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工流産存在的危險

人工流産存在的危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7:07:16

閱讀提要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0年)》顯示,2019年中國人工流産人數976.2萬,較2018年增加了2.2萬,同比增長0.23%。《中國實用婦科與産科雜志》2021年刊發的文章也指出,近5年來,我國每年人工流産的總數一直徘徊在950萬左右。

◆“我曾經接診過一位女生,未婚前已流産了16次,等到結婚并打算孕育自己的寶寶時,卻發現自己再難孕育寶寶了。我問她,為什麼要流産那麼多次,她的回答是,因為我男朋友不願意采取安全措施,這麼天真又貌似愚蠢的回答,讓人心情複雜。”王凡痛心地說。

◆“我們在臨床診療及專門調研的過程中,都發現青少年對人工流産危害性的認識遠遠不足。特别是現在,無痛人流、藥物流産的應用已經極為普遍,甚至有些宣傳把無痛人工流産描述為‘如同睡一覺一般簡單’,很多青少年因此忽視了人工流産對身體的傷害。”全國政協委員趙瑞華接受人民政協報采訪時介紹。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教授原新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開展未婚人群人工流産幹預專項行動,就是要加強性教育,普及避孕知識,正确及時使用避孕藥具,盡量避免意外懷孕,呵護生殖健康,尤其是年輕女性。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 陳琳輝)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0年)》顯示,2019年人工流産人數達976.2萬。近5年來,我國每年人工流産的總數一直徘徊在950萬左右。

1月28日,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發布《中國計劃生育協會2022年工作要點》,就未婚人群人工流産幹預進行專項行動。

人工流産存在的危險(人工流産背後的隐患)1

青少年對人流危害認識不足,廣告宣傳有意誤導

“我們醫院人工流産每天都有,各項檢查也不貴,可以确保安全,隻需要帶身份證來就行。”2月19日,記者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兩家私立婦兒醫院發現,流産沒有太多的限制條件。

“流産很安全”“未成年也可以”“絕對保密隐私”“還有活動打折”……一些私立婦兒醫院往往在網絡上打出這樣的廣告,吸引着女性前往。

其中一家私立婦兒醫院工作人員,在知悉就診者年齡隻有17歲時,仍然稱隻需要帶身份證即可就診,反複強調“人工流産是非常安全的小手術,醫院每天都有接診。”

而另一家私立婦兒醫院,名稱、地址和網絡上完全不符。該院工作人員解釋,是為了“保護人工流産手術就診者隐私”。

據工作人員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這家私立醫院,工作人員先介紹其66元早孕檢查套餐,包括高清彩超、血hcg檢查、孕酮和挂号費。該工作人員表示,人工流産隻是個非常小的手術,并催促盡快手術。

“未婚低齡女性選擇非正規就醫渠道是不靠譜的,人工流産手術對身體會造成很多傷害。”福建省龍岩市第一醫院婦科醫生王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每年都有不少在校學生,來到醫院進行人工流産,看着眼前一個個如鮮花般的妙齡女性,在經受着流産帶來的恐懼、疼痛甚至大出血,每每此時,心中五味雜陳,心疼涉世未深的女學生不懂得保護自己。”

“曾經我接診過一位女生,未婚前已流産了16次,等到結婚并打算孕育自己的寶寶時,卻發現自己再難孕育寶寶了。我問她,為什麼要流産那麼多次,她的回答是,因為我男朋友不願意用安全措施,這麼天真又貌似愚蠢的回答,讓人心情複雜。”王凡痛心地說。

低齡女性的心智思想尚未成熟,流産後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可能更加容易随之出現。

“讓人揪心且可惜的是,我們在臨床診療以及專門調研的過程中,都發現青少年對人工流産危害性的認識遠遠不足。特别是現在,無痛人流、藥物流産的應用已經極為普遍,甚至有些宣傳把無痛人工流産描述為‘如同睡一覺一般簡單’,很多青少年因此忽視了人工流産對身體的傷害。實際上,即便人工流産感覺不到疼痛,但傷害依然存在,且這種傷害跟流産的方式是不是無痛無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婦科主任醫師趙瑞華接受人民政協報采訪時介紹。

《人工流産術後促進子宮内膜修複專家共識》中提到,手術流産對子宮内膜的直接損傷會影響子宮内膜修複,是導緻子宮内膜修複障礙、宮腔粘連等嚴重影響女性生育力的重要原因。

王凡表示,人流手術近期并發症包括:出血、感染、子宮穿孔、清宮不全等;遠期可能導緻繼發不孕、盆腔炎症、内分泌紊亂、月經失調、妊娠胎盤異常等,除了身體健康方面的危害之外,受術者往往會産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未婚者心理障礙程度更嚴重。

人工流産次數越多,不孕不育發生率越高

在中國人工流産有三高,流産總數高,年輕、未婚未育比例高,重複流産率高。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0年)》顯示,2019年中國人工流産人數達976.2萬,較2018年增加了2.2萬,同比增長0.23%。《中國實用婦科與産科雜志》2021年刊發的文章也指出,近5年來,我國每年人工流産的總數一直徘徊在950萬左右。

2020年,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産醫院選取300例行人工流産手術的未婚女性進行調查,通過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測了解其生殖健康狀況,并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她們關于生殖健康的認知,調查得出以下結論:

未婚人工流産女性的生殖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生殖健康認知水平低,生殖健康态度較為積極但相關行為并不理想,有必要加強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識教育及生殖保健服務,以引導其正确的生殖健康相關行為,降低人工流産風險,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刊發的《青少年人工流産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顯示,全球每年死于人工流産手術并發症的育齡女性達7.8萬。人工流産可對術後排卵、月經恢複等産生影響,同時還可能引發人工流産綜合征、宮腔粘連、子宮穿孔、不孕症等嚴重并發症,給女性生殖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未婚女性由于未生育,仍有生育需求,人工流産對其生殖健康威脅更大。

全國政協委員、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院長徐叢劍認為,關于婚姻觀、生育觀的教育,在很多地方還是存在缺失的情況。如大衆宣傳不到位、學校教育又缺失。很多學生缺乏正視婚姻觀、生育觀、兩性等教育的機會。

“每一個臨床醫生都應該勸說患者盡量減少流産。”徐叢劍院長跟記者分享了一個病例,兩個已經30歲的成年人,在未婚狀态下,女方懷孕,僅僅是因為雙方家長還沒同意結婚,就要去做流産。流産對女性的身體傷害很大,而當雙方父母得知女方懷孕後,當晚就同意了他們結婚,避免了一次沒必要的流産。

人工流産存在的危險(人工流産背後的隐患)2

開展未婚人群人工幹預流産行動

2022年1月28日,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網站發布《中國計劃生育協會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實施生殖健康促進行動,重點解決青少年、育齡人群及其他特定人群生殖健康的突出問題,開展未婚人群人工流産幹預專項行動,減少青少年意外懷孕和人工流産,提高群衆生殖健康水平。”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教授原新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開展未婚人群人工流産幹預專項行動,就是要加強性教育,普及避孕知識,正确及時使用避孕藥具,盡量避免意外懷孕,呵護生殖健康,尤其是年輕女性。

“近年來我國人工流産數量居高不下,成為影響群衆生殖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徐叢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未婚人群人工流産幹預專項行動是基于多年來開展青春健康工作的經驗和基礎,強調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通過提升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知識和技能,幫助青少年避免非意願妊娠,減少人工流産,特别是高危人工流産問題。

王凡根據多年臨床工作經驗介紹,該專項行動的難點在于年輕女性對于性知識認知不夠,自我保護意識低。對流産的後果認識不到位。不少學校對于性知識教育不重視,老師或者學生對于性課題羞于啟齒,造成社會對于性健康知識的普及率并不高。

王凡提醒,非正規醫療機構可能存在診療操作不規範,器械及手術環境消毒不嚴格等隐患。增加子宮穿孔,空吸漏吸等風險,同時,缺乏有效的急救器械以及急救經驗,當出現大出血等情況時,可能導緻搶救不規範,進而延誤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原新強調,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提出“人工流産的幹預”,從出發點來看,是為了降低非意願懷孕,保護女性健康,尤其是青少年人群。低齡懷孕和人工流産的問題,不僅停留在法律、倫理層面,更重要的是會嚴重損害女性的自身健康。加強人工流産幹預,就是要綜合政府相關部門的力量,發揮中國計生協會的廣泛群衆性基礎和隊伍優勢,建立生殖健康教育、咨詢、技術服務等環節的服務鍊,配合醫療機構開展避孕節育、人工流産前後的咨詢和知識普及,做好技術服務,幫助青少年掌握科學的生殖健康知識與技能,養成健康、安全、負責任的生活态度和行為方式。

徐叢劍建議,無論從醫生角度還是從個人角度,是否流産應該深思熟慮。應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加強年輕人的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民族責任感、未來責任感、人類責任感。讓人類社會生生不息地繁衍,全社會需要一個積極正面的引導。

參考文獻:

①周婕.徐青.陳豔.300例未婚人工流産女性生殖健康知-信-行及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12,1955-1959.

②肖璐.青少年人工流産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25(3):206-208,2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