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回首十年散文

回首十年散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04:15:21

“隻見青山顯,不見故人歸.”


同村長輩過世,我去吃喪酒。一坐下,同席另一長輩便笑道:“哈,小師傅什麼時候回來哒,在北京工作怎麼樣?哈哈哈,現如今難得有這麼年輕的後生跟我們一桌啊。”

去年十月一,我離開了北京,在這個城市工作了四年,因為工作性質不同,是沒什麼自由可言,好像籠中的麻雀。心煩氣躁的便辭職回了家鄉。

我家地處東北,有山有水,正值秋分之後,又趕上有白事,秋天的肅殺、寂寥之意則更甚。

回首十年散文(二十年還是三十年)1

我問言擡眼看去,偌大的院子裡擺了十來桌,入座的多數是一些四五十歲的長輩。如我這般年輕的,未有幾人。攀談一會兒,同席的其餘長輩都在感歎,年輕人都往城裡跑了,盡留些如他們一般的年長者在村裡。

是啊,思緒又回到兒時讀書那會兒。

每逢村中有人過世,往往會在一天晚上辦場法事,而同村的每家每戶,都會派人去坐一坐。兒時盛事便是如此了,全村的小孩兒會彙聚一處,正常家中大人是不許自家小孩兒去這種場合的,但是大人們都去幫忙了,孩子們當然本分不了,一個出來,接着招呼下一個,追追打打,好不熱鬧。

而昨晚,在場的小孩兒屈指可數。

從我兒時到今天,也就六七年的光陰,村中的變化竟有如此之大!可謂是翻天覆地,令人唏噓。

同席的長輩們就着這個話題,聊了很多,我在一旁聽着,默默地聽着。村中的青壯年每年都會外出務工,十幾歲的在城裡讀書,二十多的在外打拼,三四十的在外出力,想為自己的孩子積攢些什麼。在田間地頭勞作,常見的也都是些頭發花白的長輩,我大姑便是之一。“勤”、“儉”二字在我大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緻,早些年我還小,村子裡煙火氣還濃的很,姑姑家地多,憑着一家之力農忙時是忙不過來的,那會兒我們一家和另外幾個姑姑都會去幫助我大姑忙忙地裡的活兒。現今,半生勞苦的大姑身體經不起龐大工作量,再加村中包括我父母在内的中年人都外出務工,照看不了那麼多地,大部分包了出去,其餘的便也荒了。

回首十年散文(二十年還是三十年)2

還留在村中的孩子們,兩個手便能數清。要知道,我就讀時,同年級有四個班,一個村兒裡的孩子們全湊一塊兒都是一小股勢力。跟如今比,差距簡直天壤之别!偶然瞥見村口兒矗立的大石刻。這兒時覺得全村最磅礴的東西,如今趁着秋風蕭瑟也孤獨的立在一旁,黯然失色,變得平庸起來。

傳統意義上的農耕時代,是不是已經在進入倒計時了。即便是一些擁有着豐厚底蘊的古村落,也無可避免的開始走向了消亡。雖說現有好多山清水秀的地界被開發打造成村舍、農家樂,營造出古風建築村落的感覺供人們遊玩觀賞,不過,它隻是個刻意的人為景觀,與沉澱了幾輩人的的村子比,它是沒有煙火氣的。農耕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起源,縱觀幾千年曆史,農耕文化受到如此嚴重沖擊的,可謂從所未見。即使古代王朝更替,會式微,但不至于讓人有消亡之感。作為農村出身的孩子,我心裡竟有了一絲驚恐。

回首十年散文(二十年還是三十年)3

那些每年外出務工的長輩們,在離開這片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時,為了子女多數是心甘情願的,觀其半輩子的精力都投在了這座山,這畝地,内心早已經受夠,不斷告誡自己的孩子:你定要好好讀書,走向大城市,萬不可像我一樣種地當農民。

也有少數人在外依舊會牽挂着這片山,門前的小河流,以及這座小小的山村。可孩子們,無可避免的會對鄉村淡漠許多。

曾親耳聽聞與我一同在外的同輩自傲地說:“種地能有什麼出息?一年才幾個錢?累死累活,扔哪兒扔着我也不會要父親那幾塊地的。”

地荒了,那便荒了吧。

喜歡讀曆史關注民情的我,常看到城鎮化一詞。

我明白這是大勢所趨。

回首十年散文(二十年還是三十年)4

隻是突然幻想,除了年終,這個已經人煙稀少,年輕人都向外走,年長者被子女接去城裡養老的村子,在若幹年後,是否會變成一個荒村,那時還會有執着于鄉情的人守着村子麼。各自所在的鄉村被城鎮化的洪流所席卷,秋風寥寥,那份沉澱了幾輩人承載于山村的情,會不會因此而慢慢淡漠逐漸消亡。

待一代又一代,我們下一代也會子孫滿堂。

于是,跟村中發小一起上山玩耍、爬樹摘果,伴着蟬鳴下河摸魚的景象,在白露即将到來之時,便再也看不見了。

回首十年散文(二十年還是三十年)5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侵删。

選段來源:養隻柴犬

照片來源:Amoxi私人攝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