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裡更是璀璨多姿。古人的詩詞經常不拘泥于形式,大膽創新,故而在文學史上留下了許多堪稱“絕妙”的古詩,令人不得不為他們的才華所折服:
一、《一字至七字詩·茶》
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铫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後豈堪誇。
【寶塔詩,因狀如寶塔而得名。從一字至七字,對仗工整,聲韻和諧,有“鲲鵬展翅,扶搖直上”之感。】
二、《哭象棋詩》
明.王陽明
三、《滿庭芳·靜夜思》
宋.辛棄疾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硫黃。
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堂。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一鈎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
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藥名詩,顧名思義即以藥名入詩。此篇是詞人在戰場上寫給妻子的,以表思念之情。詞中藥名頗多,且運用的貼切合理。】
四、《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地名詩實質上也是嵌名的一種,隻是将嵌字規定為郡名、州名、縣名、道裡名以及山川勝迹名等。詩人連用五個地名,不着痕迹的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裡蜀江行旅圖。】
五、《山村詠懷》
宋.邵雍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數字詩是将枯燥的數字嵌入詩中,與其它詞語組合,轉變為一首動人的詩篇。詩人用數字一到十,把一路的風景與發生的事情都描述了出來,韻味無窮。】
六、《百鳥歸巢圖》
宋.倫文叙
歸來一隻複一隻,三四五六七八隻。
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石食。
【雜數詩指詩詞中的數字沒有定數和規律,隻根據詩歌的需求來寫。此篇是詩人為蘇轼的畫作所題寫的,為何是“百鳥”?詩中自有答案,兩個一、三個四、五個六、七個八之和即為百(1 1 3×4 5×6 7×8=100),這種含而不露的寫法,獨具匠心。】
七、《斷腸迷》
宋.朱淑貞
下樓來,金錢蔔落;問蒼天,人在何方?
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難留。
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
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
從今莫把仇人靠,千種相思一撇銷。
數字隐秘詩,将數字用謎語的形式展現出來。此篇每句話作為“拆字格”修辭的謎面,謎底正好順次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字。】
下樓來,金錢蔔落:“下”字“蔔落”為一;問蒼天,人在何方:“天”字“人”去為二;
恨王孫,一直去了:“王”字去“一直”為三;詈冤家,言去難留:“詈”字“言”去為四;
悔當初,吾錯失口:“吾”字失“口”為五;有上交,無下交:“交”字“有上”“無下”為六;
皂白何須問:“皂”字去“白”為七;分開不用刀:“分”字“不用刀”為八;
從今莫把仇人靠:“仇”字“莫”“人靠”為九;千裡相思一撇消:“千”字“一撇消”為十。
八、《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繞灣溪竹繞山,溪山卻在白雲間。
臨溪放艇倚山坐,溪鳥山花共我閑。
【複字詩是在每句詩中重複嵌用同一個字。此詩錯落有緻地使用“溪”字,靈妙天樸、意趣舒展,描繪出幽靜的環境、恬淡的情緻,以及一個閑适自處的人。】
九、《題秋江獨釣圖》
唐.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鈎;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一字詩,顧名思義就是在詩中出現許多“一”字,而每一個“一”字後面一般都是跟一景一物或一個動作。此詩近于白描,因有“一”字的巧妙嵌入,意味無窮。】
十、《半半歌》
清.李密庵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閑,半裡乾坤寬展。
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馔半豐半儉。
童仆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讓将一半人間。半思後代與滄田,半想閻羅怎見。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半帆張扇免翻颠,馬放半缰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隻半。
【半字詩中當以此篇流傳最廣,全詩巧妙套用”半“字,一點不顯啰嗦、累贅,讀罷給人一種重複而铿的美。】
十一、《迢迢牽牛星》
漢.《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疊字詩是指詩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詩各句都用疊字組成,既能增加語言的音節感,又能增進情感的強烈度。此詩便因疊字的運用,将離别的悲哀、相思的苦痛刻入人心,讀來和諧回蕩。】
十二、《遊紫霄宮七言八句》
唐.白居易
水洗塵埃道未甞,甘于名利兩相忘。
心懷六洞丹霞客,口誦三清紫府章。
十裡采蓮歌達旦,一輪明月桂飄香。
日高公子還相覓,見得山中好酒漿。
【 藏頭拆字詩是利用漢字中合體字多的特點,從前句末一字分離出其中的一個部首,作為次句的首字。以此詩為例,“水”是“漿”的一部分,“甘”是“甞(嘗)”的一部分,以此類推,趣味性極強。】
十三、《戲題》
宋.黃庭堅
逍遙近邊道,憩息慰憊懑。晴晖時晦明,谑語諧谠論。
草萊荒蒙茏,室屋壅塵坌。僮仆侍逼側,泾渭清濁混。
【同旁詩是指詩句中的每個字都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組成,聯綴成章,使句中諸字具有特别整齊的形式美。該詩以句意不同而分别從走、從心、從日、從言、從草、從土、從人、從水,道出“一肚皮不合時宜”的孤傲清貧。】
十四、《阮郎歸·效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
宋.黃庭堅
烹茶留客駐金鞍,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見郎難,有人思遠山。
歸去後,憶前歡,畫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
【獨韻詩,即詩詞中通首用同一字作韻腳,此篇便全部以“山”作為韻尾,堪稱奇特。】
十五、《兩相思》
宋.李禺
《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别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思夫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别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 回文詩即回還往複,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綿延無盡,給人以蕩氣回腸,意興盎然的美感。這首便是佳作,順讀為夫思妻,倒讀則是妻思夫,意為“兩相思”。】
十六、《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唐.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随君。
長随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卧君早歸。
【頂針詩,用前一句的結尾作為後一句的開頭,使鄰近的句子頭尾相接、上遞下接,有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的流暢之感。此詩從白雲始、以白雲終,用白雲象征自由不羁、高舉脫俗、潔白無瑕的隐者品格,因反複、頂真手法的運用,使得意蘊豐富、詩情搖曳。】
十七、《七步詩》
魏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反七步詩》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剝皮詩是以前人較有名氣的詩做基礎,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動幾個字,變成另一種意義。《七步詩》原詩的立意是站在“豆”的立場(自己的立場)寫“萁”的煎迫(曹丕的迫害)是過火和無情的;而郭沫若則認為如果從“萁”的角度來思考,“萁”是具有成全他人,犧牲自我的精神的,反其意而用之。】
十八、《杏園聯句》
唐.崔群 李绛 白居易 劉禹錫
杏園千樹欲随風,一醉同人此暫同。
老态忽忘絲管裡,衰顔宜解酒杯中。
曲江日暮殘紅在,翰苑年深舊事空。
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叢。
【聯句詩是指每人一句或兩句詩,連續做出的一種詩體。此詩是在四人共賞杏園時所作,首聯、颔聯、頸聯、尾聯分别是崔群、李绛、白居易、劉禹錫所作,遊戲色彩濃厚。】
十九、《思故鄉第一百五十六》
宋.文天祥
天地西江遠,無家問死生。
涼風起天末,萬裡故鄉情。
【 集句詩就是集合古詩文句成詩。不僅要求詩人博聞強識,還要求對原詩句融會貫通,這樣集成的詩才能既無斧鑿之氣,意義又相連貫。詩人極其仰慕杜甫,大部分集句詩均出自杜甫詩作,該詩從一句到四句依次從《夏日楊長甯宅送崔侍禦常正字入京》、《月夜憶舍弟》、《天末憶李白》、《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三評事韋少府侄三首》中選取詩句,渾然天成。】
二十、《宿山房即事》
明.《古今譚概》
一個孤僧獨自歸,關門閉戶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時分,杜鵑謝豹啼子規。
【羅嗦詩是故意堆疊同義詞,有意重複,造出一種甚有詩味的意境。此詩四句二十八字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僅用十二個字就可以表達清楚:“孤僧歸,掩柴扉。半夜時,杜鵑啼”。但仔細琢磨,這種重複把僧人内心的孤獨刻畫得更加深刻。】
編輯整理:清風劍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