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時下熱點,可能非眯眯眼莫屬了,央媒各路大咖接連點評,三隻松鼠和國漫《雄獅少年》被網友瘋狂吐槽。
眯眯眼事件再次成為國人的輿論焦點,而事件的起因竟然是因為三隻松鼠一則19年的酸辣粉廣告。
而模特因為眼部構造較為奇特,被扣上了“辱華”的帽子。
更有甚者稱其為西方思想入侵甚至把模特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而在輿論愈發高漲之時,三隻松鼠出來公關,說妝容僅是模特個人特征并無其他深意,而且已經開始排查類似的廣告内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些擁有小眼睛特征的模特以及人物形象無一幸免。就連動漫人物也沒有被放過,被譽為“國漫之光”的《雄獅少年》,本來一路高開高走,奈何主角的眼睛也被認為是眯眯眼,結果遭到了網友的集體抵制。
導演站出來發聲,說人物角色的形象來源于廣東,并沒有其他意思,更有人說,導演是為了迎合西方人喜好,為自己拿獎鋪路。
這眯眯眼,為什麼讓國人“談之色變”?
在英國作家薩克斯.羅默塑造的反派角色傅滿洲,身着清朝官服,長着眯眯眼,留着兩撇小胡子,這是西方對于中國人在文學中的認知。
特别是在北美等國家,眯眯眼是歧視亞裔的信号之一,“chink eyes”(中國眼)一詞就是對中國人的刻闆印象。
而在工業革命時代,那些在美國的中國人,主要也是從事一些重體力活,但美國人覺得中國人的存在影響到了他們,就開始延伸出種種抵華理論,而他們也将這些排斥做了拟人化的處理,而漫畫中的中國人就是眯眯眼。
而在中西方經濟摩擦之時,更有不少品牌,更是拿眯眯眼大做文章,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比如之前的D&G,在宣傳廣告中,故意将模特打造成眯眯眼,連廣告中模特的台詞也是句句充斥着中西對比的味道,這樣的做法,自然是有深意的。
還有之前大火的維密秀,一個模特故意做了眯眯眼的動作,這明顯就是有意為之。
還有在東京排球聯賽中俄羅斯的助理教練,對韓國隊做出的動作,實則也是充滿地挑釁的味道。
但單從國人的角度出發,我倒是覺得他們并不是刻意為之,那些西方醜化中國人做的到底還是以拟人化做延伸的,但是那些東西本就是虛構的。
其實無論是丹鳳眼、桃花眼、眯眯眼這本沒有什麼高小之分,可惡的是,有些人拿這些人大做文章,而不少網友甚至都不了解來龍去脈就開始下了眯眯眼是辱華的結論,敢問他們當真是文化的維護者還是隻是為了洩憤?成了其他人的幫兇。
但中國文化本就是兼收并蓄,模特不是有意醜化,她的形象确實如此,如果一棒子打死,豈不是坐實了眯眯眼不配為國人的下懷。
西方時尚品牌,拿眯眯眼大做文章的時候,我們應該堅決表明我們的立場,我們要反對的并不是長相特征,而是西方人強加給我們的刻闆印象。
百花齊放,百家争鳴,文化本就倡導多元,如果因為模特長相就橫加诋毀,豈不是正中西方人醜化國人的下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