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魚又叫桂花魚,體扁,背隆起,口大,體色青黃,一般以小魚、蝦為食,性兇猛,生長快。非常适合人工養殖,因肉質細嫩,無細刺,味道清甜鮮美,可烹制多種宴上名肴。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富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磷、硒等營養物質,有着非常不錯的食用價值,那麼養殖出品質好的鳜魚要掌握哪些技巧呢?接下來一起去看看吧!
1、選擇良好的養殖環境
養殖區域建議要選擇遠離有毒有害場所及污染源或污染物。養殖區域内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沒有工業“三廢”污染源,養殖鳜魚的池塘須清除過多淤泥,幹池曝曬,把底質曬硬。
2、選用優質苗種
優質的鳜魚苗種能夠很好的提高其産量和品質,要投放優質的鳜魚苗種,一是選用種質純正的苗種;二是投放規格整齊、遊動活潑、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苗種;三是杜絕近親繁殖,定期更換鳜魚親本;四是采用科學的運輸方法,減少損傷,提高苗種成活率。
3、苗種投放
鳜魚放養防止密度過大,造成缺氧和吃食不均,大小兩極分化,小鳜魚可能吃不到餌料而餓死。在套養池中,鳜魚密度過可能會傷害到主養魚,導緻魚病發生。
單養鳜魚時,可畝放規格為8~10cm的鳜魚種800~1000尾。也可在鳜魚池中混養一些繁殖快的魚類,作為活餌料。一般每畝放養200~400對羅非魚親魚或60尾二冬齡鲫魚,或放養10kg一冬齡魚鳑鲏作親魚。
4、合理投喂餌料
鳜魚為典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以活魚蝦為餌是鳜魚的攝食特性,如得不到鮮活的餌料魚,即相互殘食,或使其魚體消瘦,體質變弱,容易發病,甚至餓死。所以要配套養殖足夠的餌料魚,避免缺乏食物而相互殘食或咬傷。适時适量投喂。
采用間隔投餌料魚的方法,在養殖前期和後期,每7~10d投喂一次,中期每5d左右投喂一次,應保持鳜魚與餌料魚的數量比為1∶5~10,餌料魚太少,會影響鳜魚攝食和生長,太多則容易引起缺氧浮頭,對鳜魚生長不利。
餌料魚投喂前必須消毒,做到不投喂有病的餌料魚。選擇好開食餌料魚是提高鳜魚苗種成活率的關鍵,宜選擇體型偏長、遊泳能力較弱的魚苗,如鲂、鳊、鲴、适口野雜魚魚苗。
在投喂時要注意,不同生長時期的鳜魚需投喂一定發育階段的餌料魚苗,餌料魚苗的全長應控制在鳜魚全長的40%~60%為好,如餌料魚過大則吃不下,甚至會被餌料魚噎死,如餌料魚過小,則會增加鳜魚的捕食次數,造成魚體消耗,影響産量,提高餌料系數,增加養殖成本。
5、消毒防病
苗種放養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苗種及餌料魚在放養之前用2%~4%的食鹽水或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5~10min;拉網、運輸過程中輕快操作,避免魚體受傷感染;養殖用具要經常曝曬,以除去病原體。
6、水質管理
要經常加換新水,特别是6-9月份,每5~7d加換新水一次,每次15~20cm,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進鳜魚健康生長。可在池四周種植苦草、輪葉黑藻等沉水植物,為魚提供隐蔽場所,同時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每隔15~20d潑灑生石灰水一次,每次15~20kg/畝。及時合理開增氧機,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魚缺氧,同時應準備一些增氧劑,可在魚嚴重缺氧浮頭時用于搶救。
綜上所述,如果農民朋友想養殖出品質好的鳜魚,就要掌握好正确的養殖技巧和管理方法,希望本文可以幫助到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