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東西好吃,你可能列舉一二,但什麼最入你的口味,恐怕你說不清。如今在大衆消費餐飲中,常有一道菜:火燒剁馍,或曰粑粑,也叫面餅。傳統小吃,可以擱一二天冷吃。提起冷吃,還得說說這粑粑的來曆。
一、粑粑起源寒食節
在古代,每逢寒食節,即在清明節前一、二日,禁煙火,人們不生火做飯,隻吃冷食,為了讓人吃的食物不腐爛、變質。百姓發明了粑粑,把家中的碎米、糯米及面粉發酵,捏成圓形狀,在鐵鍋裡烤熟,統稱粑粑。放上一二天,冷吃無礙。粑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米粑,也叫小米粑,是碾稻米碎了的;一種是面粑,即面粉手工天然發酵,一般二三天吃後,不會變質拉肚子。後來各地做的粑粑大同小異,如鄂東南,一般是裸烤米粑和面粑,由于物質少,免去了粑粑裡面的添加物;皖南用蒿子包在粑粑裡,叫蒿粑,廣府即廣州地區叫艾餅,陝西及河南等把粑粑叫馍,即今天餐桌常見的“火燒馍”,就是面粉發酵後烘烤的面米粑粑。楚劇《荞麥馍趕壽》,指的是用荞麥面粉做的馍頭和粑粑,也有的稱為餅。
二、做粑粑的食材、實物的變化。
從晉文公寒食節始,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正品的粑粑做法就是在鐵鍋裡烙烤,改革開放後,在地攤或馬路邊,用鐵桶置入鐵鍋,把做好的米粑粑、糯米粑粑、面粑粑烙烤出售,叫小攤販。城鎮化進城後,鄉下人進城,農村的鐵鍋不見了,這粑粑的質地和做法均變化了。例如,第一、原來是人工天然發酵,時間較長;現在是化學發酵,立竿見影。第二、原來鐵鍋是純鐵手工打造,現在的不是純鐵鍋,粑粑質感缺點啥似的。第三,食材如米面,純天然的綠色的,手工制作面粉,現在面粉雪白,有添加劑,成分性質變了,食用吃來老找不出初始的味兒。
三、粑粑文化的變異
現在雖然小吃商或小販小攤有這類食品,但你始終吃不出原味兒,更難理解粑粑裡面的文化,其實粑粑原味的消失,和改革開放緊緊聯系在一起。當村居變居民時,人的味覺感覺都變了,方便面殺進來,代替了鄉下便捷的米粑和面粑,添加劑及各類化學食用成份,以瘋狂的基因刺激人們的味覺與感覺,傳統的粑粑變得一文不值,吃上一碗方便面是時尚與身份的象征。當年上輩或上上輩,乃至五零後、六零後外出做事或上工,無錢買米飯,粑粑是唯一的主食,足夠的粑粑自感驕奢。因為粑粑好攜帶,還耐餓,吃幹了,山野有小溪或泉水,在城裡有自來水,要大就喝塘堰的水,水質未污染,不怕生病拉肚子。在上世紀,上至下鄉幹部,下至貧苦百姓,一頓能吃兩個米粑或面粑也算幸事。1969年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不論是長江上下,還是長城内外,每個男男女女一定吃過這類粑粑。如果,你随意問一下上年紀的人,沒人說沒吃過。可以說粑粑裡面有個人與社會冷暖故事。最後還要說一說當年粑粑類的寵兒:軟粑。即用面粉注入水,快速拌成糊糊狀,然後鋪展開,用油剪熟,撈起來即可食用,還便于攜帶。
歡迎吃過這類食品的友友們點評與指導。
原創不易,轉載請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