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蹲點調研采訪

蹲點調研采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6:58:43

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如何深度融合——

跟着問題走、奔着問題去

蹲點調研采訪(蹲點調查跟着問題走)1

為省農科院實施“三個突破”戰略,在郓城示範園召開現場觀摩會并進行技術培訓

蹲點調研采訪(蹲點調查跟着問題走)2

“我們支部圓桌會”現場,苗壯反映的問題得到了答複:現場獲得了200萬元貸款。

蹲點調研采訪(蹲點調查跟着問題走)3

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鄭禮在胡陽鎮推廣熊蜂授粉。 □本版供圖王紅軍

“建築勞務企業,既是建築業的一部分,也是農業農村人口就業的一部分,希望在勞務企業發展過程中得到國家金融政策的扶持。”

“希望政府部門幫助協調開通運輸專線,保障公司原料供應穩定,支持企業農資生産,順利完成2023年春耕化肥保供任務。”

……

受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經濟運行面臨諸多困難。如何迎難而上、穩中求進?去年以來,我省推動省直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跟着問題走、奔着問題去”,做到業務工作開展到哪裡、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裡,以黨建思維破解發展難題,進行了諸多探索和實踐。

一家銀行對32家中小勞務企業授信1.8億元

這些天,來自濟南的山東民信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振魯建築勞務公司,分别在濟南、青島等地承接到了新的建築勞務工程項目。

“企業從銀行拿到了200萬元貸款,成了新項目的啟動資金。”山東民信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苗壯說,勞務企業處于産業鍊的下遊,建築工人多,融資難、融資貴是長期困擾的難題。

從跟着親朋好友外出打工,到後來帶着更多鄉親外出幹活,再到現在組織成立勞務公司分包工程,苗壯經曆了建築勞務發展的多個階段。

他說,目前企業有建築工人1000多人,今年在建的省内外項目20個。但是,由于疫情及行業因素影響,企業今年年産值下滑30%-40%。如何拿到更多的建設項目?缺乏啟動資金成為勞務企業面臨的困境。

“國家金融政策對農業農村農民已有很現實的方法來提供支持,但是銀行業對建築勞務企業基本上沒有提供專項的金融服務方案。”苗壯說,“建築勞務企業,既是建築業的一部分,也是農業農村人口就業的一部分,希望在勞務企業發展過程中得到國家金融政策的扶持。”

今年7月底,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外聯站黨支部的一次調研中,苗壯将企業生産經營面臨的融資困境講了出來。随後,這一問題擺上了該黨支部聯合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築市場監管處黨支部、濟南農商銀行業務發展部黨支部共同召開的“我們支部圓桌會”。

“企業融資問題特别是中小微建築企業融資問題,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省住建廳外聯站黨支部書記戚立強說,多數情況下,勞務企業中标勞務分包工程後,需要及時組織務工人員進場施工,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一些商業銀行門檻高、起貸額高、利率高,勞務企業承受不了資金壓力,導緻一些企業受自有資金壓力有好項目也不敢承接,白白喪失了發展機會。

帶着這個難題,外聯站黨支部與濟南農商銀行聯系,了解到濟南農商銀行也存在放貸需求,有許多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産品,起貸額幾百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而且利率4%左右,最低達到3.85%。就這樣,供需“結合點”找到了。在外聯站黨支部“撮合”下,濟南農商銀行的部分區縣管轄行和多家建築勞務企業協商,經過納稅金額、現金流、企業信用等綜合評價,很多建築勞務企業具備授信條件。

8月3日,在“我們支部圓桌會”上,苗壯反映的問題得到了答複,民信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現場獲得了200萬元貸款。9月,又一次“我們支部圓桌會”,讨論的是如何将這一經驗在全省推廣,為全省建築業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這是2021年以來,省住建廳機關各基層黨支部舉行的310多場“我們支部圓桌會”中的兩場,苗壯則是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企業人員、普通群衆、住建一線職工代表共5200多人次中的一位。

這樣的“我們支部圓桌會”,開進了小區、企業、辦事大廳和施工現場,研究的既有建築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也有城市建設管理中的難題,收集到有效意見建議467條,解決了353條。

據悉,濟南農商銀行針對建築業中小微勞務企業開展專項扶持,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已對接勞務企業100餘家,完成授信企業32家1.8億元,貸款落地業務12家3700萬元。

企業申請後,兩個小時解決原料運輸問題

10月13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運行監測協調局接到了一份“申請”:當前泰安市市區發現疫情,梁山港車輛被禁止進入東平縣,原承運司機回梁山縣後全部進行了隔離,緻使到港煤炭無法及時運回入庫,企業将被迫減量或停産,極大地影響了企業完成化肥保供應任務的進度……

這一申請主體,是地處東平縣的山東潤銀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每年承擔120多萬噸化肥保供任務,被列為國家級重點産業鍊供應鍊“白名單”企業。

潤銀生物化工生産用煤80%在梁山港下站,每天下站數量7500噸左右,大約需要80輛貨車循環拉運。申請當天,企業有4萬多噸煤炭滞留梁山港,煤炭庫存極度緊張,僅能維持兩天生産。

“企業求助後,兩個小時就解決了原料運輸問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運行監測協調局黨支部書記龐松濤說,我們居中聯系協調,梁山縣每天安排30輛運輸車為企業提供煤碳運輸服務,運輸車輛實行點對點閉環管理。

當下,疫情多發、散發,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對經濟運行形成較大沖擊。“過去,企業原料庫存1個月,現在也就2-3天備貨,及時性精準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原料供應受阻,就有可能導緻化肥供應不上,接着影響農民的種植成本,一個點就有可能影響一個面。”龐松濤說。

運行監測協調局黨支部有8名黨員,不僅負責協調全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還要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問題,千方百計穩定企業運行。龐松濤說,目前我省國家級重點産業鍊供應鍊“白名單”企業147家,省級“白名單”企業1632家,我省還積極參與全國各省之間“白名單”信息共享機制,協調做好企業保通保暢、減稅降費、優先通關等工作。

此外,運行監測協調局黨支部牽頭,統籌全廳力量成立8個服務組對接16市,聚焦企業運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第一批搜集了40個重大問題,8月底前已經解決;第二批53個重大問題也在解決中。”龐松濤說。

今年7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山東鑫海實業有限公司年産162萬噸高端不鏽鋼合金材料工程煉鋼産能置換方案。這背後是運行監測協調局黨支部靠上服務的結果。

“該企業在産能指标轉移、産量指标匹配等方面,市場銜接不暢,一個企業的力量有限,導緻産能置換工作推進緩慢,已經影響了項目建設。”龐松濤說,一方面我們向省化專辦反映企業訴求,幫助指導企業依法依規完善手續,另一方面協調省内産能供需資源,促進了問題解決。

按照省鋼鐵産業發展要求,鑫海實業需在年内完成年産162萬噸高端不鏽鋼合金材料工程煉鋼産能置換。

據統計,截至9月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先後為濰柴集團、濱化集團、精工電子、齊魯制藥等“白名單”企業,協調解決重要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返崗複工客運定制、點對點運輸保障等問題,以及複工複産、物流受阻、産業鍊供應鍊等方面困難問題3168個。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陳聖群說,今年以來,堅持以提升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重點,深入開展“一支部一特色”創新實踐活動,作為我廳“六型”機關建設的重點。組織基層黨支部緊緊圍繞全省重大決策部署和企業“急難愁盼”,确定43項重點攻堅突破項目,黨支部書記牽頭挂帥,積極調動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為解決企業“煩心事、揪心事”,加快制造強省和數字強省建設賦能增效。

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支部建在創新團隊上

白茫茫的鹽堿地上,能種出什麼作物,而且産量還不低?

今年6月,在3.75‰鹽堿度、一水未澆的情況下,濟麥60測産平均畝産460.98公斤,創鹽堿地小麥高産典型;

今年8月,魯甜糯191正式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山東首個耐鹽堿彩甜糯玉米品種正式誕生,鮮穗畝産1333.4公斤;

353.45公斤和302.6公斤,這是齊黃34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創造的全國夏大豆和鹽堿地單産紀錄……

小小一粒種子,一頭連着百姓生活,一頭連着國家戰略。濟麥60、魯甜糯191、齊黃34背後,站着的是山東省農科院的育種專家。

省農科院作物所科研第一黨支部書記樊慶琦說,支部結合業務實際組織微黨課和研讨,明确了科研攻關方向,将小麥新品種培育調整為高産廣适、優質強筋、節水抗旱、特色營養4個科研方向。

僅2022年上半年,小麥新品種培育創新團隊就有7個小麥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審定數量居全國首位。“濟麥系列品種夏收面積占全省的43.8%,可以自豪地說,在山東每兩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濟麥系列品種制作的。”樊慶琦說,今年在全省高産競賽中,累計8個品種11點次專家實打畝産超過800公斤。

作為魯南地區最大的溫室西紅柿生産基地,費縣胡陽鎮西紅柿産業正在發生一場變革。以往,每逢西紅柿授粉時節,都是采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點花的方式促使坐果。但是,從2020年開始,他們嘗試用熊蜂授粉,果實更加飽滿,過去2-3元/斤的西紅柿現在能賣到5-8元/斤。

這項新技術,是在當年8月,省農科院“三個突破”指揮部選派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鄭禮團隊來胡陽鎮後推廣的。

“胡陽鎮是西紅柿集中産區,過去很多農戶采用傳統管理方式,不僅費工費時,還影響西紅柿品質,這兩年采用熊蜂授粉,生物防治代替了化學農藥,每畝節本增效1萬元以上,胡陽西紅柿品牌價值由過去的3億多元提高到20多億元。”鄭禮說。

近些年來,以鄭禮為首的創新團隊,研發了系列天敵昆蟲、授粉昆蟲的産品和應用技術,已在國内116個縣市區的大田作物、設施果菜和露地果樹中累計推廣500多萬畝次,新增社會經濟效益50多億元。

鄭禮說,未來5年團隊将繼續聚焦天敵與授粉昆蟲産業高質高效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向第三代授粉熊蜂無人智能繁育工藝發起科技攻關,力争建成國内首個可複制的無人化天敵與授粉昆蟲繁育工廠。

“當前,我們在科研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很多時候出不了成果、出不了人才、解決不了産業上‘卡脖子’技術難題,不能僅僅從業務工作本身去找原因,更需要在促進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上尋找突破點。”省農科院有關負責人說,我們提出“把支部建在創新團隊上”,每一個創新團隊都是一支在科技戰場上拼殺的隊伍,經過探索調整,在創新團隊建立了84個黨支部,由黨員學科帶頭人兼任黨支部書記,達到了預期效果。

從個别問題升級到“一般”問題,完善相關政策

去年以來,省住建廳“我們支部圓桌會”、省工信廳“‘黨建紅’點亮‘工業藍’”、省農科院“‘兩 ’‘兩聯’”等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不斷湧現。實踐中,如何避免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

“機關黨建,關鍵在人。”省委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副教授劉飛說,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的落腳點要放在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上。

他說,各部門單位的業務工作還是那些工作,也都是部門應該幹的工作,但是有了黨建引領就不一樣了,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尤其是發揮出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

劉飛說,“基層黨建強調系統性創新性。首先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體現的原則是深入基層,打通‘最後一公裡’‘最後一米’;其次是圍繞部門單位職能,從個别問題升級到‘一般’問題,完善相關政策。”

今年,在聯系服務棗莊市企業時,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黨支部了解到部分企業項目因涉及“兩高”問題,存在能耗、煤耗、碳排放指标缺口,同時面臨工業用地手續、扶助資金、礦山資源等問題。為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他們多次協調相關部門。

目前,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直多部門,拟對“兩高”項目管理進行動态調整并優化要素替代比例,形成了《關于“兩高”項目管理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征求意見稿),對新上“兩高”項目,能耗方面替代比例統一調整為不低于1︰1,耗煤項目替代比例統一調整為不低于1︰1.1,碳排放方面替代比例統一調整為不低于1︰1.1。“政策正式出台後,企業反映的問題有望得到緩解。”龐松濤說。

在中小建築勞務企業融資落地後,省住建廳外聯站黨支部正在積極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貸資産管理部對接,雙方共同研究農商行系統金融支持建築業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在“我們支部圓桌會”上,一個個問題加速解決。同時,作為行業主管部門,省住建廳職能處室黨支部通過“我們支部圓桌會”,推動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推動完成了《山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山東省燃氣管理條例》等6部省級法規立法和修訂,制定出台了《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實施方案》等10個省政府重要文件、《關于促進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等139項政策性文件。

省住建廳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張松濤說,這一些政策措施,幾乎都在“我們支部圓桌會”上研究過、讨論過、征求過相關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最終形成統一意見印發實施,确保了出台的政策措施接地氣、能落地、見實效。“哪裡有問題,‘我們支部圓桌會’就開到哪裡,‘我們支部圓桌會’不是單純召開一次會議,而是開展調查研究、發現問題、研究分析、聯系協調、解決問題、跟蹤評估、舉一反三的全過程管理創新。”

(大衆日報記者 王紅軍 報道)

這幾次“圓桌會”解決了哪些問題

去年以來,在北京、天津、濟南等多地,記者跟随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築企業外出施工聯絡站黨支部,以現場或視頻會議形式聆聽了多場“我們支部圓桌會”。

目前,我省形成了以“肥城機電安裝”“沂蒙建築勞務”“德州通風空調”等為代表的出省發展勞務品牌,輸送了大批在外務工人員。但是,我省建築企業出省發展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外聯站的主要職責是為他們提供聯絡服務,“我們支部圓桌會”也主要是收集整理企業意見、建議,發現政策堵點、工作短闆,全力支持企業開拓省外市場。

去年3月28日,在北京某醫院建設項目部工地現場,記者參加了第一場“圓桌會”,企業代表、務工人員與省、市、縣三級住建部門負責同志坐在一起,集中反映了在京建築勞務企業缺乏合力,無法實現資源互補;用工成本增加,用工短缺;從農民工向産業工人轉型升級缺乏系統性培訓等共同面對的現實問題。

在省外工程項目建設中,中小微建築企業遭遇勞務用工、繳納個稅、工傷賠償等法律糾紛和風險,“有時候一個工傷賠償,就會造成這個項目白幹”,成為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外聯站黨支部聯系到了省司法廳律師工作處,經過多次讨論,确定利用省司法廳網上法律惠企平台,專門建立一個負責建築企業外出施工的法律服務站。

去年12月,外聯站黨支部根據企業需求,以“為建築企業出省發展提供法律服務”作為主題,組織部分外出施工企業負責人召開了“我們支部圓桌會”,就解決方案征求企業意見。随後,遴選了75家權威的律師事務所和75名法律服務專家,依托手機APP山東律師惠企服務平台開設“網上法律服務站”。從此,全省1500多家出省企業有了“法律管家”。

跟央企合作,一直是我省建築企業特别是專業承包、勞務分包企業的短闆弱項。去年12月,省政府與中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契機。為此,外聯站黨支部設計了以“政企對接、合作發展”為主題的系列“我們支部圓桌會”,專門為央企與省内企業合作牽線搭橋。

今年上半年,在中建八局一公司、二公司、中鐵十局分别組織了3場“我們支部圓桌會”,有48家省内企業在會上與央企簽訂了合作協議,還有4家企業與央企簽訂了施工合同,直接促成了企業之間的合作。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合作成果,在德州舉辦了全省暖通空調安裝産業專項推介會,建立了“中建電商暖通空調全國産品供應基地”“中建電商暖通空調安裝勞務基地”,直接帶動了全産業鍊的發展。期間,中建電商公司還舉辦專場推介會,100餘家山東建築企業與央企采購單位建立合作意向,成為采購單位“入庫”“邀标”合作供應單位。

(大衆日報記者 王紅軍 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