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這是騰陽的第8期分享。
作者 l 騰陽
01
有個“一萬個小時理論”特别火,隻要在一個領域堅持一萬個小時就能成為高手。
生活中有許多像莫紮特式的人,我們把他們稱作天才;他們的成功,我們歸結于天賦異禀。
可是這樣下定論未必太簡單暴力了,這些“天才”聽了往往就有小情緒了:你看到了我的輝煌,卻看不到我的汗水。
一萬個小時之所以流行,是因為給了人們一個信息:堅持努力一萬個小時,我們就能打通任督二脈成為頂級高手!
聽起來多簡單!隻要保持努力,我也是個磚家!
但是《刻意練習》用大量實驗向我們展示了如何手撕“一萬個小時理論”
普通人隻能一次記住幾個數字,對一個普通大學生進行200次刻意練習後記住了85個數。
對24個2-6歲的孩子進行數月練習,結果所有孩子都成了莫紮特,培養出了完美音高。
小提琴家僅需要幾千個小時就能登門入室,七八千個小時就能成為頂級音樂家了。
由此可見,并不是所有領域成為專家都需要一萬個小時,如果不是刻意練習,就算十萬個小時也是白費勁。
02
看完此書,突然間明白,為什麼我這麼勤奮卻總是比不上那些懶的朋友了。
以前總自以為自己很牛,什麼都會一點,羽毛球乒乓球還行,跑步還行,唱歌還行,PPT還行,PS還行,編程還行……還經常和朋友說,不會PS的歌手不是好編程員啊!我都差點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了。
後來發現什麼領域都有比我更精通的人,我才意識到,什麼都會一點,等于什麼都不會!
有一次和朋友老羅一起吃飯,他突然一句,我覺得你和以前沒什麼變化啊!
我以為他是要誇我至死不渝,是塊好石頭什麼的話。
結果他說,你和幾年前的你說話和思維還是一樣。
聽完當時我就有點不舒服,這不就是在罵我原地踏步,不知長進嗎?
現在再回想,原來平時自己是個差不多先生,做什麼事都差不多就好,每天過着差不多的生活。
我們都會佩服那些做什麼事都不費勁的人,羨慕他們在什麼領域都能做得完美,于是自己也什麼領域都想涉獵成為一個斜杠青年,結果發現不對勁啊,怎麼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學好?
03
那麼普通人想成為高手,該如何打通任督二脈呢?
專注領域
看上去好像他們許多領域都很厲害,事實上他們是先在一個領域做精通了,才跳到下一個領域,不明真相的我們很多時候太貪心,總想一次性學好很多技能,結果什麼都做不好。
不需要面面俱到,先找到自己最想掌握的幾個核心技能。
然後從中挑選出目前最想掌握,并且精通以後能混口飯吃的技能。
最後要把主要精力和時間都花在和這個技能相關的事上。
小步快跑
任何練習,你都必須要走出舒适區。
最好練習的标準是在舒适區之上,恐慌區之下,隻要你踮起腳跟就能碰到的地方。這樣可以保證你的進步,又防止用力過猛導緻走火入魔。
練習的時候你會遇到瓶頸,解決的最好辦法是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或者借助外力(比你更優秀的人)
即時反饋
韓愈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孫海平的跨欄水平比不上劉翔,但是他能夠判斷出劉翔的各項成績,從而給出即時反饋。
因此我們要找比自己有經驗的老師!
首先得判别出你所在的領域有哪些牛人?相關領域的書籍或者視頻?或者參考以下方法:
及時記錄自己的練習,然後多反思總結
加入一些社群,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讓他們多給建議
找到相關領域的牛人,分析他們早期成長的進步方法,再結合實際情況來訓練自己
快速叠代
起點低沒關系,重要的是你開始行動并且改變。
一個産品出來以後不是最完美的,往往需要很多次完善。
那是不是要等到完美以後再上架?這樣做往往會失去搶占市場份額的機會。
正确的做法應該是馬上推出,根據市場的即時反饋來完善,快速叠代出新産品。
我之所以沒有什麼進步可能并不是沒有即時反饋,而是我明明知道反饋,下一步我應該怎麼做,但是因為惰性就放棄了叠代。
就好比投籃,這次沒碰到框,下個球就該多用點力;這次飛出了場外,下個球就該投低一點。
如果給你的反饋你不利用,胡亂投球,那你待會就要被教練叫下場了!
靜待花開
前面幾步都做好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坐冷闆凳,即使一時半會得不到好處,我們依舊要有耐心。
很多人不能達到預期,是因為失去了耐心,堅持幾天覺得沒勁就放棄了。
成功并不是一日之功,不是今天做出了改變明天就能收獲。
或許有些人能一夜暴富或者爆紅,但那終究是昙花一現。
我們要相信,隻要堅持刻意練習,我們的技能就像滾雪球一樣。
隻要堅持做有益的事,總有一天成功會自己找上門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