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閩南尾牙的由來

閩南尾牙的由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8 20:44:11

中國之大,天南地北。各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以及各種習俗。這種來自于民間的習俗,就叫“民俗”。

可以這麼說,大多數的民俗,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都有很悠久的曆史。它們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們隻能傳承,而不能善自取谛。

我要介紹的,是閩南地區,以及台灣的一種民俗,這種民俗叫“尾牙”。不知道的朋友,聽起來很難懂。其實,“尾牙”是閩南語“尾個”(最後一個)的諧音。究竟是什麼意思?作為閩南人的我,向大家解釋一下,心中就釋然了。

閩南尾牙的由來(閩南民俗尾牙宴)1

在閩南,由于比較“迷信”,因此,各種佛廟、菩薩公随處可見。閩南人不僅好客,其心也虔誠。一進佛廟,拜起菩薩來,誠惶誠恐,誠心可鑒。

在農家,尤其是開店鋪做生意,或開廠子辦企業的老闆,都要在每月農曆的初二、十六備辦果品菜肴,敬奉土地公,祈求生意興隆,财源滾滾。

正月初二,是一年中第一個敬奉土地公的日子,閩南語叫“頭牙”,意即“第一個”。這一天,他們都要在工廠裡開動一下機器,寓意“開工”;臘月十六日,就是最後一個敬奉土地公的日子,閩南語叫“尾牙”,“最後一個”的意思。而在這一天辦的酒席,就叫“尾牙宴”。

敬奉土地公是閩南人的習俗,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在閩南人的思想中,信奉“有燒香,有保佑”的古訓,所以,做起佛事,非常誠心。

閩南尾牙的由來(閩南民俗尾牙宴)2

在以前,閩南地區的一些大戶人家,俾仆成群。因此,就有一句閩南民諺叫“吃尾牙臉憂憂,吃頭尾捋嘴須”,意思是“尾牙”這一餐事關工作去留,有的擔心自己被辭工。有些在大戶人家做工的人,惟恐“尾牙”後被主人“炒鱿魚”,因而,在吃“尾牙宴”時心事重重,食不知味。

如今,新時代了。過“尾牙”的習俗依然傳承下來。無論是辦企業的老闆,還是開店鋪的商販,都會在這一天備辦上好菜肴,用以敬奉土地公和财神爺,感謝他們一年來的保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财源茂盛。同時,也讓下屬(員工)吃上一頓好飯菜,打打“牙祭”。

閩南尾牙的由來(閩南民俗尾牙宴)3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在晉江打工時,就吃過工廠老闆的“尾牙宴”。在臘月十六日那天,全廠放假,老闆備辦酒席宴請全廠員工。席間,老闆會親自向員工敬酒,說一些好聽的話。尾牙過後,工廠就準備放假了。其實,吃過“尾牙宴”,員工的心早已飛回老家了。

随着時代的變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勞資關系。過“尾牙”成了拉近這種關系的一種方式。不僅備辦酒席宴請員工,而且形式越來越豐富。有條件的企業,還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組織文藝演唱,安排抽獎助興。讓員工盡情的吃喝,盡興的玩樂。

尾牙宴,已經逐漸成為工商企業年終的重要聚會。

(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