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編稿和寫稿的區别

編稿和寫稿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06:00:20

編稿和寫稿的區别(我用文科黑話完成寫稿KPI)1

“黑話”通常指行話,圈内人懂,圈外人不懂。“文科黑話”,是指少數文科人懂,多數文科人不懂的話語體系。這種話語體系顯得很高級,你不懂,顯得你很LOW。

為了完成本月的寫稿任務,我決定用“文科黑話”寫一篇稿……

由學術延續下的“黑話”建構了近期的大衆文化。考略到“黑話”的話題,在去中心化平台上收獲了正向反饋,以及在日益内卷化的生活中,我需要完成本月的寫稿KPI。因此,我向編輯部提出選題。

編稿和寫稿的區别(我用文科黑話完成寫稿KPI)2

數據監視下,我不得不提交選題

編輯批評道,“黑話”的選題重複度高,珠玉在前。一旦失去了對該範式重構,平台化媒體難以進行就此話題和讀者進行端對端的直接溝通。這樣寫出的文章,必然會淪為法蘭克福派所批判的複制化的大衆文化。

編稿和寫稿的區别(我用文科黑話完成寫稿KPI)3

馬爾庫塞,“文科黑話”的源泉之一

編輯部掌握的絕對話語權力異化了每一位記者。在把關人凝視和建構出的選題标尺下,我和其他記者一樣,陷入了集體無意識中,失去了反抗意識和批判意識,淪為單向度的人

在話語争奪中,由于我所占有的生産資料占絕對少數,我注定會失敗。流水線的生産注重效率,校園媒體也一樣,都被理性化所裹挾。我隻能扼腕歎息。

吊詭的是,作為内容生産者,我竟然堅守着自己的“黑話”選題。長期的數字勞動對我來說成為了一種慣習。馬爾庫塞說,人在驅力水平上的必要勞動,相當于基本壓抑,剩餘勞動相當于剩餘壓抑。為了在編輯部生存,我不得不為了KPI努力工作,導緻自己的快樂被壓抑。

胡塞爾提出“側顯”一說。我覺得應該換個角度,“側顯”看選題。薩特說,“存在先于本質”,我不應該先構想文章的“本質”,再去寫作,使它“存在”。在選題的生命周期内,互聯網的賦能,使得内容廣受關注,而每個人對此的解碼都是不同的。我不該陷入編輯部意識形态所形成的信息繭房刻闆印象

編稿和寫稿的區别(我用文科黑話完成寫稿KPI)4

“黑話”中提及胡塞爾,會讓文章“看起來”高級很多

祛魅之後,我的自我意志占據了支配地位。我對這一選題産生了具身感,進行“撒播化”而非“對話式”的傳播,且在這一過程中,讀者哪怕不理解,我也并不尴尬。一方面,這種用“透明性”看待世界的視角,恰是梅洛龐蒂後期哲學所批判的。另一方面,“黑話”閱讀起來存在高門檻、高簡潔的特點,不能利用“元媒介”實現“靈肉合一”的哲學狀态,讀者本就很難理解本文的底層邏輯和頂層設計。

文章到這裡即将收尾了。我猛地意識到,在沉默的螺旋中,我不敢發聲抵抗編輯部。而在這一過程中,我的抵抗也被主流文化收編了。具體體現在,編輯發現了文章,并認為它經修改可以刊登。

編輯要求,為了使文章形成完美閉環,文章需要進一步确定抓手。這恰恰在意義之網外,完成了對我勞動力的剝削異化。我的意義實踐再度受到規訓。盡管編輯連“茴”字有幾種寫法都不知道。

附:“黑話詞典”(非權威版)

文科黑話:

建構:主要應用在文化研究、社會科學和文學批評的分析上,有建立的意思。

框架:人們用來認識和闡釋外在客觀世界的認知結構。

考略:對文史類某個主題的某項具體内容進行的較為簡略的考據。

去中心化: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由權級平等的全體網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社會關系形态和内容産生形态。

内卷化: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确定的形式後,停滞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當社會資源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時,人們通過競争來獲取更多資源。

數據監視:權力掌控者利用新媒介對每個人的控制形式。

範式:範式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理論體系、理論框架。在該範式内的理論、法則、定律都被人們普遍接受。

重構:解構後的重新建立。

話語:根據福柯的研究,話語是一定的說話人與受話人之間在特定社會語境中通過文本而展開的溝通活動,包括說話人、受話人、文本、溝通、語境等要素。

異化:指原本自然互屬或和諧的兩物彼此分離、甚至互相對立。在哲學上,是指主體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分裂出自己的對立面,變為了外在的異己的力量。

把關人:是指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信息控制者,尤其是在大衆傳播的媒介組織内承擔信息采集、選擇和加工等各個環節的制作者和傳播者。

凝視:指攜帶着權力運作和欲望糾結以及身份意識的觀看方法。觀者是權力的主體和欲望的主體,被觀者是權力的對象,可欲和所欲的對象。

集體無意識:由榮格提出。指由遺傳保留的無數同類型經驗在心理最深層積澱的人類普遍性精神。

單向度的人:由馬爾庫塞提出,指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造就的,隻有單向度的“肯定”思維,對社會沒有批判維度的人。

生産資料:是勞動者進行生産時所需要使用的資源或工具、生産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

理性化:由馬克思·韋伯提出。指的是用以方法、規則、程序、形式以及“手段-目的”為特征的思維方式取代傳統觀念和信仰體系的漫長社會過程。

吊詭:出自《莊子》,意為奇異,怪異。

數字勞動:用于描述大衆傳媒、文化産業、互聯網等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狀況中勞動生産模式的新變化。

慣習:由布爾迪厄提出。指社會行動者要想在特定的場域中積累相應的資本并占據一定的位置,必須心照不宣地接受由這一場域的特有邏輯與必然性所決定的“玩法”,形成行動者的性情傾向系統。

驅力:指的是當有機體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有機體内部便會産生所謂的内驅力刺激。這種内驅力的刺激引起反應,而反應的最終結果使需要得到滿足。

必要勞動:勞動者為生産維持勞動力再生産所必需的那部分社會産品而耗費的勞動。哲學意義上指維持個人和共同體之存在的必要的自然理性。

剩餘勞動:指超過維持勞動力生産和再生産需要的勞動。

側顯:源于胡塞爾的發生現象學。大緻是對象的多個維度的呈現過程。側顯處在前謂詞經驗的根基處,是知覺的一個必然過程。(小編也不太理解。)

解碼:指受傳者将接受到的符号或代碼還原為信息的過程,與編碼過程相對應。

意識形态:意識形态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意識形式。

信息繭房:由桑斯坦提出。指公衆選擇信息時隻關注自己選擇的内容、使自己感到安慰和愉悅的傳播世界,如同置身于蠶繭般作繭自縛的現象。

刻闆印象:指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産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

祛魅:源于馬克思·韋伯,指對于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

自我意識:也稱自我,指的是個體對自己的各種身心狀态的認識、體驗和願望。自我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能動性等特點,對人格形成、發展起着調節、監控和矯正的作用。

具身:強調人與世界本初的默默地相會,人的心智聚集于肉身。

撒播與對話:指兩種不同的傳播觀。

透明性:指世界就是完全無遮攔的透明顯現。

元媒介:由延森提出,是一個針對新的數字媒介的特定概念。它涉及了新興數字媒介對于舊的模拟媒介技術和機構的整合。

沉默的螺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 使“優勢”意見顯得更加強大, 這種強大反過來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見者轉向“沉默”。

抵抗與收編:源于英國伯明翰學派對亞文化的研究。當時英國的亞文化是對主流大衆文化的抵抗和反叛,但這種反叛也會成為資本利用的商品文化工具。大衆文化會吸收抵制的模式和風格,将它們融合在主導意識形态之中。

意義之網:馬克斯·韋伯提出的比喻。出自“人是懸挂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剝削:指生産資料的投入者并沒有付出勞動,卻得到了剩餘價值的行動。這是一種“無償占有”和“剝削行為”。

規訓:由福柯提出。“規訓”不等同于一種體制,也不等同于一種機構。它是一種權力類型,一種行使權力的軌道。它包括—系列手段、技術、程序、應用層次、目标。它是一種權力“物理學”、權力“解剖學”和技術學。

互聯網黑話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縮寫,指關鍵績效指标考核法。

端對端:端對端傳輸指的是在數據傳輸前,經過各種各樣的交換設備,在兩端設備間建立一條鍊路,就像它們是直接相連的一樣。鍊路建立後,發送端就可以發送數據,直至數據發送完畢,接收端确認接收成功。

生命周期:指産品從準備進入市場開始到被淘汰退出市場為止的全部運動過程,由需求與技術的生産周期所決定。

賦能:旨在通過言行、态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才智和潛能。

底層邏輯:指每一件事物或者問題最原始的出發點與最人性的真實反饋。

頂層設計:指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對某項任務或者某個項目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統籌規劃,以集中有效資源、高效快捷地實現目标。

閉環:指從順序變成循環的業務流程。

抓手:抓手有時是重要工作、重要舉措的意思,有時隻是一般的工作途徑、方法、契機、手段、憑借、載體等含義,有時又指突破口、切入點。它的流行主要來自于黨政官員、官方媒體、文秘人員的争相效仿,在某些講話和文件中有濫用之嫌,甚至引起一些争議,被部分網民譏為“新八股詞語”。

來源:公衆号 新潮

作者:陳俊沂

●斯坦福教授:為什麼很多人名校畢業,卻終身碌碌無為?

●南大教授:如何避免寫論文不是像作文就是像社論?

●北大副教授反思: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這十六個經典哲學問題,你和哲學家的回答相同嗎?

●敷衍的表情包背後,是當代人無處不在的自欺欺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