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 日,小米推出了一款「小米電腦藍牙音箱」産品,從命名上就可以看出,這款音箱主打電腦端使用場景,以及還有藍牙特性。在桌面音箱産品當中,具備藍牙功能的産品并不多見,而且價格相對昂貴,而小米生态鍊的産品往往以「物美價廉」的态勢著稱,而這款電腦音箱在體驗過後,讓我感覺到小米是以做手機的思維和标準打造這款電腦音箱。
接下來,就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上手體驗吧。
小米藍牙電腦音箱的包裝盒體積與我們想象中的差不多,外觀延續了小米生态鍊産品的設計元素,相對簡潔明了。
包裝盒内,除了兩個音箱主體以外,配件部分還有一個電源适配器和 AUX 音頻對錄線。
小米電腦藍牙音箱沒有内置電池,通過外部直流 DC 的方式供電,畢竟是定位桌面音箱,便攜性當然就無須考慮了。
标準的 3.5mm 公對公 AUX 音頻線也用料十足,并且長度可以滿足那些把機箱放在桌子下放的用戶。
用手機的标準來做音箱小米藍牙電腦音箱的設計采用了極簡的設計風格,相比起一些同類産品來說,體積也算是比較小巧精緻的類型。主體為鋁合金機身,如同手機上的金屬一體化機身一樣,曆經過擠壓、CNC、磨砂噴塗、陽極氧化等多道加工工序,觸感和視覺觀感都非常優秀。
小米藍牙電腦音箱分為左聲道和右聲道兩組音箱,而「R」的右聲道的箱體背面放置了電源接口和 AUX 接口以及與「L」的左聲道箱體連接的接口,可以說,右聲道箱體是小米藍牙電腦音箱的「主機」。
而左聲道箱體的背面僅放置了一條不可拆卸的連接線,用于與右聲道箱體連接,聲音傳輸和供電都是通過這一根線來實現。至于不可拆卸的線材處理是缺點還是優點,恐怕還是要見仁見智了。
作為「主機」的右聲道箱體,除了承擔電源的輸入和另一個箱體的輸出以外,頂部還放置了一個電源鍵按鈕,圓形的按鈕還被一圈 LED 指示燈帶所圍繞着,音箱的電源開關和配對設置,都需要通過這枚實體按鈕來實現。
除了頂部的電源按鈕,右聲道箱體的正面還放置了一顆「跑道圓形音量鍵」,以調控音箱的音量大小。雖然小米把這個按鈕稱之為「跑道圓形設計」,但我還是認為它跟小米今年常用的「後置豎排雙攝」非常相似。圖中的手機是 6.9 英寸的小米 Max 3,在它面前,小米藍牙電腦音箱還是比較小巧的。
箱體的底部還有兩段矽膠防滑條,另外還有激光雕刻的産品信息和彰顯小米設計的「Designed by Xiaomi」字樣。
藍牙無線新思路
小米藍牙電腦音箱與同類産品最大的差異化不單單是在外觀設計方面,更重要的是,小米為桌面音箱還加入了無線藍牙的連接功能。
小米藍牙電腦音箱内置了高性能的 DSP 方案,藍牙 4.2 支持 AptX 和 AAC 等藍牙低延遲解碼傳輸協議,在連接穩定性和傳輸距離上都有更好地表現,與支持 AptX 的設備相連時,能夠帶來更低延遲和更高信息量的音頻傳輸,提升聲音質感。
單箱體中内置了 2 英寸全頻揚聲器,采用钕鐵硼雙磁路設計,提供更大的線性沖程,在低頻下潛和回彈上會有更好的表現,配合被動振膜,音質更加澎湃。
與 MacBook Pro 藍牙連接來試聽後發現,小米藍牙電腦音箱更偏向于流行走向,三頻表現以中下盤為主,低頻下潛較深,中頻輸出更傾向于女聲,而高頻表現則差強人意,解析力相對偏弱。比較令我驚訝的是,小米藍牙電腦音箱的體積并不算大,但仍能産生與其體積成反比的巨大聲量,被動振膜引起的空氣震動與左右聲道的分離讓我感受到充足的環繞包圍感。
雖然音質表現能夠讓我覺得滿意,但小米藍牙電腦音箱有一點是比較影響用戶體驗的,那就是它沒有切換 AUX 有線模式和藍牙無線模式的功能,在這兩種不同的連接方式下,有線 AUX 的優先級是最高的,隻要連着線,就用不了無線藍牙功能連接别的設備,想要使用藍牙無線連接的話,就必須要拔掉 AUX 音頻線,相對來說比較麻煩。
在日常配合電腦觀看電影或視頻,乃至聽聽音樂,小米藍牙電腦音箱都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并且無線化的特性讓它掙脫了線材的束縛,對于移動性要求蠻高的筆記本電腦來說,是最佳的伴侶。
同時,這樣的藍牙特性也能與智能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所搭配,變成「藍牙音響」,而且音質表現完全不輸 Bose mini 等産品,符合了當下「全無線化」的産品走勢。從另一方面來看,無線藍牙的連接方式也降低了用戶操作的門檻,「一物多用」讓多設備都能夠獲益。
簡而言之,小米藍牙電腦音箱放在桌面上,就能省去了分别購買藍牙音箱和桌面音箱的繁瑣,直接一步到位,電腦和手機都能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