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在一個隻有7㎡的MPV車廂裡生活3年的時間,你能堅持下來嗎?最近,我就看到了一對80後夫妻,還真的在這樣一個小家裡住了三年,蝸居雖小,功能卻是面面俱到。
約爾和妻子英迪,在2019年的時候買下了這輛2008年産的老舊MPV,倆人總共花費11000美元,換算下來大概是7.8萬塊左右。
再将它買下後,夫妻倆又用了14000美元(10萬塊)對其進行裝修改造,最終變成了一個有着大概7平方米空間的生活區,而倆人在這間蝸居中,一住就是三年的時間,直到現在。
這是一個怎樣的房車小家呢?話不多說,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家内的大緻格局簡單說一下小家裡的大緻格局。
從側門進入家中後,蝸居内的格局情況一目了然。
這輛MPV内的空間非常之小,進入其中後,第一個區域便是強行打造出的小小玄關。
左手邊,利用櫥櫃的側壁,安裝收納挂架和挂鈎,上面用來收納鑰匙以及免洗洗手液等生活用品,下面則可以挂放廚房的砧闆、擦手布和一系列帶挂環的小物,增加縱向收納空間。
右手邊,是側開式的鞋櫃,上下兩層可以收納夫妻倆最多四雙鞋子,對于這種類型的蝸居來說,其實已經算是很不錯的空間利用了;上面的架子,也可以放置挂畫和小花盆,對家居空間進行點綴。
開放式廚房區域廚房的區域,占據了室内一小半兒的空間。
▲廚房的開放式櫥櫃
保留廚房一側車窗後,在窗前安裝開放式櫥櫃,便做成了一間小小的開放式廚房,帶烤箱的一體式竈台嵌入櫥櫃中,并留出兩側的切菜空間,讓這間小廚房使用起來更加靈活。
與此同時,廚房中的吊櫃很窄,坐在了車窗上面,下方也加入了專門的操作區照明燈,一來能豐富縱向收納空間,二來也能避免壓抑;而常用的一些調味品和瓶瓶罐罐,都收在了側邊的架子裡,行駛時也不易傾倒,細節做得還是蠻不錯的。
廚房旁邊,還專門有一扇窄門通往前方的駕駛室,方便約爾夫妻倆在蝸居内自由進出,同時,也進一步将駕駛室融入室内空間,讓家中更顯通透,讓蝸居内的通風變得更優秀一些。
廚房的水槽設置在櫥櫃對面,另一組櫃子上方,是家中唯一的用水來源。
說起來,這間蝸居配備了300W的太陽能、100A的電池,車底也有淡水箱和灰水箱,用水用電還是蠻方便的。
客廳餐廳相互融合蝸居内的中段區域,是一個客廳與餐廳相互融合的空間。
通過兩側卡座式的沙發,和中間可移動的桌闆相互搭配,約爾和英迪夫妻做出了一個集成客廳、餐廳、寫字桌的綜合空間,無論是在這裡辦公、吃飯還是閑聊、玩會兒手機,都很合适。
旁邊的通頂櫃,也可以說是家中最主要的收納空間,上層和底層疊放收納衣物,中間則收納一些常用的零碎生活用品,關上櫃門後,讓家中的空間更顯整潔,不會太過雜亂。
車尾的卧室空間車尾端的空間,是夫妻二人的卧室,用一張雙人床打造出舒适的睡眠休息區。
卧室上方,兩側的窄櫃也同樣收納了衣服等生活用品,盡可能将這種縱向和角落的冗餘空間充分利用,是夫妻倆增加蝸居收納空間的秘訣,你别說,實用性還真挺不錯的。
将車停放在風景優美的地方,打開尾端的兩扇門後,卧室随即擁有了絕佳的景觀,在住進這間蝸居後三年的時間裡,這樣的“卧室景觀”,也是讓夫妻倆能夠堅持下去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夫妻倆還在尾端做了山脈形的床鋪背闆,既起到裝飾的作用,又能遮擋床褥等床上用品,兼顧美觀與實用性;床下的空間也并未浪費,做成了一個設備間和收納區,将空間完美利用。
文末總結目前,約爾仍在做自己調酒師的工作,英迪則在做服務員,每到一地,兩人都會打些零工、拍拍視頻來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緊俏卻也悠閑。
話說回這間蝸居,由于7㎡左右的空間太小,家中并沒有衛生間和浴室,這點确實是多有不便,但夫妻倆還是将種種問題克服,在這間蝸居裡一住就是三年的時間。
總而言之,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對夫妻的房車蝸居的,空間雖然隻有7㎡,但卻布置得溫馨又舒适,如果是我的話,短期居住感覺還是很惬意的,但長期住的話,可能就有些遭不住了。
要換做是你的話,又會不會,能不能在這樣一間房車蝸居裡住上三年時間呢?~
感謝閱讀!
(圖片:LIAS,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