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女人是水做的

女人是水做的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5 14:44:58

女人是水做的?上善若水,這句話出自老子他老人家的《道德經》,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女人是水做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女人是水做的(女人是水做的)1

女人是水做的

上善若水,這句話出自老子他老人家的《道德經》。

水無常形,這句話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

可能大家對前兩句話不太熟悉。

大家也許更熟悉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他老人家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三句看起來風牛馬不相及的話,又有什麼聯系呢?

有誰說過,女人天生為情感而活!而男人偏偏為事業而生,根本無法長情!這就是女人的悲劇所在!就像現在網絡上到處宣講的:男人什麼時候才不好色!——挂到牆上的時候!

女人要長相守,男人要新鮮感!這根本就是無法調和的矛盾,為什麼會存在這麼矛盾的情感關系呢?這不是很悲劇嗎?

就像《氓》就記錄了幾千年前女子悲慘的感情命運!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将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複關。不見複關,泣涕漣漣。既見複關,載笑載言。爾蔔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鸠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為什麼會這樣呢?女人在感情悲劇裡竟然還忍受了幾千年?為什麼呢?

大家都熟悉馬克思的一句話,那就是“物質世界是運動、變化、發展的”“世界上除了運動着的物質之外什麼也沒有”。

但是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先就說過很多這樣的話!

比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變化規律。比如《老子》《莊子》以及後代的文人墨客,都探讨過存在的一切的一切的靜止與變化的關系!上至宇宙萬物下至受肉眼凡胎所限看不見的微塵,全都包括進去了,簡簡單單就說明了時間與空間的無限與變化!

例如超長時間的“滄海桑田”,超短時間的“方生方死”,表感覺的“白駒過隙”,表空間的“移形換影”……

時間空間的發展變化不容易說清楚,所以具形化,實體化後,人們就拿水來做比喻!

女人是水做的,又是什麼比喻呢?

我想說說雞與蛋的關系!世界上,先有跟着環境變化而演化的類似于雞的雞的存在,然後才生下雞蛋的!雞不是在雞蛋裡演化成雞的!是在變化着的環境裡完成必要的生存變異的!但是它們生下真正意義上的雞蛋時,隻是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雞!

就像世間萬物與規律一樣,先有原質的存在,才有規律的運行!不是規律制定好了才有物質!

就像女娲造人,先用泥捏成人,吹口仙氣,也就是賦予泥人活動的規律,人才算是活着的蹦蹦跳跳的人一樣!

男人與女人的關系,也是如此。女性不是以正真意義的女性的形态孕育了所謂的男性後,女性自己才擁有自己正真意義上的女性形态!就形态而言,男人先于女人而存在,而實際上,女性作為原質先于男性而存在的!

那麼女性是什麼!女性是世界物質與變化規律的生物化!而水呢,是人對世界物質與變化規律的拟态化!女性是水做的,是比喻。

我們再說開頭的三句話。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争,是說至善的人性如流水,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争。水對世間萬物慈祥博愛,卻默默地甘居底下而不卑,水能滌蕩塵垢,水能順勢而為!

水無常形,水能夠根據客觀環境的差異而改變自己的形态,以适應不同的環境。水在杯裡為杯形,在盤中為盤形,在葫蘆裡為葫蘆形。

再說孔子,為什麼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現在的人都認為,隻有女人與小人是不容易相處的,親近了,他們會無禮;疏遠了,他們就會怨恨!

其實也是說女人像水一樣,離的近了就有淹死的可能,離得遠了就有可能渴着。就像離女人太近,女人會時刻粘着男人,讓男人有種窒息的感覺。離得遠了,讓男人覺得女人冷淡無情!男人想要的情,就是那種不用負責的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情感!所以他們想要的感情像水一樣,渴了可以止渴(想高談闊論就可以高談闊論,想一起喝酒就一起喝酒,想出去郊遊野炊就一起出去浪,想一起睡就一起睡【古代男男很普遍】)不渴就不必時刻帶着。相比之下,男人們就覺得女人麻煩得多了,需要負責任,需要照顧情緒,女人因為天天做瑣碎的家務沒空讀書,腦袋空空,語言乏味,漂亮的也像花瓶一樣無用!

上善若水,中善若火,下善若石。

孔子追求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不過是下善,也就是有原則的石頭一樣的品質。而女性似水,最不可掌控!

古代社會,養個動物,交個朋友,時間久了,脾性啥的都能掌握了!而女人的情緒永遠都會根據所依賴的男性的變化而變化,讓男人永遠掌控不了!所以說難養!

至于小人,就是古代地位低下的仆人,對他們親近,他們可能會谄媚或放肆無禮起來;對他們疏遠,他們可能會心生怨恨!女人的情緒變化看起來也是如此!所以把女子與小人放在一起,也不是沒道理!

我們知道,古代女子,小人,都沒有獨立的人格!為什麼沒有?還不是男人為了确立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們一步步變成自己的附屬品、個人物品,他們是怕一旦變化無常的女子獨立離開他們,害怕毫無原則的底層人獨立後反抗他們,所以才會把女子與小人緊緊圈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内!

而“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是說女人有才,自謙無才,不彰顯自己的能力與智慧!其實與前一句“男子有德便是才”合起來理解,就是說無論男女,都要以德行為重!

至于後來的理解成女子無須有才能,隻需順從丈夫就行,不僅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還包含了父權制文化對男女兩性的雙重價值标準和雙重道德标準。實在是一種可怕的封建統治手段,把女性的德與無才聯系起來,以德為由,剝奪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将她們置于愚昧無知的境地!

女人似水,所以,無論是上善若水,還是水無常形,還是女子難養,内在都包含了女性強大的“變化”屬性!

雖然曆史上不乏對女性的正面評價,但基本上都是男人對女人的評價!男人對自己母親的評價!對自己母親的贊揚與懷念!就像自認為自己是雅利安後代的尼采,自比做太陽的尼采,他說:“世界上的女人都是頭發長見識短,但是他母親除外”。

女人很少對男人評價!因為沒那個能力!一直不讓讀書,自然沒有能力評價!再者,也不被允許!

世界上現存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基本都是男人留下的!我們現在學習的,也都是古代封建社會男性對宇宙對社會的認知經驗和感悟!而女性的感覺往往被臆測和忽視!

我模模糊糊記得小的時候,讀了一些奇怪的書,現在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了,記得裡面有說,男人做出很多讓女人喜歡的東西,就是為了禁锢女人的聰明才智。怎麼舉例論述的,内容實在是記不得了。也許是思想大解放時候有些人瞎寫的,可是,文章開頭卻是非常古老的神話傳說,後來講的是明代的故事,再後面就記不清了。

對了,什麼(西周《詩經•瞻卯》)亂匪自天降,生自婦人、牝雞司晨、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枭為鸱、紅顔禍水、褒姒、妲己、楊貴妃……不勝枚舉啊!真是被男人書寫的曆史,女人就是可怕呀!

但是我沒有覺得呂雉、武則天等,做的比曆史上那些男性皇帝做的差!還有,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我若經曆呂雉的一半苦難,說不定比她更恨更狠!

女人可以用自己的母愛與寬廣的胸懷與乳汁滋養後代(默默付出與承受苦難)也可以像水一樣淹死企圖呷玩她的人!

女性以自己像水一樣的柔韌,由女孩變成母親後,以強大的适應性,孕育生命。女性像水,言行于表,冷暖即知,可以風平浪靜也可以波浪滔天,有像海一樣的包容心,有以滴水穿石的韌性!

不知道為什麼,即使最近一百年女性也讀書了,也啟蒙了,也走上職場了,卻一直不斷被诟病!什麼女性禍亂職場,女性不顧家庭不照看老小,女性工作能力有限等偏見和歧視。職場上,從古至今幾千年來,我沒覺得男的有多好,沒覺得官場職場上男性做的有多好!

男尊女卑思想的一直存在,社會言論的錯誤引導,經濟壓制,都造成了女性想立而立不起來,立起來的很多都歪歪扭扭!被女同胞诟病,被男性誇大其詞大肆做文章打壓!尤其是可惡的該挨千刀的鍵盤俠的侮辱!唉,難得很!

以《紅樓夢》裡賈寶玉說的話結束吧,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女人可以像泉水一樣清澈也可以像泥水一樣污濁。女人可以像春波一樣溫柔也可以像寒冰一樣冷漠。女人可以像流水一樣善變也可以像溪流一樣長情。

我覺得吧,在婚姻裡,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男人如同泥制的容器,女人像水一樣盛在容器裡,随着自己男人的改變而改變!男人不能要求女人像什麼樣,而應該看看自己怎麼樣!

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隻有權利資源與責任義務統一了,才能在自己上位置做好工作。女人作為妻子和母親也是如此,隻有處于那個位置上,才有可能做好自己。還有,實踐出真知,就像小牛犢,不下田怎會耕田!而不是不會耕田怎能下田!

看吧,女人在成長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女性對女性的挑剔要少一些,不能抱着“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心理,一味貶低新起來的做的不是很好的女性,就像見不得自己的同胞比自己先獨立起來一樣内卷!如果社會把女人逼成像水泥的時候,不再像水一樣,我覺得,人類社會也就到頭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