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專家門診,來了一位52歲的中年婦女,主訴是胸悶氣短。
她就是忽然之間會感覺胸口特别悶,好像呼吸不到氧氣了,整個人開始心慌、頭暈,非常難受。往往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都是非常突然的,讓人措手不及。
胸悶氣短在臨床上就是一個臨床症狀,會有好多原因導緻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原因會導緻!
一般而言,引發胸悶氣短的原因主要是兩種:1、功能性胸悶氣短。2、病理性胸悶。
什麼是功能性胸悶氣短?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無器質性病變,就是說有時檢查了一圈下來并沒有發現什麼疾病,病人會很不理解。
1、人體長時間處于密閉的、空氣不流通的、不透氣的環境中,由于缺氧,往往會引發胸悶氣短;
2、人精神高度緊張,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别人發生口角、争執,心情過于郁悶、心理壓力過大往往會引發胸悶氣短;
3、置身于氣壓過低的區域、過度勞累、平常活動過少、神經衰弱患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引發胸悶氣短。
怎麼處理:
1、不要長時間在密閉的空間逗留,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松、避免過度勞累,經常開窗通風等;
2、一定要注意自身适當的調節,盡量避免情緒過于激動,經過短時間的休息、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心态,很快就能恢複正常。
3、對于因神經衰弱等神經官能症引起的胸悶氣短症狀,需要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才能從根本上緩解。
什麼是病理性胸悶氣短?病理性胸悶氣短是指因為身體出現了器質性病變而發生的胸悶氣短症狀。就是說這類病人經過檢查以後,會發現身體上真的有病,這時候就需要醫生來幹預治療了。
我們來看看具體有哪些疾病:
1、肺部疾病:包括肺氣腫、支氣管炎、急性肺梗塞、急性外傷性或自發性氣胸、急性哮喘、急性氣管内異物等;
2、心髒疾病:冠心病、先天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瓣膜病等;
3、呼吸道受阻疾病:氣管狹窄、氣管支氣管内腫瘤等;
4、膈肌病變:膈肌麻痹症等;
5、體液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
怎麼處理:這些疾病大多與氣促、呼吸困難同時出現,通過病史、臨床表現、查體及輔助檢查,明确診斷并不困難;及早明确診斷,緩解不适,對及時得到有效地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切不可漠然視之,從而引發更大的疾患。
明确病因後就要對症處理了。所以說經常出現胸悶氣短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通過醫生的仔細詢問病史,做一些檢查,明确診斷,分别對症處理。
在診斷治療過程中要仔細加以辨别,區分是功能性的還是病理性的。
如果是功能性胸悶氣短,則應該積極尋找病因,并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徹底消除症狀。
如果是病理性胸悶氣短,就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對症治療。
今天這個病人,已經安排她去做一些相關檢查了,等檢查結果出來了,我再向大家彙報。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