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很多家長的心早就懸起來了,因為神獸要在家裡和父母朝夕相對兩個月,這對彼此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和考驗呀。天天上演親子大戰,這讓哪個家長也受不了呀。
看到一個事講的是一個媽媽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不配合,不是不好好寫字,就是不認真算題,要不就是馬馬虎虎的應付,結果呢。孩子媽媽因為太過于氣憤,竟然導緻呼吸不暢,手腳抽搐不止。醫生提示說,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盡量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然就很容易造成身體上的不适,也容易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
話說要是孩子聽話,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我們父母也不至于這樣着急上火的呀。我們這樣不都是為了孩子嗎?
但是說到底,孩子的成長教育,主要靠的是父母的引導和鼓勵,一味地和孩子生氣,沖孩子發脾氣,反而會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
夢想爸爸通過這些年帶孩子,也悟出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因為我們和孩子之間大多數的矛盾,都是因為言語不合而産生的。我們總是用咄咄逼人的語氣和孩子說話,我們總是挑孩子的毛病,我們總是忽略孩子的進步,導緻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處于強勢地位。而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越管教越叛逆”,就是不想聽你說,就是不想聽話。
所以親子矛盾加劇。
想要讓孩子乖乖聽話,想要讓孩子改變對學習的态度,想要過一個安安穩穩的暑假,我們父母就要學會說三種話。
①肯定的話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同樣,孩子的身上不是沒有優點,而是沒有被父母發現。
我們父母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孩子優點的眼睛,并且把孩子的優點講述出來。這樣更有助于孩子正确地認識自己,同時對孩子形成強烈的心理暗示:我在這方面是有進步的,我肯定能行的,我一定能夠做好。
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常說對孩子“肯定的話”。
比如:我檢查孩子的語文試卷的時候,發現孩子的閱讀理解題做得特别好,基本上都扣住了主要内容了,按照評分标準,這道閱讀理解題目最多扣2分。這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大進步呀。
所以我摸着孩子的頭說:“哎呀,這題做的真好,基本上都答對了,沒有想到你的閱讀理解能力進步這麼快呀,看來這段時間沒有白做題呀。”
我這句話裡有三個意思:1、題目基本都對了。2、孩子的進步很大,家長看到了。3、你的努力和付出,我們都看在了眼裡。
這其實就是對孩子的肯定。
孩子聽了我的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但是我知道,我的話已經在他的心裡留下了印記,以後他再做閱讀理解的時候,肯定會更加用心。
所以,我們要多說肯定的話,肯定孩子的行為,肯定孩子的進步,肯定孩子的想法,從而才能激發出孩子内心的潛動力,引導孩子更加努力。
②鼓勵的話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當我們講題孩子聽不明白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發火,甚至會有點口不擇言,說一些讓孩子傷心的話:“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不開竅?”等等。
這些話其實是最傷孩子的心的,也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就像爸爸媽媽說的那樣不堪。
當孩子的行為、做法、成績,讓我們感覺到不滿意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孩子心裡肯定也是很難過的,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的共情,而不是斥責。
我們先要學會安撫孩子的情緒,然後再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不足,好好地鼓勵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夠做好。
比如某一道題我們怎麼講孩子也不明白,那麼我們就可以暫且放一放,找一道相對簡單的題給孩子做,等孩子做出來之後,再引導孩子說:“你看,這道題有點難你都做出來了,那麼剛剛那道題相信你也能夠理解,隻是可能其中有些地方你不太理解,沒有關系,咱們一起多看幾遍。相信你一定可以解答出來的。”
因為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有的孩子接受和理解起來需要的時間稍微長一些,我們要學着給孩子時間和機會。
③鞭策的話
除了肯定和鼓勵的話之外,我們還要會說鞭策的話,用來激勵孩子,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和不怕苦的精神。
吃過午飯突然間下起了大雨,雨過天晴後,天空上出現了美麗的彩虹,我突然間想起來了一句歌詞:“不經曆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于是我把這句歌詞說給孩子聽,并且問他是什麼意思。孩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隻有經曆過風雨的磨練,才能夠獲得成功,才能收獲成功的喜悅。”
我一聽樂了,不錯嘛。于是我追問道:“那你該怎麼辦呢?”
孩子接着說:“我也要好好努力,學習也是磨練,隻有好好學習,才能考出好成績,才能考上好大學。”
好啦!聽了孩子的話,我就放心了。因為我經常會興起地和孩子進行一些這樣的互動,通過一些鞭策的話,引導孩子思考,同時也能夠讓孩子自主地約束自己的行為,讓孩子朝着好的方向成長。
我曾經對孩子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失敗是成功之母”等等,就是希望孩子能夠領悟到其中的含義,并且努力堅持下去。
同時,我們父母一定要注意,掌握說話的技巧和方法,我們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要溫和,态度要誠懇,眼睛要看着孩子,同時也要注意和孩子進行肢體上的互動,可以拉着孩子的手,摸一摸孩子的頭,拍一拍孩子的肩膀等。
這樣的互動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我們的教育和引導,把我們的話聽進去,放在心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