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為什麼道士與和尚在頭發問題上截然相反?下面以我個人觀點,進行一下闡析,如有不對,請批評指正。
關于和尚要斷發,這得從佛祖釋迦牟尼說起。釋迦牟尼認為世界是虛幻的,人生是苦難的,隻有斷除一切煩惱修行成佛,才能達到永恒的幸福。但是為什麼斷除煩惱就必須要斷頭發呢?佛祖修行不是在一個地方坐着不動,而是要四處走動。佛祖除了修行,什麼活也不幹,包括自己的衣服不洗、頭發不洗、也不洗澡,吃飯都要靠乞讨,佛祖沒時間去整理這些俗務。一開始還行,沒什麼問題,畢竟想吃飯時去乞讨,身上有衣服穿着就不懼寒冷,不洗澡也完全可以忍受。但是頭發不行啊,頭發一直在長,長得長了,會遮擋視線,甚至會擋住臉面,反正頭發長了會有諸多不方便,不方便了就總想去搭理一下,于是就有了煩惱,而有煩惱就影響修行。于是佛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頭發剃掉就沒這些麻煩了。後來才有了佛祖釋迦牟尼對迦葉等5人說法時,親手為他們剃去了頭發,其實這是為了他們能更好地修行。
佛祖給其弟子剃發還有兩種可能,一是佛祖及其弟子不事生産,生活完全需要他人供奉,而佛祖也認為一個完整的人不應靠他人供奉活着,隻有身體有殘缺才有資格接受他人供奉。佛祖及其弟子身體都很壯,總不能因為接受供奉要自殘身體吧?于是佛祖就想頭發也屬于人身體的一部分,把頭發斷了也就等于身體有了殘缺,那麼就可以安心接受供奉了。從這一點上講,和尚的光頭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種殘缺;二是佛祖通過自身的修行意識到了其中的苦處,必須放下身段,方能普渡衆生。如果總是高高在上,不到衆生中去,就得不到真法,普渡不了衆生。因此通過剃發可以使得其弟子形象變醜。這樣到民間修行時,需承受世人不一樣的眼光,磨練自己的嗔心和怒心。如果連這點都承受不了,就不配做佛祖的弟子。
值得說的是,我們所看到的佛祖形象,頭上一個包一個包的,許多人認為是發髻,其實不是發髻,而是肉髻,是佛祖修行到非常高深的佛法才得來的。肉髻越多,代表佛法也越高深莫測。
而道士留頭發,絕不是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因為這句話是《孝經》裡提出的,而《孝經》是儒家的倫理著作,是儒家十三經之一。從時間上看,儒家文化出現于春秋時期,距今2500年前;而道家文化的雛形形成于黃帝時代,黃帝就曾跟廣成子學道,也有專家證明黃帝和老子的文化是同一根源,一脈相承的。黃帝生活的時代為上古時代,距今約5000年,所以道家文化應該形成于5000年前。《封神演義》大家都知道吧,裡面就有道教十二金仙,其中就有廣成子,而《封神演義》講的是商末的事,要早春秋好多年。因此在道士留頭發的時候,儒家還沒出現。所以道士留頭發和儒家及其《孝經》沒有任何關系。隻是後來的人,把兩者牽強附會在了一起。
那麼道家為什麼要留頭發呢?
道家修的是道,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自然規律。而長頭發對于人類來說,是人身體自然之道的體現,道常無為,就是說道什麼都不幹預,最後卻無不為。因此,對于道家來說,不能幹預頭發的生長,頭發自然長啥樣就是啥樣,不用去管它。不去管它、不去在意它,也就沒有所謂的三千煩惱,也就無所不為了。
那麼問題來了,留頭發和不留頭發在修行時有什麼區别嗎?
答案是沒區别。這要看修的是什麼。比如說你修道,就得遵守道的規則,就要體悟頭發生長之道、萬物生長之道。通俗點講就是萬物愛咋咋,如果連這一點都參透不了,說明你還不适合修道。如果你參的是佛,那你就得首先遵守佛的規則,就得明白佛悟的是世界,是宇宙,而要悟到這些,必須要沒有煩惱,一心一意地去悟。因此,留頭發和不留頭發可以看作是修行的兩種法門,殊途同歸,最後都能修行得很好。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