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日本人眼中的三菱電機

日本人眼中的三菱電機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20 18:26:38

35年數據造假,涉及産品多達8萬件,流向15個國家。

近日,日本百年企業三菱電機檢驗數據長期造假的新聞再一次把日本制造業推向風口浪尖

社長杉山武史在記者會上鞠躬道歉稱“有組織的造假損害了公司信譽”,并宣布引咎辭職。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企業憑借獨特的“精益生産方式”和号稱世界第一的産品質量迅速占領全球市場。

然而近年來,日本制造業負面新聞不斷,數據造假、違規生産、以次充好等醜聞不斷蠶食着“工匠精神”的金字招牌。

百年企業淪落

今年2月1日,三菱電機迎來百歲生日。

在三菱電機的中國官網上,100周年的慶祝宣言、紀念徽标依然處于顯著位置。

日本人眼中的三菱電機(三菱電機35年數據造假)1

在日本市場,三菱電機是列車空調産品的第一大生産商,普通列車、新幹線列車都選擇其作為配套供應商。

作為三菱集團的核心企業之一,其産品還包含面向個人消費者的顯示産品、手機、廚房電氣、車載電氣、生活電氣等。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百年企業,在今年6月的内部調查中被曝出長達35年的數據造假。

據悉,該公司旗下的控股企業長崎工廠沒有按照合約對列車空調進行出廠質檢,反而僞造檢驗數據蒙混過關。數據造假涉及産品多達8.46萬件,約有1.58萬台列車空調流向美國、英國和德國等十幾個國家

另外,除了列車空調,該廠還對空氣壓縮機檢驗數據造假,這些空氣壓縮機主要用于列車刹車和車門關閉,是重要安全産品,産品全部面向日本國内銷售

據共同社報道,該公司海外銷售額比例較高,超過四成,以北美、歐洲、亞洲為主。不僅在鐵路相關領域,還開展了工廠自動化設備及汽車零件等多樣業務,而信譽下降的影響恐波及各種産品。

三菱電機社長杉山武史因為造假事件已經引咎辭職。在7月2日的記者會上,杉山武史表示:“公司有組織的造假損害了公司信譽,他對此負有責任,認為有必要辭職,以使公司建立新體制,挽回外界對三菱電機的信任。”

日本經濟産業大臣梶山弘志表示,這樁醜聞不僅使三菱電機形象受損,還可能影響日本制造業的國際聲譽。

造假屢見不鮮

事實上,此次引起廣泛關注的三菱電機并非日本制造業第一次被曝出造假。近年來,許多日本制造業企業違規、造假、瞞報、謊報等醜聞頻發

2016年4月,日本三菱汽車被曝在過去10年中銷售的全部車型存在篡改油耗數據等違規行為。在給消費者的使用說明書中,三菱汽車的實際燃油效率數據被提高了5%-10%。同年5月,鈴木汽車對外承認,鈴木沒有按照規定的方法測試油耗數據,緻使測試數據與實際使用數據有所出入。

2017年10月,神戶制鋼承認篡改部分銅、鋁産品檢驗數據,以次充好供應客戶。一年就有2.15萬噸産品涉嫌檢測信息造假。10年來,包括管理層在内的十餘人參與造假,約200家企業受到牽連,涉及汽車、飛機、高速列車、軍工等多個領域。

同年11月,與三菱電機同在三菱麾下的有色金屬巨頭三菱綜合材料公司承認,其子公司三菱電線工業和三菱伸銅存在篡改産品數據的造假行為,受影響企業達258家。

2018年7月,日産汽車公司承認,該公司在日本國内的5家工廠存在尾氣排放和油耗測量數據造假問題。公司在進行抽樣調查時發現,造假問題車輛占抽樣總數的53.5%。

今年2月,成立于1929年,主要生産制動器和相關零部件的日本曙光制動器工業株式會社被曝出近60%的産品數據存在造假行為,時間跨度長達20年,涉及豐田、日産等10家日系車企。

工匠神話破滅?

在20世紀後期,日本制造業曾一度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優越的産品性能和可靠的産品質量讓“日本制造”在全球市場所向披靡,“Made in Japan”等同于質量擔當。

鼎盛時期,在全球50強中,三菱、豐田、松下、日立、索尼、本田、日産、東芝這些日本制造企業都榜上有名。

不管是從小作坊成長起來的企業還是一些傳統的老牌大企業,他們都将自己的成功歸因于日本的傳統文化“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那時的工匠們把自己的産品看成是自己人格和信譽的表現,他們不以功利、不以富貴論成敗,對工作的堅持、對難度的挑戰逐漸演變成普通民衆崇尚的價值取向。

中國銀行全球調研專家、東京分行王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至日本泡沫期,企業經營管理更加重視長期經營,并不斷加強質量管理,強調以不斷改良為重要特點的産品研發締造了“日本制造”的金字招牌。

“但是近年來,日本企業受歐美企業管理模式的影響,管理中心逐漸轉向重視股東利益,強調成本控制、财務數據和利潤的逐年增長,更加注重短期利益。”王哲說。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制造業造假有财務數據的造假,也有技術層面的造假。财務數據造假跟日本企業的經營環境、國内國際經濟環境惡化有關。而技術數據造假說明日本制造業根基發生了動搖,産品研發設計制造過程偷工減料的背後是激烈的企業競争,特别是産品的競争和成本競争。

其次,王哲指出,日本公司治理體制也存在問題:一方面,日本企業内部管理“豎井化”嚴重,橫向溝通和監督體制不足;另一方面,日本獨特的終身雇傭和年功序列用工體制導緻日本企業内部官僚化嚴重,未能建立起管理層與一線員工的有效溝通途徑,從而導緻長期存在對一線生産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像這次三菱電機造假事件,在曝光之前,總公司在2016年至2019年曾組織三次自查,均未能發現長崎制作所有組織造假的問題。

此外,日本企業用工制度在近幾年發生了巨大變化。王哲表示,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大企業聯合會“經團聯”提出“新日本式經營”,導緻非正式員工占比逐漸增多,目前已逼近全部就業人口的40%。非正式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對于技術進步和産品質量的使命感明顯下降。

“總體來說,日本制造業的産品開發戰略比較有前瞻性,工藝水平較高,但日本企業文化下經營決策效率低。長久以來,日本企業内部治理制度的改革、勞資關系改革、股東與管理層的改革等問題都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些都會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陳子雷補充道,“日本企業文化中的工匠傳承精神随着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不斷國際化逐漸發生了變化,而三菱電機造假就是企業文化發生根本變化的典型案例。日本制造業的神話正在不斷破滅,示範效應在不斷消失。”

王哲坦言,當前日本制造業既面臨與美、德等制造業強國的産品質量競争,又要應對中國等新興制造業國家的性價比競争。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革命逐漸興起的時代,如果日本制造業無法作出适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技術和管理變革,無法深刻反思和有效糾正自身的頑疾,隻是躺在以往創造的光環之下,“日本制造”勢必走向沒落。

吸取經驗教訓

雖然近年來,日本大型知名制造企業接連出現造假醜聞,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日本制造業的水平仍處于第一梯隊

“日本在部分領域的實力甚至超過美國和德國,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尤其在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産業鍊上遊領域,日本制造業仍具有很強的競争力,且利潤率較高。”王哲說。

陳子雷舉了一個例子,過去提到日本品牌,人們首先會想到電視、馬桶蓋等消費品,而現在日本品牌體現為中間産品零配件,日本元素已經融入到各國的産品之中。“由于競争加劇,日本企業被倒逼往産業鍊上遊走。比如,本來做電視的企業,由于來自中國産品的競争,他們就開始做液晶管,液晶管不行,又開始做液晶屏,液晶屏不行,就開始做塗液晶屏的材料。越往産業鍊上遊走,附加值越高”。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衆多中小企業也對日本制造業形成了重要支撐。

根據日本中小企業廳發布的2020年版《中小企業白皮書》,日本現有中小企業359萬家,占日本企業總數的99.7%;從業員工總數5719萬人,占總雇傭人數的68.8%。

王哲向記者介紹,戰後日本依靠所謂的三大神器“年功序列”、“終身雇傭”及“下遊分包”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其中“下遊分包”中的“下遊”正是指的日本中小企業。受益于穩定的分包體制,日本中小企業得以蓬勃發展,并積累了大量核心技術。因此,下遊的中小企業某種意義上成為支撐日本經濟的核心部分,真正的技術核心很大程度上均由“下遊分包”中小企業掌握。

日本部分優秀的中小企業憑借技術積累和銳意創新在全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2020年6月,日本經濟産業省公布了“Global Niche Top 100”名單,表彰在國際細分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有重大貢獻的日本企業。獲獎的近七成是中小、中堅企業,其中不乏衆多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的隐形冠軍。

例如,生産銅鑼燒機器的MASDAC MACHINERY(員工數173名,資本金1億日元,占據全球100%市場份額)、生産耐高溫條形碼貼的YS Tech(22名,5000萬日元,100%市場份額)、生産可彎折電子組件測試裝置的湯淺系統機器(49名,6000萬日元,90%)、生産可移除生鏽或破損螺絲老虎鉗的ENGINEER(40名,2000萬日元,100%)等。

所以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日本制造業也有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陳子雷表示,日本企業對未來市場前瞻性的研判比較準确。研發投入金額不一定大,但是其較重視研發投入的效率。此外,團隊協作機制也非常重要,日本企業報團取暖,有比較好的協同合作關系。

王哲指出,首先,應始終将産品質量看作企業生存的“生命線”,處理好短期利益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不斷審視和反思自身經營管理和公司治理機制方面的問題,敢于對自己“開刀”,并将其制度化。

其次,高度重視員工隊伍建設和技術傳承。随着中國老齡化問題逐漸凸顯,以及制造業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升級,中國也勢必将面臨日本制造業人手不足和有經驗一線員工流失等問題。如何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做好有經驗員工隊伍的穩定以及企業技術的傳承和積累,日本制造業将提供豐富的應對經驗。

第三,不斷完善中小型制造企業孕育和成長的環境。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的提升,不但依靠大型制造企業,同樣需要廣大中小企業的有力支撐。如何培養出一批以“專精特新”為特征、有技術、有影響的中小型制造企業,是當前中國應積極考慮的問題。日本政府層面設立有專門的中小企業廳,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從國家立法到稅收優惠、信貸扶持、産業政策支撐、人才培養、創新和知識産權保護、信用擔保體制等方面均有較為成熟的制度和體系。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