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明代文人楊慎的一阕詞,雖然僅是短短的60個字卻道盡了悠悠華夏千古英雄的慷慨悲壯,蕩氣回腸。既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式的一代帝王,也有衛青霍去病嶽飛戚繼光一樣的千古名将。無論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我們們沒有辦法辯駁,但不變的是這些人在屬于他們的那個時代是最閃亮的星光。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場曆史上著名的戰争,這場戰争是一場決定一個帝國命運的戰争,同時也是一位英雄強勢崛起的開始。這場戰争就是發生在秦末的巨鹿之戰。這場戰争的雙方一方來自秦王朝的王牌軍隊—抵禦北方匈奴的王牌主力軍,由王離(王翦的孫子)挂帥,而另一方就是日後的西楚霸王項羽領軍。當然這場戰争最後的結局大家都是知道的,王離全軍覆沒,而項羽也正是憑借這一場重大的勝利成為在那個年代的霸王。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場戰争的始末。
大戰前夕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二世而亡。無論後世是如何評價始皇帝,是功在千秋還是暴虐殘忍大興土木。但是有一點卻是無可辯駁的最大的功績,那就是自此中國有了一個思想,并且已經實踐過的那就是“大一統”的思想,這種思想曆經變亂動蕩一直延續至今。秦二世而亡也許正如賈誼在《過秦論》中的結論一樣,“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回歸巨鹿之戰的主題,秦末那位說“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的陳勝與吳廣在大澤鄉(安徽省宿州市)率先對大秦帝國發難,建都于陳縣(河南淮陽),國号為張楚。戰争的初期農民軍一路高歌猛進,但是驕兵必敗放在這裡也是無比的恰當。随着一支由周文帶領的起義軍被秦将章邯打敗;而另一支由吳廣帶領的起義軍在久攻荥陽(李斯之子李由鎮守,今河南鄭州下轄縣級市)不下的情況下被部下殺死。原來的六國貴族各自占據自己的地盤,誰也不去支援起義軍。就這樣這一場中國曆史上第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曆史6個月之久後就失敗了。陳勝在章邯的追擊中被車夫殺死。
大澤鄉起義失敗了,但是此時的大秦王朝卻是已經烽煙四起搖搖欲墜呈大廈将傾之勢。整個大秦帝國很多地方都打着恢複六國的旗号,如趙、齊、燕、魏、楚等地方都有人自立為王。此時秦國如果内部穩定的話再加上章邯與王離兩位将軍或許還有回天之力。但是沒有假如,秦二世就是如此的不争氣。
秦朝大亂我們再說巨鹿之戰的另一個主角項羽,項羽跟着叔父項梁起兵,項梁文韬武略,人緣很好他聯合六國貴族同時找到楚國貴族熊心(當時牧羊為生)立為楚王。很快項梁就聚集了一大批足以跟秦國抗衡的力量,目标就是推翻秦國的暴政。此時的項梁大權在握,而楚王僅是一個傀儡。因為畢竟項家先輩都是楚國的名将,而項梁要起義沒有什麼比複國更好的理由。項梁的才能也确實厲害,帶領六國貴族以及十幾路諸侯的軍隊,先後兩次擊敗章邯。同時項羽和劉邦也是大敗想要去救援章邯的秦軍三川郡守李由。
此時的項梁有點大意了覺得秦軍也不過如此,但是對手章邯卻在項梁大意之際一襲成功,定陶這一站楚國損失大量将領幾乎被一鍋端了。這時候章邯的判斷失誤了他以為項梁一死其他人都不成氣候了,于是就跨過黃河與王離共同攻打趙國趙王歇。趙王歇就這樣跑進了巨鹿城,堅守不出的同時緊急向其他諸國求助。
項梁死後,熊心在這種情況下組織了自己的班底想要擺脫傀儡的身份。選宋義擔任三軍的統帥,但是宋義竟然想坐山觀虎鬥名為去救援但是去沒有實際的行動。于是項羽在一氣之下兵變,将宋義斬殺在賬内。項羽奪回了叔父項梁的權柄,楚王剛剛收回的兵權就這樣被奪走了,無奈之下隻好授命于項羽。至此項羽成了統領六國貴族以及十幾路諸侯的主帥。
章邯與王離原本的算計非常的巧妙,他們各有分工。王離率領20萬驅逐匈奴的秦國王牌主力軍圍困巨鹿,而章邯同樣率領20萬精銳的秦國精銳一方面保證王離的糧草供給另外一方面如果有人增員巨鹿趙王歇的話。他可以随時調集大軍增員王離。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圍點打援。但是這一次他們注定失敗了,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以後的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一戰成名
項羽掌權後迅速做出了救援的反應,先是派遣英布與蒲将軍率領2萬楚軍斷了王離的糧草,接着項羽親自挂帥帶領剩下的3萬楚軍以及号稱幾十萬人的5國聯軍直接殺向圍困巨鹿的王離部隊。楚軍士兵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諸侯軍人人都驚恐不已。據說看到楚軍如此勇猛,其他貴族的部隊都忘記參戰了。這場戰争項羽經過九次激烈戰鬥終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離,殺死了秦将蘇角,秦将涉間舉火自焚,其他的秦軍将士有被殺的,也有逃走的,圍困巨鹿的秦軍就這樣瓦解了。項羽以不足5萬人的兵馬大破王離主力擊退章邯的救援。從此項羽成了真正被各諸侯國不敢仰視的人。我想說任何的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力量面前都會不堪一擊,章邯和王離的落敗就是壓死秦帝國的最後一棵稻草。
這場戰役的後續經過這場戰役,項羽成為一個真正的起義領袖為天下人共知;劉邦帶領一幫人在項羽牽制秦軍主力的空檔偷偷占領了鹹陽擒拿了秦王子嬰;章邯帶領20萬秦軍主力向項羽投降,章邯被封為雍王,但是20萬秦軍降将卻被項羽坑殺。經此一役秦國自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至公元前207年劉邦占領鹹陽500多年徹底滅國。
曆史争議巨鹿之戰是項羽帶領楚軍打的還是諸侯聯軍都參與其中了?
項羽坑殺降兵是不是真的發生了?
章邯帶領的20萬秦軍是骊山役奴,還是王離北逐匈奴的主力?
成語知識以下成語都出自上文描述的這段時間發生的故事:
篝火狐鳴:這是陳勝、吳廣假托狐鬼之事以發動群衆起義的故事,夜裡把火放在籠裡,使隐隐約約像磷火,同時又學狐叫。後用來比喻策劃起義。
揭竿而起:語出《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引漢·賈誼《過秦論》:“率疲弊之卒,将數百之衆,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後形成成語“揭竿而起”,指平民武裝暴動。
破釜沉舟:語出《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作壁上觀:當楚軍進攻秦軍的時候,各路諸侯軍仍閉門不出,隻是從營壘上觀望(《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将皆從壁上觀。”),及至看到楚軍大破秦軍,各路諸侯軍無不膽寒,皆拜伏項羽。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将軍,諸侯将皆屬項羽。
歡迎大家關注“觀複正秋”喜歡的朋友不要忘記轉發點贊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