《易經》不等于少智慧,不是哲理書的《易經》不喪失它的文化價值,隻是斷絕人們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罷。

《易經》是人們迷信神明時代及其文化的産物,它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與社會生活的一些具體細節,我們研究《易經》是我們了解古人的一扇窗口,如同甲骨文對于商代研究的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