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àn

【名稱來源】
“贛”字現在由“章”“攵”“貢”三部分組成,但其實這是訛傳,“贛”字原來的寫法應該是它的異體字“贑”——來源于贛州境内流經的“章水”和“貢水”。
【字形演變】

【本義】進貢
“贛”字在簡化的過程中出現了訛傳,在小篆的寫法中,左邊是一個“章”(

),右邊是“攵”和“貢”(

),這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字,因為這個字本應被寫作“贑”。
在秦朝以前的朝代,中原王朝實行分封制,即天子把領土分封給各個諸侯,讓諸侯們自己統治自己的領地,作為回報,每年為天子上貢一些錢财或寶物。但是,每年上貢的時候,天子的信使如何确認諸侯的身份?諸侯又如何确認來收貢品的人是天子派來的人、還是謊稱使者的騙子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諸侯受封後,前往各自封地前會獲得天子的信物,通常是用銅、木頭或玉器刻的符印,這種符印被分成兩半,天子拿其中一半,諸侯拿一半——天子持有的這一半叫作“章”,諸侯持有的另一半叫作“圭”。
當天子的使者來到封地收納貢品時,就會拿出天子賜予的一半符印,諸侯用另一半拼接起來,如果能完全吻合,就說明使者的确是天子派來的人,可以安心将貢品轉交給他。
由此看來,“贛”這個字所表達的意思,便是天子的使者帶着“章”前往諸侯封地,通過符印确認身份,最後收到諸侯獻給天子的貢品,折回去交給天子的這一系列流程。
你看,造字的古人是不是特别厲害?把天子收貢品這一系列複雜的流程,用一個“贛”字,就概括清楚了。
【省市簡稱】江西——贛
江西簡稱“贛”,和“贛”字的本意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江西省之所以得名為“贛”,是因為江西有一條贛江,而贛江在八鏡台一地,分為章水和貢水兩條江水,“章”和“貢”剛好組成“贛(贑)”字,于是就用“贛”給這個地方命名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