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的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曆史悠久且從未中斷,傳統文化和節日也是從古傳承至今,中國人的浪漫随處可見,二十四節氣的名字、不同節日的内涵和對自然的敬畏,都體現了我們這一民族的格局之大。
如今已接近農曆七月的中旬,在此就不得不提到中元節這一特殊節日。中國有四大鬼節:農曆三月三的上巳節、農曆四月初的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和農曆十月初一的寒衣節。
這四個節日說是鬼節,其實不然,這是我們對已逝先人的悼念,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民風習慣的展現。
中國有句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我們過哪一個節日,都有我們該去遵循的規則。而臨近的中元節,也有許多規則,這既是約束自己的行為,又是對已逝先人的尊重。
在我們生活中,臨近鬼節,時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七月半鬼亂竄,三不幹四不轉,别瞎跑,别往那些人少又沒有光亮的地方鑽”。
雖然我們常常聽到,但是并不知道這些到底是指什麼,接下來就詳細說說這些事情。
“三不幹”1、中元節當天晚上不要熬夜,要早點入睡,切記不要深更半夜在外閑逛,因為中元節當天,民間說的鬼門大開,許多已逝的人要來街上遊逛,或者去看看自己還在世的親人。
所以要把時間和空間騰給他們,讓他們在這一天了去自己的心願。半夜不要去外面閑逛是因為當天如果人的運氣不夠好,隻會雪上加霜。
2、中元節會擺放許多祭品以供先人們吃,其中不缺乏雞、鴨、魚、鵝還有許多新鮮的水果和糖果,所以此處有一個規矩,不能碰桌上放的貢品。
貢品是給先人們吃的,如果随手一拿,或者吃了,會惹他們不高興,甚至生氣,這樣他們就不會保佑子孫後代幸福安康。
3、節日當天最好不要到處串門。每家都有自己的先人們想回來看看,如果你一個陌生人闖進别人的家裡,他們又不認識你,肯定不會待見你,因此節日當天不宜去串門。
人們就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家中,想想今天的一日三餐該怎麼做,怎麼招待自己的先人們。
除了上面三條,其實還有一條規則。在中元節當天,吃晚飯的時候,先把菜夾在碗裡面,然後放下筷子,說:“飯好了呀,快來吃飯了,吃完了我們就開始吃了,就不管你們了”,說完之後我們才能動筷,吃飯。
當然這是我們的民俗習慣,各個地方的風俗肯定有所差異。
“四不轉”所謂的四不轉,就是在中元節當天我們不宜去的地方。
1、節日當天不要去河邊走動。民間傳言農曆十五當日,閻王會打開鬼門,能回家的就回家看看,不能回家的就随處閑逛,水屬陰,鬼魂們喜陰,因此不能回家的喜歡在河邊聊天,如果你當時在河邊散步,有可能會遇見他們在聊天。
2、燒完紙後不要去别人家。中元節當天每家每戶都要給先人們燒紙,當你燒完紙後,又跑去其他人家中,不但打擾他們的先人們拿錢,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去家裡,也會讓别人覺得不舒服。
3、不要在晚上瞎轉。節日當天,街道上都是人們在給先人燒紙,有些沒有家人燒紙的鬼魂們,隻能在四周瞎轉悠,此時你又經過他們身上,很可能這些孤魂會跟着你回到家裡。
4、不要去偏僻的地方。老一輩人最忌鬼神,而中元節那天所有鬼魂都會上街,而偏僻、鮮少人走的地方自然缺少人氣,陰盛陽衰,所以老一輩人們就會要求中元節當天老實待在家中,或者在白天出去,其餘時間就不要離家。
中元節其他的習俗除了上述的這些習俗,不同的地方還有極具當地色彩的習慣。
1、中元節也叫盂蘭盆節,節日當天人們會沿河放河燈,燈順着河水往下流,寓意着對親人的緬懷,河燈燃燒記挂親人之心切,同時又祈禱未來一切幸福,所有的厄運都順着河水流去,此後隻剩快樂和幸運。
2、在貴州地區,中元節當天人們會把要燒的黃紙疊成正方形,用白紙包住,然後上面寫上親人們的名字,再将這些包擺成金字塔的樣子,用打火機從下面的包開始點燃,一家人站在這些包周圍圍住,老一輩人說這樣可以擋住一些孤魂來搶錢,幫助親人們拿到自己的錢。
等全部都燒成灰之後,用木棍打亂這些灰燼,然後回家。
3、中元節當日,要把家裡的風鈴或者其他能被風吹響的東西收進櫃子裡,傳聞鈴聲能夠吸引住孤魂們,吸引他們進入家裡,容易造成失眠。
其次還有夜晚不要拍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你美美拍照時,很容易把他們一起拍進去,跟着你回家。
臨近中元節,我們看到的不應隻是“鬼節”這個吓人的名稱,還要看到我們傳統文化的内涵,古人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傳統節日意義非凡,每一個節日都有我們值得去了解和傳承的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