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個世人無不知曉的聖地。
關于它的故事源遠流長
從莫高窟的壁畫石刻到九色鹿的神話傳說;
從鳴沙山的連綿起伏到月牙泉的清澈不枯;
從雅丹地貌的鬼斧神工再到玉門守關的曆史故事。
每一個都是吸引我前往的動力。
如果注定留不住你,今生來過一次,足矣!
敦煌由來“敦煌”一詞,最早見于《史記·大宛列傳》中張骞給漢武帝的報告,說“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公元前111年,漢朝正式設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漢語字面意義來解釋“敦煌”地名,如東漢應邵注《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志》進一步發揮道:“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
敦煌地處甘肅省西北部,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羅布泊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餘脈相接。海拔1138米,不會有高原反應,大家可以放心。
敦煌,依舊輝煌2000多年前
中國西漢張骞鑿空西域之旅
開辟了偉大的絲綢之路
在人類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了華美樂章
在莫高窟第323窟中
精美的壁畫再現了張骞的功績
從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相繼”
古老的中國
與中亞、西亞、南亞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建立了直接聯系
這是一條貿易之路
更是一條友誼之路
敦煌,正處于這條路的咽喉要地
千年時光的風雲際會
在這裡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文化瑰寶
莫高窟
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裡的鳴沙山東麓
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
經曆自4至14世紀連續開窟造像
形成南北長1000多米的石窟群
集建築、彩塑、壁畫于一體
在中國文化史以至世界文化史上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00年
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
洞内藏有曆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數萬件
震驚了世界
上世紀50年代起
國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
莫高窟文物的保護、維修與研究
1961年
莫高窟被列為第一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1987年
成為世界文化遺産
歲月與自然的鬼斧神工
造就了敦煌别具一格的美景
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遊客
敦煌
盛大而輝煌
大漠孤煙
長河落日
世界四大文明彙流之地
古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斑斓的顔色描繪出繁盛景緻
歲月的長河流淌着多少故事
一沙一石訴說着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去
時代變遷
如今的這裡
更加自信
煥發光芒
絢麗奪目的文化盛宴
迎接着多民族、多文化共榮共生
無數瑰寶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敦煌
依舊輝煌
文章整合來源:央視新聞、每日甘肅、新華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