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是戰國後期的一代雄主,但是也是一位令人歎惋的悲劇人物!
在趙武靈王的身上,有個明顯的特點,即:高智力,低情商,這決定了他在創造了光耀千古的豐功偉績後,落得個困厄而死的悲劇結尾!
所以,我們對趙武靈王,應該分開來看,“靜夜史”認為:
1、趙武靈王是一個鐵腕雄主
曆史上有很多前半生建功立業,極盡輝煌,而後半生身敗名裂、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君主,比如齊桓公姜小白、唐玄宗李隆基、後唐莊宗李存勖等。
而趙武靈王也不例外。
趙國脫胎于晉國,占據着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北部、陝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等地區,國土為西北-東南走向。巨大的跨度使趙國呈現南漢北胡的特征,而且周邊強鄰環伺,國都邯鄲附近還有一個中山國,國土顯得支離破碎。很長時期内,趙國的發展舉步維艱。周邊國家要麼合夥攜兵來攻,要麼煽動中山國使絆子,趙國發展很是受傷。
前326年,趙肅侯去世,15歲的趙雍繼位,這就是趙武靈王。此時,魏、楚、秦、燕、齊各派銳師萬人來參加會葬。名為吊唁,實則想趁趙國内亂侵略趙國。此時的趙雍審時度勢,宣布全國戒嚴,又不斷使用外交手段,終于迫使五國精兵一無所獲。
趙武靈王在位時最大的功績就是“胡服騎射”,前302年,趙武靈王頒布法令,在趙國全國推行“胡服騎射”。既然“一國兩制”,南漢北胡不好使,那就幹脆全部胡化。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實力迅速膨脹。
總觀戰國時期的各國變法,趙國的變法最簡單,也最有效。而且最關鍵的是,趙國改革的主力不是臣子,而是國王,趙武靈王就是變法推動者,于是胡服騎射改革獲得巨大成功。
很快,趙國上下形成穿胡服的時尚。沒有了中原文化的裙帶飄飄,趙國風氣大變。随後趙武靈王開始了對中山的滅國戰争。中山雖小,卻是趙國的心腹之患,經過魏國滅國再次建國,生命力很頑強。趙武靈王傾全國之力,終于在前296年,消滅中山,完成了本土和飛地的銜接。
消滅中山後,趙武靈王再接再厲,進攻北部的林胡、東胡等部落,奪取河套地區,設置雲中、雁門兩郡,勢力拓展到黃河中遊的河套地區。
消滅中山使趙國領土翻番,實力大增,一躍成為東方強國。《戰國策》記載:“中山之地方五百裡,趙獨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天下莫能害。”此時,東方五國都危機不斷,内亂不止,趙國等來了稱霸的機會。
将趙國推向頂峰還不夠,趙武靈王還有更大動作。
前298年,趙武靈王幹涉秦國内政,迫使宣太後(芈月)任趙人樓緩為丞相。而且趙武靈王假扮随從開始了對秦國的考察,這和後來的彼得一世考察歐洲如出一轍。趙武靈王此行目的不是學習,而是刺探情報。逗留秦國期間,趙武靈王仔細勘察秦國的山川地勢、風土人情,并對秦國的領導層進行了逐個摸底。等他回國後,就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趙武靈王設想:發揮騎兵機動優勢,從雲中、雁門出兵,越過黃河南下,千裡奔襲秦國的統治中心關中地區。因為趙國軍制向胡人學習,所以對後勤依賴小,這使得戰略實施成為可能。
這種閃電戰式的進攻方式非常大膽,打破了隻能從函谷關打擊秦軍的套路,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若能實施,趙武靈王相信秦國一定會被趙國迅速瓦解,或者從此一蹶不振。
這是趙武靈王獨到軍事眼光的體現。可惜,這樣的戰略還未實施,就随着趙武靈王的去世而煙消雲散了。
2、趙武靈王是個低情商的好父親
前298年,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突然退位了,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這就是趙惠文王。
據趙武靈王後來透露:“寡人隻想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統帥,為我大趙開疆拓土,統一天下。治國的一攤子小事,就交給寡人的好兒子來辦吧!”
想法很好,但是理論和現實總有差距。要知道,在将權力交出去的那一刻,趙國的發展就已經開始脫離趙武靈王的軌道了。因為趙武靈王傳的不是自己的嫡子,而是寵妃的兒子。
周朝開始,我國就建立起了“嫡長子繼承制”。而趙武靈王憑借自己的喜好做出的決定,必将成為他悲劇的源頭。
禅位後,趙武靈王讓臣民叫他“主父”。盡管聽起來是大王的爸爸,但畢竟已經不是國王了,漸漸的大家都不怎麼認這個“太上皇”了。此時的老趙深感後悔,“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趙國現在的情況本來就不正常,而這時嫡子章的失落又喚起了老趙深沉的父愛。于是老趙靈機一動,做出了将趙國分為兩部分,讓兩個兒子分别管理南北兩部分的決定,這樣兩兄弟該沒有紛争了吧。
不得不說,老趙是個好父親,但是他此時的身份,卻将将章推向了萬劫不複的境地,因為除了老趙和嫡子,所有人都不同意!
果然,群臣反對,兄弟積怨加深。前295年,趙武靈王到沙丘休養時,嫡子章發動政變但很快失敗,失敗就失敗吧,趙惠文王卻趁機将老趙軟禁,可憐一代雄主,吃完了存糧隻能掏鳥雀充饑,最後活活餓死在沙丘宮。
可以說,從老趙決定禅位的那一刻起,趙國就基本失去了争奪天下的時機。傳位次子,動搖了趙國的國本,為趙國的動蕩埋下了禍根。
可悲可歎!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曆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